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阳
(辽健集团铁煤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生率逐渐升高,该病存在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及发病率,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这一并发症十分常见,受肩部软组织病变、肩关节肌张力增高、肩手综合征及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肩关节半脱位情况[1-2]。肩关节半脱位会对患者的上肢功能和康复进程产生严重影响,长时间的疼痛症状会使患者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同时,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病症,该病早期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和护理,将会使患者出现死亡和瘫痪情况。脑卒中偏瘫后容易使患者的机体活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予以患者有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3-4]。本文主要探究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肩关节半脱位产生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男女患者人数之比分别为35∶25、33∶27;年龄分别为(69.11±8.04)岁、(67.33±6.87)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①向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病房内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②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蛋类、牛奶、肉等,以增强自身抵抗力,不要进食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③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用药,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切勿擅自更改用药的剂量、时间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④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口腔、呼吸道护理,使患者呼吸道时刻保持通畅状态,避免出现尿路感染,同时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避免出现压疮。
观察组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干预:在康复护理和治疗期间,心理护理贯穿始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预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积极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关心和鼓励患者,同时按照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制订合理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促进患者各种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使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如果患者存在语言障碍,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需要运用肢体语言、手势及表情等。如果患者焦虑不安,可以让他们听舒缓的音乐,使其心情放松。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的每一点转归进行充分了解,激发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使其能够将每项训练任务认真完成。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肢体活动密切关注,以便对患者的需求能够更好的理解,使患者更加信任自己,使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拉近,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其能够积极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工作,促进疾病迅速恢复。②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将正确体位摆放、患侧肩部正确的保护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将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表现、致病因素、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告知患者。在协助患者变换体位时,嘱患者家属不要对患者的患侧肢体随意拖拉,搬动过程中要使用正确的手法。促进患者自我康复意识不断加强,嘱患者按照自身的能力将能够完成的事情自行完成,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家属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陪伴,保证患者安全,避免摔倒等不良事件发生。③肩关节活动:在软瘫期患者主要进行被动运动,包括肩关节进行上举和前屈活动,使肱骨保持在外旋位,注意伸肘,由健侧带动患侧将相关活动完成。在痉挛期时,对患者实施侧方负重训练,在床上协助患者采取坐位,伸直患侧上肢的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展手指,掌心向下将其放在臀部水平略微外侧部位,有规律的将身体重心向患侧移动,使患侧关节负重受压。通过牵张反射,在坐位状态下快速摩擦和拍打肩部周围,反复瞬间挤压患侧手掌。上述运动的实施能够促进患侧屈肌张力有效降低,最终实现对上肢功能活动和肩关节活动的充分协调。④体位护理干预:在仰卧位时,将软枕垫于患侧肩胛下方位置,使肩胛骨保持向前凸出的状态,同时将上肢肘关节伸展开来;在患侧卧位时,尽可能的前伸患侧上肢,前伸上臂,肩部向前,防止肩关节出现后缩或受压的情况;在健侧卧位时,将枕头放于胸前,在其上放置患侧上肢,屈曲肩部,伸展肘部,同时使前臂保持旋前位置。在坐位状态下时,使躯干和地面尽可能的保持垂直状态,防止手指、腕关节出现屈曲情况,同时避免患侧肢体脱垂情况发生。立位时,通过三角绷带或肩吊带托住患侧上肢。⑤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主要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刷牙、洗脸、如厕、进餐、脱衣服等方面,1天训练2次,每次训练时间为半小时,康复护士对患者进行积极指导,同时将指导方法向患者家属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使家属更好的照顾患者。⑥训练被动关节活动: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对患者实施被动关节活动训练,注意在训练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肩胛骨合理松动,使其活动性得到有效保证。⑦床上体位变更训练:协助患者进行床上床下、左右平移及翻身训练,在训练期间需要注意对患者的肩关节进行保护。
1.3 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后,用(n,%)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显著性。
观察组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对比
患者发生脑卒中后,肩关节周围会出现肌肉松弛情况,如三角肌、冈下肌及冈上肌等,肩胛骨发生下旋情况,同时在患侧上肢重力的作用下,导致肱骨头的正常位置发生脱离,使得肱骨头出现下移情况,部分与关节盂脱离,从而发生肩关节半脱位的情况[5-6]。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肩关节半脱位发病率较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等其他相关并发症,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受到严重影响[7-8]。此外,脑卒中软瘫期患者不能实现对患侧肢体的有效管理,家属缺乏护理知识,没有专业的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专业指导,导致偏瘫肢体存在错误的摆放位置,从而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如肌肉痉挛、足下垂及肩关节脱位等,延误患者的康复时机,加重了社会和家庭负担。肩关节半脱位情况的发生会对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产生直接影响作用,从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意义重大[9]。
加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是防治肩关节半脱位的关键。在软瘫期,患肢位置摆放正确可以防止形成和强化异常的肌张力,同时又能够对韧带和肩关节囊产生保护作用,避免出现继发性损伤和松弛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肩胛骨正确位置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还应当对患肢进行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从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若存在不恰当的卧床体位,或对上肢进行不适当的牵拉时,均会导致肩关节半脱位情况发生[10]。心理防御机制对患者的疾病康复会产生直接影响作用,在患者具有良好情绪的状态下会显著增强其自信心,使其对各项护理和治疗工作积极配合。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使患者的心理障碍得到有效消除和改善,促进患者增强康复信心,从而有利于显著提高康复效果。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的运用能够减少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发病后的1~3周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