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联合创伤中心建设进展*

2021-04-11 14:01张建平王兴盛李红专李建国景少博高学斌
甘肃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杂交救援中心

张建平 ,王兴盛 ,李红专 ,李建国 ,武 将 ,景少博 ,高学斌,杨 勇,王 博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730050 2.甘肃省中医院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创伤是世界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伤发病率高居不下,2011 年全球创伤死亡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9%,成为44 岁以下青年人死亡的首位原因[1],文献指出美国每年因创伤造成经济损失高达4060 亿元[2]。我国2004~2015 仅高速交通意外伤病死率高达33.87%[3],交通意外伤亡人数持续20 年为世界前两位[4],创伤已成为我国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5],创伤后高质量的救治为降低死亡率的关键[6]。卫健委颁布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指出我国目前紧急医学救援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加速建设区域急救体系、医院创伤中心为提升创伤救治水平的重要措施,紧抓《“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 岁目标的历史机遇,促进创伤中心建设。

1 创伤救治学科及我国创伤中心建设

欧美国家20 世纪60~70 年代已经开始创伤救治学科体系建设及创伤中心建设,创伤救治有效率及成功率的到显著的增加[8]。美国从1952 年成立“创伤外科委员会”成立,1966 年创伤中心建立及3年后创伤系统形成,在创伤时急救系统能够将患者进行医院系统治疗[9]。我国创伤2016 年9 月及2018年6 月先后颁布的“建设区域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及“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为我国创伤中心建设提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0]。2016 年7 月启动的“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hina trauma care training,CTCT) 已在22 个省市广泛开展,其被誉为中国首个标准化创伤救治培训课程。创伤中心值班主任做负责制能够有效缩短迁就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11]。中国创伤救治联盟立足于本国国情建设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医院创伤中心强化专科救治能力,同时文献指出部分医院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尚不完善[12,13]。

2 区域创伤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关键

2.1 区域创伤体系建设及创伤理论基础发展

我国多数地区缺乏系统性的区域创伤医疗体系,医院急救系统代替创伤救治中心工作,缺乏创伤病情评估分级系统、不同级别医院创伤救治分级机制、区域间重大医疗事件统一协调机制等,导致严重创伤救治率及救治成功率较低,重大医疗救援出处理能力较差。随着区域创伤中心的建设、医疗联盟体系的不断完善及创伤急救理论的不断完善、发展,严重创伤患者能在恰当的时间以最快的转运方式转运至恰当的医院进行精准救治,重大医疗时间在区域创伤中心及创伤联盟的统一指导下依据“创伤严重程度、创伤类型等”行合理的创伤分诊及特色化专科精准医疗救治,提高救治效率及救治成功率。进一步推进区域创伤中心建设,打造区域创伤中心间不同特色救治专科,有差异的竞争发展,中心合理规划各特色救治专科医疗资源配置,使区域内形成中心调配下的创伤救治“医联体”,更好的服务与严重创伤患者及更好的应对重大医疗救援。

2.2 创伤外科技术发展及杂交手术室建设

创伤紧急救援随着紧急气管插管,止血、加压包扎技术,骨盆带固定、支架外固定及限制性液体复苏等外科急救技术的提高,各种检查设备及监护设备的发展,有效救治的到显著的提高,文献指出胸部严重创伤约13.9%得到院前有效的救治[14]。张连阳[15]文献指出,“严重创伤救治绿色通道”制度建立后有效治愈率高达95.56%。全国多中心研究表明,实施措施救治规范化1 年救治死亡率降低13.33%。随着急救外科技术不断提高,目前杂交手术建设亦蓬勃发展。1996 英国Angelini 最早提出“杂交”手术[16],2007年亚洲第一个“一站式杂交手术室”在阜外医院建成[17],2010 年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打破传统格局建设“创伤-烧伤-复合伤”救治“一站式杂交手术室”,有效的提高创伤患者救治的安全性及时效性[18],能够手术的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避免患者多次转移检查及多次麻醉等风险,极大缩短抢救时间[19],杂交手术室实行值班主任医师负责制度[20],建立绿色通道及24h 值班制度,辅助科室在严重创伤救治及重大医疗救援时启动绿色通道,最大程度缩短救治时间,对指导救治中据有重要的意义[21]。目前我国杂交手术室建设尽在少数大型医院,无法满足我国创伤救治及紧急医疗救援,在合理的管理模式下完善杂交手术建设,为创伤救治提供更好的平台。

2.3 多学科联合下创伤中心团队业务能力建设

多学科治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是由美国推向世界的诊疗模式,临床效果明显,目前在肿瘤治疗中最为完善[22]。既往急诊救治受多学科会诊意见不及时及对病情判断失误等,往往出现病情延误[23]。既往急救会诊存在会诊时间长、操作不规范等[24],MDT 在创伤救治中能够打破常规单一科室、专业模式,不同专业间急救人员及时沟通,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简化救治流程、缩短救治时间、争取黄金救治1h 有效救治[25]。急诊多学科治疗团队(emergency multidisciplinary team,EMDT)能够有效的缩短会诊、救治时间,能够综和进行手术救治,降低多次手术及、麻醉及术后并发症风险[26]。马宏飞等[27]文献指出EMDT 模式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及降低各种并发症。EMDT 模式下救治人员技术为救治成功的关键及核心,预判病情走势及评估病情需要团队核心人员精准预估,高素质多学科团队建设至关重要,依托全国创伤救治规范化培训及多学科进修学习,提升EMDT 团队整体能力。

3 展望

相信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健全及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全国创伤规范化培训基础上,紧抓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机遇,为我国人民提供高质量急救保障及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通过区域急救体系完善、多学科协作、杂交手术建设等进一步推进创伤中心建设,合理优化区域创伤中心资源。

猜你喜欢
杂交救援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紧急救援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3D打印大救援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救援行动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