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探究

2021-04-11 12:28杨雨霏孙志刚
系统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白蛋白颅脑血肿

杨雨霏,孙志刚

包头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危重疾病,存有较高的病死率且位居所有创伤第1 位,大致有30%~50%。当患者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后,会产生昏迷症状,进而无法主动进食,导致患者营养匮乏,引起机体营养不良现象[1]。重型颅脑损伤会引起患者应激反应,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机体代谢异常[2-3]。 针对此类患者临床常进行营养支持,此种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提升胃肠功能,预防多种并发症,进而快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效降低病死率。营养支持主要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无法确保足够的能量,肠内营养更具有优势,进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因此该次选择该院2017 年10 月—2019 年7 月期间进行治疗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展开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全部选自该院治疗的76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按照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开展肠外营养支持的38 例患者属于对照组, 开展肠内营养支持的38 例患者为实验组。纳入标准:患者全部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且处于昏迷状态,生存时间超过两星期。 患者知晓且同意该次研究,该研究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机体脏器功能严重异常患者;严重代谢异常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实验组患者中20 例男性、18 例女性;GCS 评分为3~7分,平均为(4.9±0.8)分;年 龄为27~71 岁,平均 为(48.9±3.4)岁;10 例多发性颅内血肿、6 例硬脑膜外血肿、7 例硬脑膜下血肿、15 例脑挫裂伤。对照组患者中22 例男性、16 例女性;GCS 评分为4~7 分, 平均为(5.2±0.6)分;年龄为28~71 岁,平均为(49.2±3.8)岁;9 例多发性颅内血肿、7 例硬脑膜外血肿、6 例硬脑膜下血肿、16 例脑挫裂伤;以上两组患者之间的GCS 评分、年龄、性别和损伤类型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居住ICU, 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纠正患者紊乱的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 预防感染、改善脱水。 还需根据患者详情选择促醒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药物。

1.2.1 对照组 48 h 内对患者进行肠外营支持, 选择全营养混合液以静脉置管的方式注入体内,全天不间断滴注,待患者胃肠功能逐渐康复后再进行鼻饲。

1.2.2 实验组 患者入院48~72 h 或者手术第2 天后进行场内营养支持,置入鼻胃管后持续滴注安素或者能全素。初次使用全剂量的25%,之后按天增加剂量,手术第5~6 天增加至全量。 全量计算方式:氮量每天0.20~0.25 g/kg,能量每天125 kJ/kg,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全量为8 368 kJ/d。 营养供给量需按照患者详情进行适当调节。开展场内营养支持中还需根据患者详情使用2~4 g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国药准字H20046391),3 次/d。 如果热量无法满足患者,需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1 个星期后更换为匀浆饮食,4~6 次/d,300~400 mL/次, 如果缺乏蛋白质, 需增加水解蛋白质。 在营养支持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消化道详情,注意回抽胃液量, 当期超过150 mL 后需使用促消化道动力药物。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治疗半个月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②记录患者治疗半个月后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③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初次排便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IgE、IgM、IgA、IgG 水平

治疗后实验组对比对照组的IgE、IgM、IgA、IgG水平,实验组指标水平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gE、IgM、IgA、IgG 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gE、IgM、IgA、IgG 水平对比(±s)

组别 IgE(mg/L) IgM(g/L) IgA(g/L) IgG(g/L)实验组(n=38)对照组(n=38)t 值P 值0.45±0.12 0.74±0.23 6.891<0.001 1.98±0.34 1.22±0.27 10.791<0.001 2.84±0.39 1.66±0.36 13.705<0.001 14.66±1.02 9.89±1.45 16.586<0.001

2.2 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首次排便时间

治疗后实验组对比对照组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首次排便时间,实验组指标水平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首次排便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首次排便时间对比(±s)

组别 血红蛋白(g/L)血清总蛋白(g/L)血清白蛋白(g/L)首次排便时间(d)实验组(n=38)对照组(n=38)t 值P 值127.25±10.14 115.65±12.47 4.449<0.001 65.56±3.89 55.68±4.07 10.818<0.001 35.69±2.78 30.58±2.49 8.440<0.001 3.39±1.28 6.47±1.44 9.855<0.00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明显低于31.58%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颅脑损伤通常是外界暴力对头颅造成的伤害,主要有脑损伤、颅骨骨折、头部软组织损伤等[4],引起此类损伤的重要因素为高空坠落、外交通事故、暴力等。该疾病是外力对脑组织、脑血管、脑膜、颅骨造成的机械形变损伤[5]。颅脑损伤又包括继发性和原发性,脑血管和神经组织为原发性;颅内压升高、脑水肿、脑肿胀、脑血肿、脑缺血则属于继发性[6,7]。两种颅脑损伤类型会相互作用以加重病情,导致患者陷入昏迷。 颅脑损伤主要包括重、中、轻3 类,患者出现重型损伤后,机体代谢水平和应激状态较高[8],加重患者昏迷程度,严重影响患者营养的摄入,加重营养不良情况,对患者预后造成一定程度影响。针对此类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需对其进行营养支持,能够予以患者陈充足的蛋白质、热量,确保机体每天所需营养,调节机体代谢、预防感染。临床中常用的营养方案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肠内营养,另一种为肠外营养。

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保证其充足的营养难度较大,主要是患者发病后,会产生交感神经功能提高和胃肠蠕动功能降低等异常情况, 患者发病初期,由于颅内压提升易产生呕吐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临床常开展肠外营养支持, 此种方式安全性稳定,不会对影响患者颅内压,还会减少脑水肿等症状。 开展肠外营养虽有一定优势, 但是易产生多种异常情况,如电解质紊乱、静脉炎、胃肠道菌群混乱、胃肠道功能下降等。 进而在选择营养支持方式时,不仅需要满足患者需求,还需有效减少多种异常情况,保证营养支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肠内营养较适用于存有部分胃肠道功能患者。 胃肠属于一种重要免疫器官,肠内营养则会明显提高机体免疫能力[9]。 和肠外营养支持相比,肠内营养能够为患者提供更高的热量,在限制液体患者中更适用,此种营养支持模式还可以为患者供给较完整的营养素, 对肠黏膜上皮细胞产生刺激,促进其生长和增殖,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确保肠道完整度和稳定性。 有利于抵抗多种细菌和病原菌侵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器官衰竭[10]。 肠内营养可避免静脉穿刺,进而预防穿刺带给患者的损伤,此种营养支持方式监护操作简单、医疗费用相对较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在该次研究中, 开展肠外营养支持的38 例患者属于对照组, 开展肠内营养支持的38 例患者为实验组, 结果显示,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E、IgM、IgA、IgG水平对比,实验组指标水平更佳(P<0.05)。 IgE、IgM、IgA、IgG 指标属于人体5 大免疫球蛋白,肠内营养治疗后明显改善了患者以上指标,可见此种营养支持方式有利于改善和调整患者免疫功能。主要是肠内营养和人体生理较一致,在机体高代谢情况下确保患者营养的供给,提高机体抵抗能力;该营养支持方式还可以保护肠黏膜,调整局部血运和消化液,增加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肠道免疫能力,有效降低肠源感染风险[11]。 实验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实验组对比对照组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实验组指标水平更佳(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127.25±10.14)g/L、(65.56±3.89)g/L、(35.69±2.78)g/L,和陈中俊等人[11]的研究中的ALB(29.9±3.2)g/L、TP(59.2±2.3)g/L、Hb(121.5±7.2)g/L 数据较相似。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明显低于31.58%的对照组(P<0.05)。在谢彩霞等人[12]的研究中,传统营养支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9%,肠内营养支持的为12.07%, 这与该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相似。可见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优于肠外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加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主要是营养液置入肠道后,对黏膜细胞造成一定会刺激,进而加速胆囊收缩、胃肠道蠕动,快速恢复肠道正常功能。因此,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避免胃肠无食物刺激而闲置引起的肠黏膜萎缩,预防胃肠道吸收毒素。 此种营养方式安全性较高,未产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选择细致柔软的鼻饲管进行插管,注意营养液使用剂量,由少到多,加强对导管的护理。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增强机体营养,此外安全性较高,未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损伤。

猜你喜欢
白蛋白颅脑血肿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白蛋白不可滥用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