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超
(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1)
新生儿肺出血是指多个肺叶同时大量出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1]。新生儿肺出血早期病情较为隐秘,并不容易被发现,但其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延误治疗,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2]。有研究报道,新生儿肺出血的病死率可达95%,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需对新生儿肺出血加强重视,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护理工作对保证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沈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93例新生儿肺出血病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将其中4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将48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病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日龄、出生体质量、早产合并肺透明膜病、窒息发生率等方面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见表1。所有患儿均具有发生肺出血的高危因素,其中肺炎患儿89例(95.69%),呼吸衰竭患儿70例(75.27%),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62例(66.67%),其他如颅内出血、代谢性酸中毒、心力衰竭的患儿比例达40%以上。排除标准:严重肺出血来不及抢救的患儿;总住院时间<1 d的患儿;临床资料不全的患儿。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患儿施行严密的护理监测,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加强基础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①及早发现病情: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对已经出现新生儿肺出血高危病症的患儿及时收入ICU,并进行严密的监护,加强对生命体征的监测[3],包括呼吸功能、吸气负压、潮气量平台压、呼吸节奏和频率,确认患儿是否有吸气费力的症状,如三凹征、胸廓异常活动、哮鸣音等。监测患儿的机体循环指标,主要包括心律、心率、血压等。监测患儿的氧合能力,通过无创方式测定脉搏血氧饱和度,或予以有创动脉血气分析,严防酸碱失衡和离子紊乱。同时,还要监测中心体温和每日出入量的变化情况,避免出现低体温状态和脱水、水肿。②肺出血的急救方案:一旦发现患儿病情变化或加重,在通知值班医师的同时,应做好气管插管、呼吸机急救的准备工作,保证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4-5]。在完成气管插管后,及时进行吸痰,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在吸痰时,注意保证充分的氧储备,每次操作时间不宜过长,以3 s内为宜,避免长时间吸痰操作造成患儿出现缺氧。若一次无法吸净,可改为反复多次操作,每次间隔10 s,并随时吸氧。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生理指标调整呼吸机参数,呼吸机设定为压力触发模式,注意潮气量和压力值不宜过大,避免出现气压伤。同时,注意呼吸道的湿化,管路的洁净度,如果有分泌物反流要及时更换[6]。抢救常用药物有呋塞米、维生素K、立止血等[7],护理人员需熟悉每种药物的药理性质、起效时间、给药方式等,这样能达到医护的良好沟通,避免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③提供优质的基础护理:在治疗的各个环节注重保温护理,防止由于体温异常而加重患儿的原发病及肺出血症状。保持患儿的皮肤干燥,及时清除污染物,避免皮肤裸露,避免空气形成对流带走过多的体温。输入的液体需经过加温装置进行加温,使用充气式变温毯可较好的起到保温、加温的效果。严格监测体液平衡,既要满足器官的血供,又要防止过多液体积聚,加重心肺负担。此外,还应注意患儿的营养补充,提高其抗病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判定为治愈;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尚存在临床症状,判定为有效;生命体征异常,患儿随时有死亡危险,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观察两组患儿的肺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愈23例(47.91%),有效18例(37.50%),无效7例(14.58%),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5.42%;对照组患儿治愈11例(24.44%),有效12例(26.67%),无效22例(48.89%),治疗总有效率为51.1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1,P<0.05)。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肺出血消失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对新生儿来说,肺出血多发生于多种疾病终末期,主要危险因素为窒息或严重感染[8]。加强围生期管理,降低患儿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的发病率,对减少肺出血的发生尤为重要。肺出血常存在多种合并症或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死率较高。本研究中肺出血新生儿存在多种合并症,如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缺血缺氧性脑病、心力衰竭等,通过对此类患儿采用呼吸机正压通气[9]、积极防治、输入血浆、全血等综合治疗措施,可将病死率降到最低。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患儿病情的严密观察、及时准确的配合完成急救方案和基础护理的加强,提高了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愈23例(47.91%),有效18例(37.50%),无效7例(14.58%),治疗总有效率达85.42%;对照组患儿治愈11例(24.44%),有效12例(26.67%),无效22例(48.89%),治疗总有效率为51.1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出血消失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说明,护理干预措施改善了患儿缺氧症状并加快患儿康复,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0]。
综上所述,加强新生儿肺出血的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的发病率,促进患儿的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