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重要节点公共艺术创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市昌平区上店服务区为例

2021-04-10 14:08盛静李惠东
工业工程设计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文景观服务区交通

盛静,李惠东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北京100023

人类对文明史认识的不断更新有赖于文化遗产的出土与研究。“文化印迹”是以各种艺术形式记录或镌刻下来的视觉图像,这些历史遗迹经常出现在人类不断迁徙的道路中,烙印着文明的足印,述说着文化的衍生。高速交通作为人类陆地交通方式中快速、便捷的方式之一,不仅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如何在经济和文化上利用文化印迹的特殊延展功能,构建场所精神,传播在地文化是公共艺术创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速交通与人文景观

艺术史家迈克尔·巴克桑达尔研究文艺复兴艺术时采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他首先研究了天主教中关于绘画目的的文献,认为这些绘画的目的会转变成艺术家创作的信条,在信条的指导下,艺术家会以通俗易懂并且激动人心的图像呈现出宗教的故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会过多地考虑个人感受[1]。以欧洲古典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为例,虽然个人化的表达可以形成一个个高峰,但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变化,在这些作品中传达出的公共话语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重点。在文化交流的道路上,这些具有公共性的图像与城市发展不断融合,持续产生新的形象,并生成新的意义。此类图像研究视角的变化也给人们带来启发,探索是否可以从目的出发进行倒叙式的研究,并在研究中借用社会科学的其他方法来展现今天公共艺术更为丰富的文化意涵。

人类对文明史认识的不断更新有赖于考古材料的出土与研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印迹来自于考古学,是视觉化的考古材料的总和,是人类活动在具体地域中留下的生活痕迹。从这些痕迹中可以发现古人的生活方式及对生命现象的理解,逐渐发展出世界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形成特征鲜明的在地文明。在全球化理念风靡的时代,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去在地化”的倾向,各个城市都不约而同地追求同一种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造成了千城一面等城市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引发对“全球化”和“在地化”的广泛讨论,受到了学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客观上造成了对在地化文化印迹的挖掘,成为了一种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千百年来人类对地域特色的直观理解,在不同地域生态资源的支撑下发展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地层,留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尤其是在“两山”理论提出后,如何结合在地文化发展突出文化特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

高速交通节点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的重要通路,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基建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我国不仅是一个交通大国,更是一个交通强国。十八大以来,中国的交通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交通里程、交通技术、交通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截止2019年底,公路里程超5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在交通设施基本建设的基础上,数以亿计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往返,形成了巨大的公共性交往网络和大量交通节点,为具体地域中在地文化的表达提供了物理承载空间。目前,在交通工具和交通节点空间方面,对文化承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铁和公共艺术的关系研究上,创作者和研究者在地铁空间特色、公共审美需求、公共文化承载、交通节点文化基因等方面进行了较充分的挖掘,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对高速公路交通节点的文化表达这一议题,目前的研究较少,且不成体系。在对交通节点的研究中,其整体性应值得重视,交通节点总是存在于具体的物理空间,把交通节点和具体地域、设施系统联系起来,这样的研究框架提供了文化表达的可能性。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雅各布斯曾经在研究人行道的部分谈到:“城市的人行道并不重要,其意义很抽象,只有在与建筑物及它旁边的其他东西,或者附近的其他人行道联系起来时,它的意义才能表现出来[2]。”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对高速公路文化表达的研究,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设施本身的文化属性并不丰富,只有和区域性城市及其文化相连时,其在地化的文化表达才具有丰富的依托。

上店服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北京到张家口奥运廊道中的重要节点,是奥运文化叙事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在空间层次上,奥运廊道不同节点的文化表达能丰富路途的趣味性,表达沿途城镇的文化特征;在艺术表现上,区域文化提炼出的文化符号依托于其精神主题发挥出窗口作用,从而塑造和传播城市精神。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团队综合实地考察、历史溯源、文化挖掘和艺术表达等设计方式,整合出一套标准的交通人文景观新理念及其协同创新模式的方法论,为下一步全方位、多层次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地方价值与生态认同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社会文化表达增加了新的文化基点,需要在人类共同命运宏观发展理念中重新探寻地方化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例如,对陕西秦岭服务区、浙江慈溪服务区、福州漳浦的天福服务区、浙江太湖服务区、湖南新晃服务区等13 个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进行考察;与上述服务区建设单位进行座谈调研;通过与委托方对服务区评价方案的交流与探讨,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团队总结出“北派交通人文景观”的创新理念。

交通人文景观规划与设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且方式相对单一,方法论创新成为此次交通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新起点。在考察中发现,由于南北方自然景观、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景观及其艺术设计存在着较大差异。南方温暖潮湿,北方干燥多风,冰冻期较长,造成人文景观表现材质上的极大不同。“人类的物质生活不仅涉及生态学范围,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具有生态学意义。因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公共艺术是一个社会的自然生态,也是人文生态、社会生态中最直观、最形象的综合体现[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工作中的重点一提再提。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而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这使中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在生态文明的大框架下考虑生态和文明发展的创新路径,这是西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从来未遇到过的新情况。文明和城市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城市的出现和扩张,人类最终脱离了原始社会,同时城市也使人类能够开创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一种更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4]。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重视对生态的保护,并作出“双碳”承诺。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美丽家园的前提,以公共艺术的方式寻求最佳的表达路径,是当代艺术创作者都需要面对的时代课题。在以往的公共艺术实践案例中,关于自然生态的作品大多是设问式的,是从个人视角提出的。在上店服务区的整体设计中,设计团队经过细致的梳理,并尝试以公众视角重新统筹,范围包括地面铺装到雕塑造型,从形式体量到色彩节奏,在宏观理念上直追生态文明,在微观设计中力求突破,采用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方式,运用3D 打印等新技术,在整个色调较灰的北方城市打造出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不仅可以丰富城市色彩,也可以提亮城市景观。上店服务区景观雕塑小品“舞动的韵律”以服务区周边山体藤蔓为表现对象,将植物藤蔓的自然形态高度抽象化,以奥运五环的色彩加以表现,并把标识和雕塑高度融合,实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和谐统一。这种基于生态文明和在地文化衍生的方法为交通人文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大规模、多区域应用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场所精神与公众参与

承载运输是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但随着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品牌建设观念深入人心,高速公路已经完全突破了单一功能性,形成了集交通运输、交通技术、交通服务、交通文化等为一体的公共交通功能闭环。兴延高速和延崇公路沿线是北京城市文化和生态涵养区的重要连接路段,是古代丝绸之路北线的必经之路,是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表达路段,其与上店服务区构成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作为交通节点,上店服务区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脉,但这种独特性也包含着整体的信息。

场所在公共艺术的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公共艺术项目的实施大多会落地到一个具体空间。场所包含隐喻和象征意义,这种意义比特定地形景观或建筑式样的表面形貌更为深刻。社会改造着场所,赋予其记忆、历史和符号意义,同时也在外观上改变着它们。通过文化透镜可以看到,场所是一种人类行为的背景,是浸透着某种精神的环境[5]。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其主城区的文化表达十分充分,但远郊区、县相对弱势,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大城市中普遍存在。即便是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城市与乡村”“中心与边缘”这样的组合依然存在,而这种组合的差异性使人们对公共艺术有着各自的思考,无法单纯地从艺术角度进行判断和解释,艺术对公共场域而言有着与其相匹配的存在缘由[6]。由此可见,城市和乡村存在着差异,这其中涉及到两种价值的融合问题,其一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化发展的理念,这样的理念针对城市和乡村均有效,这能够带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促进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引导乡村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短期利益;其二是在地文化和地域性文化的差异,即对特色文化印迹的挖掘和整理。那具体的问题是设计应该弥合这样的差异?还是要让差异成为在地性文化表达的特色?

通过对其他艺术乡建项目的充分研究,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团队,在公共空间的项目创作与实施中,在地化的公共艺术方案要基于对区域文化的研究,通过回望传统来吸引更多的在地居民。关照所有的人群是公共艺术的价值观,交通人文景观的目标不仅仅在于艺术作品的实施,而是通过艺术手段帮助在地居民重塑文化自信,真正形成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多元文化景观。北京昌平上店服务区路段隧道入口标识雕塑设计以自然绿色环保为主题,绿叶和鼓动的帆翼为主要元素,凸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设计理念。帆翼的造型舞动盘旋,充满动感和韵律,鲜艳的蓝绿色调和谐地融入自然环境,增加旅途亮点,使经过的驾驶者眼前一亮。

四、主动安全与互联世界

据公安部统计,截止2020 年,全国机动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3.7 亿,其中汽车2.81 亿,机动车驾驶人员高达4.56 亿,其中北京汽车保有量超过600 万辆。超高的汽车保有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道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在以往对汽车事故的分析中,着眼点往往在于车辆和驾驶员,而常常忽视了“路”的重要因素,割裂了人—车—路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北京市昌平上店服务区的艺术景观概念规划设计中,由于涉及到道路交通的3 个重要元素,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团队还开展了围绕高速公路安全通行的高速公路相关研究。

主动安全是指事故前的“安全”,即实现事故预防和事故回避,防止事故发生。主动安全是道路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使道路具备事先预防、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的能力。交通人文景观往往会形成新的视觉亮点,吸引驾驶者的注意力,因此,取得视觉形式和行驶安全的平衡就成为交通人文景观设计的一个硬性标准。在北京昌平上店服务区周边隧道方案的设计中,首先设计者对隧道洞内图案设计强调了快速可识别性,方案以北京城市景观为主要元素,将北京市自中轴线至上店村服务中心范围内的代表性建筑经过极简处理,并加以概括,使其整体造型简洁,方便观者快速识别,同时减少了景观对驾驶者的视觉干扰。在隧道图案设计中,接连不断的代表性建筑强调出乡村和城市的链接,通过图案强化周边郊县与北京城市中心的关系,提示驾驶者已经驾驶在北京区域内,也激发了公众对于北京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如今,物理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被颠覆,也催生出超越时空互动的行为方式,赋予了空间更多的意义。作为高速公路的连接点,上店服务区的社会空间具有超越地理位置的意义维度,如何把这些非物质空间整合成统一的精神场所,是公共艺术创作团队面对的困难之一。艺术总是存在于具体的场所中,在相对传统的认知里,这种场所是物理性的,公众会围绕场所中的艺术提出很多问题,诸如它是什么?它表达什么?它属于谁?这些引发公众讨论的艺术包含了方向、身份、权利等诸多思考维度。公共交通中人文景观的特殊性在于在它所营造的场所中不仅要面对在地观众,还要面对流动性人群,这就给公共艺术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研究在地文化、突出本地人文景观特色的同时,把公共艺术和文化传播紧密连接,兼顾普适性的审美价值,从而最大程度地彰显场所精神就自然成为文化印迹延展功能研究和设计的重要问题。今天不论是协力的艺术还是协同设计,都表现得更像一场在很多个人和集体间展开的浩大、多面的对话,参与者们在各自不同的网络节点中发起艺术工作和设计行动,并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段实现主体间性互动,这是当代社会典型的主体间对话[7]。

在充分考虑交通人文景观特殊性的同时,不应忽略公共艺术设计中的普遍性原则。在大众审美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方面,通过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的认知情境和认知方式,把场所精神融于设计之中。交通人文景观设计和地铁设计异曲同工,都需要面对广大公众。在对洛杉矶地铁的研究中,马钦忠曾经写到:“洛杉矶地铁的整个站点的建设,要求在形象识别上各具差异。差异的形象塑造不是为异而异,而是根据站点区位,展开历史的变迁、移民的社区现状、原住民与现居民等宗教信仰、教育诸方面和城市产业架构等主题进行挖掘,并依据城市社会学、人文地理学、城市空间变迁史的科学模型,作为创作各个站点公共艺术的独立性依据[8]。”人居环境和和公共艺术的关系问题研究在西方已经随着城市更新实践的深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早期公共艺术多作为城市的装饰元素而存在,但随着公共空间、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利等观念的引入,使其从审美领域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再满足于对美的表现。在实践层面,公共艺术通过研究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构建出真正具有场所精神的公共空间,从而满足公众深层次的精神需求。相对传统艺术存在的精英化倾向,当代艺术与其区别之处就在于社会责任的回归、社会批判、对人与城市的关注[9]。北京市昌平上店服务区的艺术景观概念规划设计团队在单个服务站设计的基础上,扩展到区域系统化的理念,强调在地化特征的同时,综合考虑全国交通网线“综合、智慧、绿色、平安”的总体特征。以把握功能性和突出情感性为目标,将上店服务区纳入区域性系统中通盘考虑,把影响公众情感的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使公众能够结合自身文化经验和知识背景对设计价值进行判断。

五、结语

人的存在总是隶属于某个具体时空,其活动必然受到时空的约束,并产生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印迹,研究这些文化印迹,找出其中的文化观念、审美意趣,乃至生活方式所承载的生命精神,从而通过艺术创作最终完成在地化项目。在这样的创作观念下,虽然空间研究仍是工作的重点,但对具体项目所在地的社会学调查而言,就成为公共艺术必不可少的一环。公众的多元结构及公共空间的多功能需求,为介入其中的艺术提供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开放的场域[10]。北京市昌平上店服务区通过调研分析自然环境和文本梳理为基本方法,通过自然图像发展出的造型语言,藉由新技术塑造模块化特征,强化具体设计中视觉造型的辨识度,并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及视频动画技术加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团队在这个项目中逐渐完善出一整套适用于交通人文景观的工作方法,并通过图集和导则进一步展示,更好地推进了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实践,为北方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未来的人文景观规划设计及其普遍推广,提供了具有现实借鉴意义的模式。

猜你喜欢
人文景观服务区交通
基于AIoT+GIS的智慧服务区构建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园林建设中人文景观元素的作用探析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民建工程要加强人文景观意识
爱无国界
阅读理解三则
中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