曾耿滨
(广东海大协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湛江 524000)
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大数据模式在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应用范围不断扩张,为智能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大数据一方面通过自身优势在智能城市规划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对慧城市的规划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现阶段,城市建设功能方面与大数据的应用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对智能城市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当前的智能城市规划建设还无法满足居民的实际要求。因此,针对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今后智慧城市的规划提供科学、有效、合理的规划方式,推动我国智慧城市的不断建设。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工作多数都依赖相关部门的领导,由城市管理人员对智慧城市规划进行预测,设计相关的规划实施方案,使得城市规划建设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严重影响,造成规划内容不合理、重叠、与实际不符等问题,从长远角度分析,不利于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和被广泛应用,有效将大数据模式与城市规划进行融合,可以实现智慧城市不同规划方案之间的有效整合,建立政府城市规划部门与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平台。此外,利用大数据的相关分析能力以及数据演算能力,可以实现对智慧城市规划的成果动态视觉化展示,帮助相关的规划者解决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土地、环境与资源之间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设计相应的优化方案,全方位建立大数据多轨协同体系[1]。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空间规划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城市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应用,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改变传统的空间规划方式。传统的空间规划主要以“场所”为空间计量单位,在新型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中,需要将知识以及人才都纳入其中,建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空间规划体系,积极迎合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发展趋势。建设智慧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战略要求,预测时代的走向,客观评价城市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建立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化空间体系[2]。
我国城市发展水平不同,每个城市所在的地区环境也有所不同,要求智慧城市的建设具有针对性和独特性,不是所有的城市都仿造一个模板进行建设。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以大数据为指导,根据城市发展水平、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变化等实际情况出发,规划设计出最符合城市要求的规划方案,避免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出现模板乱用的现象发生。
应当在了解建设重点和特色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智慧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从城市中的产业、社区、交通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规划,保证智慧城市的规划方案与上述四个方面的发展完全吻合,确保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能够顺利开展[3]。
现阶段,大数据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如社会的生产、日常的生活、企业的发展等,但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仍存在许多问题。
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中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数据的收据需要保证来源可靠、数据真实的特点,保证数据能够有效支撑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数据的来源渠道不同,平台采集的程度也不同,需要将新收集的数据和以往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对比,导致数据收集工作量大幅增加,这也是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之一。
数据采集后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存储,储存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按照类别的不同进行数据的储存,并降低储存成本和能源消耗,对数据的分布、计算机的配置以及云计算的技术要求都较高[4]。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有效处理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和重点环节。在数据处理时需要深入挖掘数据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利用价值,快速找出数据中包含的关系和规律,深入了解与掌握数据的相关内容,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数据。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主要强调的是数据的公开性、共享性和透明性,相关部门需要将数据整理的结果进行公开,让人们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有基础了解和认识,便于后续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所参考,满足城市规划科学化、合理化以及实际化的决策要求。但现阶段由于信息技术可视化的手段在发展中受到一定限制,数据的最终结果不能较好地进行展示,且目前信息发布的平台存在许多问题,导致着城市规划的结果无法妥善进行公开,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造成困难和阻碍[5]。
传统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过于单一,只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没有考虑基础设施的整合性和协同性。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应用城市中的传感器与城市中分布的各种监控设施进行数据收集,充分了解和掌握城市中现有的基础设施覆盖率、使用率以及服务质量。
在建设规划中,结合城市中具有特色的功能空间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城市中智能管网、智能化预防灾害系统与智慧信息基础设施等[6]。需要加强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突破智慧城市规划中大数据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满足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
在智慧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过程中,大数据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中出现的交通安全问题,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要求,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率。在大数据具体的应用中,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智能网络以及交通检测系统,对居民的出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智慧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对城市的交通干线进行合理改造和规划,促进智慧交通的有效建设。合理的交通规划具有较多形式,如智慧出行软件、智慧交通系统、智慧公交服务系统等[7]。现阶段,大数据在智慧交通规划建设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数据的来源与理论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解决,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应对目前规划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规范性和智能化,通过加强现有的教育系统、就业服务系统、医疗系统、文化系统以及社会保障系统等专业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实现城市居民共享城市资源的目标,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运作效率和量,提升公共服务的基本水平[8]。在大数据模式的支持下,行政服务与市民公共服务系统平台、社会保障信息数据库、数字化房产信息系统等,在方便城市居民的同时,加强了服务体系的实际功能性,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及时传递、整合以及分析,促进智慧城市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满足居民对公共服务体系的实际要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
智慧城市规划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心环节,需要通过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空间规划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城市规划方式已不适用于现阶段的发展建设要求。空间体系的重新建造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空间规划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现阶段最为有效的建设手段[9]。
目前,大数据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尤其是在我国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中,大数据的应用具有指导性的重要意义,为我国智慧城市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但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大数据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面临的问题,不断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进行技术支持,注重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安全性以及信息分享过程中的安全性,促进智慧城市规划的应用技术手段与创新手段不断加强,全面发挥大数据模式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保证我国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顺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