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 王延荣
(甘肃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甘肃 734000)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城市化已经达到了40%甚至更大,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水资源的空前紧张和污染的不断加重。同时,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在不断扩大,由于水资源有限,可循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因此,注重节流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要科学合理用水,杜绝浪费,做好对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污染。因此,有关部门要把解决好水资源污染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来对待,以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为抓手有效的探究各种方法,实现生产生活对水资源污染的有效控制,进而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取得工业体系不断完善和工业生产总值逐年增加的背后,是工业生产废水废气的大量排放。可以说,现代化的工业发展是造成当前水污染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工业生产中需要排放出大量的废气,比如NO2、SO2、VOCs等气体,这些气体得不到有效的去污处理就直接的排放到空气中。一方面直接造成了空气污染,另一方面这些废气随着降雨过程渗入地下,进而污染了地下水资源。甚至还有个别的工厂企业为节约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没有增加污水处理设备直接将工业产生的废水排放,这些废水流进河流或者渗入地下,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同时,工业化生产还会产生废渣等固体废弃物,企业也没有很好的做好固体废弃物科学处理,直接掩埋或者露天堆积,缺乏有效的防渗处理,造成废弃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地下水,造成了水污染。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也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这得益于化学肥料和各种农药的使用,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农药化肥中的硫、砷等有毒物质一部分被农作物吸收,剩下的也慢慢的渗入到土壤直至地下水中,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在当今的农业生产中,各种作物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用水,目前地上水很难满足灌溉使用,只能通过向地下获取更多的地下水满足需要。基于此,地下水受农业生产的影响,污染也日益严重。
城镇化的加剧,吸引更多的人口涌向城市,这些居民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也会每天排放出大量的生活污水。特别是近年来,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增大,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产生的污水也与日俱增。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处理居民日常生活污水方面简单粗暴,采取的是直接排放的方法,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同时,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是掩埋或者焚烧,这些进一步加剧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毒有害物质深入地下水,影响到地下水的安全。
在对待水资源上我国重视度不高,对于防治水污染认识不足,对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缺乏规范完善的法律。当前的法律法规,内容不完整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导致法律效力发挥不出来。同时,由于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地下水资源的机构部门,现有的自然资源、水务、环保等部门都负有职责,导致出现九龙治水、管理混乱、推诿扯皮的现象,很难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保护。特别是在水资源面临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并不是一个部门就能担负起来的,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合作,协调管理。当下的管理体系虽然明确规定了各参与部门的权限,但是没有明确每个部门的具体分工职责,造成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效果不好,难以有效的治理污染问题。
对于地下水的评价监管机制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很多部门在加强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各种工作中无法有效的进行评价监管,造成环保、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无法实行共同执法监督。同时,由于所掌握的监测系统不健全造成对水资源监测不充分,导致监管工作力度不足,效果不明显,无法有效的监管打击地下水污染现象。
排放的污水渗透到地下,周期长,对于地下水的污染无法准确观察记录,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时,有关部门无法发现也就没有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研究发现,当地下水刚受到污水渗透时是治理地下水的关键时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受制于有关部门不易发现水资源受到污染无法及时采取措施有效的防治。后期对于水资源的治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做好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准备工作,首先是收集充足的资料。可以通过到现场查勘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深入调查地下水的环境现状,掌握记录好地下水现在的质量、种类、成分包含、使用情况以及是否被污染、污染情况是否严重等,以便于充分掌握地下水的各种水文条件加以分析目前地下水的情况。其次要注意了解掌握评价中需要保护的一些功能区域,如饮用水源、温泉度假区等情况,最后要确定存在的污染源,包括工业生产、农业发展、居民生活等污染源。调查的重点要放在已经被严重污染的河流上,要通过仔细分析数据,认真识别出地下水的环境污染敏感度,最终确定评价工作的等级。
我国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地下水评价的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在对地下水的评价中监管不严,制度不完善,都造成了评价工作存在违规现象,评价不客观,有谋私嫌疑,造成评价工作存在走形式的状况。对此,要提高防治水污染认识,制定完善的水资源保护规范。成立专门管理地下水资源的机构来统一协调地下水评价工作,加强系统监测投入,引入更多的高端系统设备方便开展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注重提高从事评级工作人员的认识和评价能力,注重培训相关的技能,不断健全针对地下水评价工作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不断健全完善制度。
通过有效的调查研究获得了充足的资料后,要认真进行分析,以便于对下一步的环境保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基于此,要对收集的地下水环境进行有效评价。要有效的确定调查地点的评价等级、是否在保护的功能区内,地下水的质量及一般用途、进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此外,要结合地点的渗透性、岩土结构确定可能会导致发生污染的一些情况以及造成的影响。最后,要在充分掌握地质条件、地下水质量等情况的前提下,结合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考虑到地方环保要求,准确的推断出地下水的现状、污染面、污染范围等,做出有效的评价,为下一步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在调查评价工作完成后,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要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及污染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工业化生产产生的污染,要把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作为有效抓手,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对水污染的重视,投入资金进行技改,一方面减少废水的排放,另一方面降低排放废水的污染性,要立志于排放的水无污染可循环使用。对于农业发展用水,要注重加强对农药化肥使用的控制管理,严格规定使用标准,鼓励使用无公害肥料。有关农业科技部门要注重发展生物制剂的研究,以便替代传统的农药化肥,尽可能采取绿色生态的农业种植施肥除虫害方式,减少农业发展农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对于居民生活造成的水污染和垃圾掩埋渗透污染,要做好掩埋防渗透,引导居民节约用水,杜绝水浪费现象。
地下水污染环境的评价利国利民,关乎到子孙后代的安全用水问题,要认真对待,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好地下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