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中旗草原垃圾的形成、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1-04-12 04:04:16殷晓龙李润哲
草原与草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旗亚类全旗

殷晓龙,李润哲

(1.通辽市科左中旗农牧局,内蒙古保康 029300;2.通辽市科左中旗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保康 029300)

1 基本情况

1.1 科左中旗概况

科尔沁左翼中旗(简称科左中旗)隶属于内蒙古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牧业旗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介于E121°08′~123°32′、N43°32′~44°32′之间,地处内蒙古、吉林、辽宁三省交汇处,亦处于中国农牧交错带之内。全旗有20个苏木乡镇场、516个嘎查村,总人口5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9万人,占总人口的83.6%。全旗土地总面积为9573km2,东西长191km,南北宽116km。全年气温多受蒙古高压气流影响,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回暖快,夏季炎热雨季集中,秋季凉爽短促,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5.2℃,全年平均无霜期145d,太阳日照时数2906h;年均降水量在300~420mm,平均风速3.9~4.5m/s,8级以上的大风日不少于22d,是多风地区之一。境内海拔高度160~230m,三条垄沙带呈西北、东南走向贯穿全境,是地处科尔沁沙地东缘的标志。境内有西辽河、新开河、乌力吉木仁河过境,中东部属西辽河、新开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西部以沙丘为主,起伏不平,整体地貌特点为坨甸镶嵌分布。

1.2 草原现状

科左中旗天然草原总面积28.48万hm2,分为温性草甸草原类、低地草甸类和沼泽类三大类。天然草原植物有497种,其中有饲用价值的植物356种。天然草原平均干草产量975kg/hm2。近5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在4个重要草原亚类布设样地30个(温性典型草原类沙地草原亚类11个、温性典型草原类平原丘陵草原亚类5个、低地草甸类低湿地草甸亚类2个、低地草甸类盐化低地草甸亚类12个),平均年干草产量为710.0kg/hm2,其中可饲牧草产量为662.4kg/hm2(见表1)。科左中旗草原退化问题严重,100%的草原在退化,其中严重退化占比24%,中度退化占比60%,轻度退化16%;沙化及盐碱化也很严重。草原平均植被覆盖度32%,草原的质量、数量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草原普查时相比均有较大幅度降低与减少。因全旗实施全年禁牧,农区畜牧业经过多年发展,从传统意义上计算载畜量已不现实,因而不做载畜量计算及相关探讨。

表1 2016~2020年草原监测数据统计

2 草原垃圾的形成

2.1 来源与种类

草原是科左中旗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其生态循环过程中并不产生垃圾,所谓草原垃圾均为外部侵入,是对草原景观环境、养殖业生产产生不良影响的固态废弃物。

2.1.1来源

经对选取的5个1万m2典型样地(表2)野外踏查发现,草原垃圾来源包括三种:按照数量排序一是生活垃圾(Domestic garbage),二是生产垃圾(Agricultural garbage),三是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waste)。野外调查分别在无较大风力的2018年5月1日及10月30日进行,本次踏查仅记录发现垃圾的数量、类别,不测重量(表3)。踏查发现的垃圾均带回并统一投放至垃圾回收站。

表2 样地选择情况

表3 野外调查垃圾情况

样地1距离城关镇保康镇3km,且处于平齐线铁路以东,发现垃圾7件,其中可回收6件,不可回收1件,无危险品;包括生活垃圾4件(2件塑料袋,1件香烟盒,1件弯曲铁丝)、生产垃圾2件(1件黑色地膜,1件农药瓶)和建筑垃圾1件(混凝土颗粒)。样地2距离原丰库车站1km,且处于平齐线铁路以西,发现垃圾8件,其中可回收3件,不可回收5件,无危险品;包括生活垃圾4件(1件塑料盒,1件烟蒂,1件塑料拖鞋,1件酒瓶)、建筑垃圾4件(3件混凝土颗粒,1件围栏网钢丝)。样地3位于乌力吉木仁河大桥南200m河东岸,发现垃圾17件,其中可回收12件,不可回收4件,危险品1件(五号电池);包括生活垃圾12件(3件塑料袋,1件编织袋,1件五号电池,1件光面包装纸,1件碎玻璃,3件烟蒂,1件废旧牙刷,1件渔夫帽)和生产垃圾5件(2件黑色地膜,1件尼龙鱼线,2件农药瓶)。样地4在省道304线南侧,发现垃圾9件,其中可回收7件,不可回收2件,无危险品;包括生活垃圾6件(饲料包装袋1件,橡胶手套1件,塑料袋2件,麻将牌1件,输液瓶1件)、生产垃圾1件(农药瓶)和建筑垃圾2件(碎砖块)。样地5在珠日河牧场草原旅游区南500m,发现垃圾8件,均为生活垃圾,其中可回收6件,不可回收2件,无危险品;8件生活垃圾是景区门票1件,塑料袋2件,香烟盒锡纸1件,牛奶包装盒1件,旧报纸1件,废旧碳素笔1件,废旧海绵1件。5个样地共发现49件垃圾,其中生活垃圾34件,生产垃圾8件,建筑垃圾7件。另外,在总数中包括可回收垃圾34件,不可回收垃圾14件,危险品1件。

2.1.2种类

将样地两次野外调查数据相加,计算得到草原垃圾种类比例(表4)。

表4 草原垃圾种类统计

2.2 存在状态

通过种类分析可知,以塑料制品为主的生活垃圾在本次调查中占比69%,以农膜、农药瓶为主的生产垃圾占比16%,建筑垃圾占比15%。建筑垃圾一般属于在草原上修路、勘探、架设线路等施工中没有清理干净的少部分驻留形成。本次调查中的建筑垃圾主要以混凝土颗粒为主,是村民在拆除原围栏水泥桩时留下的水泥碎块,此类垃圾一次清理就可达到永不存留的目的,今后只要加强在草原上的施工管理,完全可以杜绝此类垃圾产生。而生活垃圾及生产垃圾的情况比较复杂,其数量及类别处于不断变化中,其存在状态又极不稳定,被丢弃后因风携、水运可飘流至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外,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2.2.1风携

科左中旗是多风区,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达22d以上,而塑料袋及农膜等垃圾因质量轻受风力影响显著。风携作用,可使轻质垃圾长距离飘行。样地3中发现的黑色地膜2件,经在周边嘎查村调查,最终确定为西北方向15km外架玛吐镇田宝屯村圆葱种植基地使用的农膜。

2.2.2水运

科左中旗境内有三条河流过境,垃圾的水上漂流也是重要流动途径之一。河水的流动性可将入水的垃圾水运至下游,即使河水断流干涸,因河床低于河岸风携垃圾也极易飘落驻留。2018年4月20日,在全旗对三河河道的整治大会战中,沿河16个苏木乡镇出动1万人次清理河道,动用车辆1000余台,清运河道垃圾达1135t,所清运垃圾主要为生活垃圾及农业生产中遗弃的农药瓶、化肥袋等生产垃圾。

2.3 潜在污染面评估

2.3.1草原分区评估

科左中旗有草原面积28.48万hm2,按照面积、类型分析,分布在珠日河牧场、花胡硕苏木、宝龙山镇和代力吉镇4个苏木(乡镇或场)的2个亚类的草原共19.53万hm2,占总面积的68.58%。其中,以西部珠日河牧场、花胡硕苏木为代表的温性典型草原类沙地草原亚类I,2个苏木(场)草原面积合计14.36万hm2,占总面积的50.42%;以中部宝龙山镇、代力吉镇为代表的低地草甸类盐化低地草甸亚类II,2个镇草原面积合计5.17万hm2,占总面积的18.16%。其他16个苏木乡镇场的草原8.95万hm2零散分布,占总面积的31.42%(表5)。

表5 草原亚类分区对比情况

综合5个样地调查情况分析,样地5代表草原亚类I,其位置及垃圾种类均具有指向其旅游区的属性,且本区人口密度仅为全旗的28%,潜在污染评估结果为较低;样地3、样地4代表草原亚类II,其位置及垃圾种类具有指向其河流两岸及沿交通线的属性,本区人口密度为全旗的93%,潜在污染评估结果为中等;样地1、样地2代表全旗零散分布的其他草原,草原面积占比仅为31.42%,人口密度却是全旗的1.27倍,广布的居民点成为污染的重要来源,潜在污染评估结果较高。

2.3.2居民点面源污染现状

两条高速公路、六条国省道、三条铁路等主要交通线,三条河流两岸及哈民遗址、孝庄园、珠日河草原旅游区等旅游区均属点线分布,易管理且有成熟的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因而已形成良好管控态势。最令人忧虑的面源是居民点,以全旗数据计算,每666.67hm2草原上有1.21个居民点;亚类I及亚类II数据分别为0.17个、0.87个,其他类则高达3.06个。经调查,全旗仅有位于保康镇及宝龙山镇的垃圾处理场2处,且处理方式为防渗漏填埋,没有达到垃圾分类的要求,更没有实现资源化与再利用。2015年前后,在全旗“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建成部分嘎查村垃圾堆放场,数量约为100个,一般为占用村屯周边草原建设,以围墙阻挡,只能用于垃圾临时堆放。遇大风,轻质垃圾随风飞舞飘落四方,雨水淋溶后如化妆品、灯管、电路板、电池等有毒有害危险品渗漏造成二次污染风险巨大。村民正处于萌芽成长状态的环保意识,在管理能力及水平欠缺面前几近归零。旗综合执法部门曾选择数个嘎查村开展全旗村级垃圾分类试点,但因后续管理、经费及相关机制尚未成熟导致试点失败。保康镇苏吉嘎查位于镇西北10km处,清光绪6年(1880年)建屯,因坐落于坨岗上而绵延的坨岗好像人的胯骨一样,人们便以地形取名苏吉(蒙古语意即胯骨),该嘎查全村240户1015人,全村面积1067hm2,草原面积240hm2。2016年,保康镇苏吉嘎查在“十个全覆盖”期间在村西北草原的边缘建成1座1800m2的垃圾堆放场,建筑形式为砖砌围墙,留出大门以水泥墙影壁隔档,垃圾处理方式为堆放填埋,无防渗层。这种堆放场不规范,渗漏及二次污染程度较高,是该村草原的污染源。“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已把生活垃圾处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工作之一,期待现状彻底改观,草原垃圾污染问题也将随之得到缓解。

2.3.3农业生产污染现状

全旗农业生产产生的垃圾主要有残膜、农药瓶、种子袋、滴灌带、化肥袋等,由于管理不善随意焚烧、掩埋、丢弃现象比较普通,对周边草原可产生一定的污染。滴灌带回收价格可观,回收率高基本不会造成危害;化肥袋坚固耐用,农牧民一般不会丢弃而是留下使用。可产生危害的主要为残膜、农药瓶、种子袋,估算每年危害量约为166.5万kg,包括:(1)种子袋。农牧民所购种子一般使用铁桶、塑料桶及塑料袋包装,其中塑料袋包装用种每年约6.67万hm2,种子袋质量按照0.225kg/hm2计算,产生量可达1.5万kg;(2)农药瓶。农牧民所使用的农药瓶按照2/3为塑料制品且按1.5kg/hm2计算,播种面积为20万hm2,产生量为30.0万kg;(3)残膜。农膜是全旗农业生产垃圾最多的品种,每年农膜使用量约为2万hm2,主要作物品种为甜菜、葵花、西瓜、圆葱及部分谷子,一般投入用量为67.5kg/hm2,每年产生量为135.0万kg。2017~2019年间,通过废旧地膜回收示范县建设项目,全旗共投入国家资金688万元,累计开展农膜回收2.22万hm2,回收残膜133.59万kg,制粒415万kg(见表6),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面源污染,实现了资源化利用的目标。但是,残膜的年均回收量为44.5万kg,只占全旗年产生量(135.0万kg)的32.99%。

表6 废旧地膜回收示范项目情况统计

3 影响

草原垃圾对草原植被及生产力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会对草原旅游景观、养殖业生产造成难以避免的不良影响。

3.1 影响旅游景观

草原垃圾对旅游景观的影响难以量化,但对欣赏草原美景的人们造成的感官冲击是巨大的,也会对草原旅游区的品牌声誉产生重大影响[1]。

3.2 影响养殖业生产

每年全旗都有数十起放牧牛羊因误食塑料袋、铁丝等草原上垃圾的案例发生,致使牛羊受到实质性伤害,影响进食甚至造成胃穿孔,最终导致死亡,给农牧民的养殖业造成较大影响和经济损失。近年来,除铁器竟成为了乡村兽医必备的出诊工具,由此可见一斑。

4 应对策略

宋朝吴自牧所著《梦梁录》是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其中《河舟》篇有“更有载垃圾粪土之船,成群搬运而去”;《诸色杂货》篇有“亦有每日扫街盘垃圾者,每日支钱犒之。”可见,中国古人对城市垃圾的处理早已有专业部门管理、专业处理团队完成,清理垃圾已成为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垃圾因人的活动产生,人是制造者,也是受害者,更应是治理者。为此,首先要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倡导农牧民绿色生活,减少生活垃圾,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做好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实现资源化与再利用;其次是加强农牧业生产管理,保障清洁生产,避免随意焚烧、掩埋、丢弃生产垃圾,对废旧农膜等生产垃圾继续实行回收再利用,并逐步扩大回收范围及规模;第三是加强对草原上开展施工、勘探及农牧业附属设施建设等活动的管理,避免留下建筑垃圾。

猜你喜欢
中旗亚类全旗
喀喇沁旗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河北农机(2022年3期)2022-04-21 01:39:36
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中国山地草地亚类分类研究
草业学报(2022年3期)2022-03-26 02:27:28
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退化林摸底调查工作
内蒙古林业(2021年7期)2021-12-31 16:56:30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奋斗在一线
免疫球蛋白G亚型检测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转变形式让党课“活”起来
杭锦旗:系列“微”党课初显成效
浅析科左中旗有机葵花生产栽培管理技术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47
Evaluation of antidepressant polypharmacy and other interventions for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血清IgG亚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