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晓丹
(大连市结核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7)
肺结核是呼吸道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是由感染结核杆菌所致,根据相关调查可知,我国传染性肺结核发病率高达0.96%[1],且其具有病程长、传染性强、恶化快、易产生耐药性、难治愈的特点,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搭配一种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此有效控制结核病情,避免结核病恶化[2]。临床护理路径是目前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且个性化较强,可根据患者结核病实际情况,以时间为横轴、以理想护理方法为纵轴,事先制订护理计划表,进行预见性护理服务,从而引导患者正确了解护理目标和结核病知识,积极配合临床治疗,防止病情严重传染,促进患者预后转归[3]。此研究选取68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接收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68例,根据等量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2例;学历:大学及以上5例,高中14例,初中及以下15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51.96±4.17)岁。干预组中男23例,女11例;学历:大学及以上7例,高中15例,初中及以下12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52.48±4.21)岁。两组患者性别、学历、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①患者、家属知晓护理模式,且自愿参与研究。②近期服用过抗结核药物、抗感染药物、抗结核药物者。③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④经药敏试验无不良反应者。⑤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检查均符合传染性肺结核临床诊断标准者。⑥呼吸系统无其他严重疾病者。⑦无恶性肿瘤疾病者。排除标准:①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者。②存在其他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严重外伤者。③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者。④精神障碍或意识模糊者。⑤心脏、脾胃、肾脏、肝脏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⑥具有严重耐药性者。⑦神经系统功能、血液系统功能存在严重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依据医嘱给予常规用药和护理,通过发放健康手册、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肺结核知识。
1.3.2 干预组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指南要求、传染性肺结核特点、不同时间段健康宣教需求、主管医师意见、科主任意见、医务科意见,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并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责任护士、当班护士,护理前需组织成员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知识培训,保证护理工作按照设计好的计划表顺利完成,每班护士需根据当天护理路径内容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填写一般情况记录表,每项护理计划完成后需在相应栏内打勾、签名,入院第3天,责任护士需评估护理效果,及时合理修改护理计划表,入院第5天,护士长需综合评估护理效果,针对无法理解掌握肺结核知识者,需反复、循环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如隔离措施、结核病传染性、药物使用等),并定期消毒隔离,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入院第1天:由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并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告知患者病房管理制度、环境,引导患者尽快适应病房环境,并上报责任医师,根据患者实际结核病情安排病房,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状态,包括常规体格检查、生命体征、体质量、病史等,为患者开展安全教育,讲解呼叫器使用方法、病房物品摆放,与责任医师共同讨论护理级别,根据医嘱提供药物,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填写临床护理路径记录表,经书面、床旁等方式交班。②入院第2天:告知患者住院相关检查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预留呼吸道痰液,帮助患者完成静脉血管采血操作,指导食用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根据医嘱用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了解、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详细填写护理病历与护理记录。③入院第3~6天:进行肺结核晨间护理,了解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根据医嘱提供抗痨药物、抗感染药物,并进行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告知药物作用、注意事项,实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上报不良反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告知其复查项目、检查时间,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④入院第7天:重点进行传染性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宣教,包括治疗方法、发病症状、治疗必要性、治疗时间、药物效果、安全性等,必要时可进行隔离,安排相关检查事宜,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用药。⑤出院前1~3 d:观察患者结核病情变化情况、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的恢复期心理护理,巩固健康知识,指导科学用药,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水平。⑥出院当天:协助患者办理出院相关手续,指导院外自我护理注意事项,如日常生活、药物使用等内容,统一发放联系卡,结算住院费用,指导患者定期复查。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应用问卷调查表形式评估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5]。②使用Morisky-Green测评表评价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6]。③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包括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④通过问卷调查表方式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7]。
1.5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与结果输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对比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健康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对比
2.2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干预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肺结核是因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形成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传染性强、恶化快、易产生耐药性、难治愈的特点,发病后通常伴随低热、消瘦、盗汗、乏力、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极易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许多不良影响。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污染恶化,再加上人们长时间保持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不规律作息,导致传染性肺结核发病率逐年增长,故需要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帮助控制结核病情,避免出现耐药性。临床护理路径是目前呼吸疾病常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根据患者结核病实际情况,以时间为横轴、以理想护理方法为纵轴,事先制订流程化、合理化的护理计划表,进行预见性护理服务,与常规护理相比,其具有流程化、针对性、系统化、积极性、贯穿性等优势,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充分调动科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循环反复地进行健康宣教,且护理期间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科学修改、调整护理计划表,能引导患者正确理解、掌握肺结核知识和健康知识,可引导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合理服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预后康复,阻断结核杆菌的传播,避免肺结核疾病加重[8]。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本试验结果显示,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健康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与常规护理比较,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可帮助其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可及时引导患者合理用药,积极配合各项医护操作,能加深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科室护理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