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芬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企业会计工作模式以及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推进传统的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对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之下的会计转型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提高财务会计转型质效为目标,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还对财务会计转型的价值、问题和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人工智能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信息技术
当前,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方式以及形式都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入发生了变化,财务会计工作模式受到巨大冲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企业财务会计面临着职能和结构的变化。为了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向管理会计转型已然成为了人工智能时代企业财务会计优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概述
(一)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一种能够满足企业外部相关决策需要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将会以全面而系统的方式监督核算企业已完成的资金运动,并且为债权人、投资人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能力报告。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财务会计属于基础性财务管理工作,会计报告是其工作核心、公认会计原则是其工作准则。该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企业透明度、提高决策科学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从管理者角度出发,深入思考企业管理问题,以满足企业管理、决策需要为目标的服务于管理层的会计。这种会计有内部报告会计之称,管理会计师需要通过加工、报告财会和大数据资料,为提高企业决策科学性、管理有效性和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奠定基础。基于管理会计提供的报告,企业管理层可以更加直观且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发展方案。
(三)二者关系
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存在业务联系性,管理会计需要基于财务会计数据和报告而开展。在实践中,财务会计人员需要依靠标准会计程序,监督核算企业已完成的经营活动,并编制财务报表,出具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和可比性高的数据信息。而管理会计则需要对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再次加工和处理,以此为基础对企业的现有经济实力、经营能力、发展方向等进行合理评估,从而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都属于会计系统;虽然二者的工作内容、技术与方法并不相同,但都服务于企业,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作。此外,它们都以企业经营活动数据为工作依据,在实际作业环节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为促进企业的平稳、长远运营提供保障。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会计转型价值和现存问题
现阶段,只有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者真正地了解人工智能时代的会计转型需求,明确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价值和现存问题,才能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切实提高转型效果。为此,本文从价值和问题两方面对当前的会计转型工作进行了概述。
(一)转型意义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迅猛,应用场景也得到了大范围扩展。在此情况之下,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步融入了会计领域,财务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悄然改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为会计转型提供了条件。对于企业而言,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与其自身发展要求有直接关系。管理会计重视数据应用的过程和细节,更能依靠基础数据信息做出科学判断与评估,对提高企业决策科学性、内部管理高效性十分有利[1]。同时,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还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模式变化与技术发展要求有关。传统的财务会计并不能完成海量数据的关联处理工作,难以实现系统化数据管理;但管理会计可以满足这一要求,能分门别类地对大数据中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所以管理会计更符合新时期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求。
(二)转型问题
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的职能、内容以及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推进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已经被提上日程,但是相关工作的开展质效并不高。在这一环节,许多企业以及财务工作者并未意识到转型的价值,也没有深入分析转型必要性,导致转型工作难以推进,让企业的后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干扰。财务会计转型,对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以及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但从现有情况来看这些要求并未被满足,所以财务会计转型也就无从谈起。
三、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的转型策略
在我国,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多达2000万人,但他们大部分都属于财务会计工作者,很少接触管理会计业务,导致基础岗位人员过剩问题严重。企业中85%的会计人员都在扮演财务会计角色,他们80%的工作都是记录与核算,工作内容与账房先生无异,并不能真正地利用财务数据影响企业决策。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迟迟难以提升,管理会计人才也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人才缺口已经超过了300万人。而且,在人工智能时代财务机器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就意味着基础性的财务会计工作已经可以依靠机器完成,财务会计人员只有不断进步和转型才能免遭失业危机。由此可见,基于人工智能时代背景,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已然刻不容缓。
(一)推动思维转变
企业和财务工作者都应该积极转变思维,真正认识到管理会计的实用价值,进而建立更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理念。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建立与决策相关的管理会计思维,为培养自身的管理意识、决策意识做好充足准备。在此环节,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基础性工作和机械式核算当中脱离出来,进入灵活应用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的阶段,真正地一展所长,让财务发挥价值。
在实践工作当中,只有管理层和领导者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才能真正地改变其他人对财务会计人员工作职能的认知,才能引起企业全体员工对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重视。因此,企業管理层需要先转变思维,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和平台[2]。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明确管理会计价值,树立管理会计培养意识,从而引导企业的在职会计人员积极转型。同时,企业的财务人员也应该转变自身观念,从思想层面着手让自身的职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都得到提升。此时,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明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区别,找出自身的发展瓶颈以及不足之处,建立不断学习、转型、奋斗的积极态度,从而有效转型,为深度参与企业决策奠定基础。
(二)强化人才培养
在美国90%以上的财务人员都从事管理会计职位,他们的日常工作不仅包括基础财务会计工作,更包括决策性工作;而且这些管理会计人员用于决策工作的时间比重普遍超过70%。而在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当中从事管理会计工作,参与企业决策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甚至许多企业的管理会计岗位也未发挥出决策性职能,在职者也无法胜任风险管理、发展战略制定和投资考评等工作。为此,我们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才能填补管理会计人才缺口,才能让管理会计岗位的决策性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推進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有效手段[3]。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必须以提高财务人员的实用性、适用性为根本目标开展培训,员工也应该抓住每一个获得进步的机会,从而提升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提升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在此环节,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长效化培训机制。人才培养不可一蹴而就,市场环境、工作模式、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方法的变化都是动态化的,企业只有开展长效化培训,才能始终保持财务工作者的适用性。为此,企业应该从长远角度出发,建立细致全面的培训机制,为不断促进财务人员成长做好充足准备。比如,打造“岗前+在职”培训模式,通过定期开展理论与实践指导增强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建立阶梯式培训模式,基于财务工作者的岗位职能以及职位等级开展针对性培训,让培训与晋升相辅相成;构建经济信息应用能力培养机制,集中培训管理会计学理论,提高财务人员的评估、预判和决策能力,让他们建立并适应管理会计工作方式等。
2.建立校企联培机制。对于企业而言,校园招聘是获得专业人才,提高工作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方法。但我国高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大多偏重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与课程少之又少,毕业生的个人能力恐怕难以满足企业要求。为得到专业对口、能力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企业应该基于校企联合,开展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比如,企业为高校会计专业生提供实训机会,与高校领导和教师达成定向培养合作,在教学阶段不断渗透管理会计学知识、培养管理会计思维、提升管理会计能力,让学生们能胜任管理会计工作。
3.建立调岗考核机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密不可分,但管理会计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全局性眼光和决策性思维,更要求他们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力和灵活的数据运用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的财务会计工作者都能转职成管理会计,所以企业也应该通过科学的培训与考核机制对在职人员进行筛选,从而保证岗位要求与员工能力的适配性。比如,将CMA、MAT认证作为硬性指标,未获得证书者不得进入管理会计岗位;基于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开展全员培训,依照员工学习能力以及适应性完成转岗调整等。
(三)调整制度结构
现阶段,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艰难,深受企业管理制度和财会人员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财务会计起步晚,运行模式尚不成熟,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当中并未发挥多大价值。但从当前的企业管理体系来看,管理会计的价值明显优于财务会计,所以企业必须大力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而在这一层面,有效调整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会计人员结构就将变得十分重要。
1.管理制度。人工智能时代,企业财务工作量以及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工作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因而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也将大打折扣。因此,企业应该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基础,推进财务管理制度转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先进技术的融入,并非单纯地强化管理会计职能、弱化财务会计职能,而是让二者能够更加紧密地融合,共同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效提供辅助。为此,企业应该建立新的财务管理制度,让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质效都得到提升。为此,企业需要从部门建设的角度出发,在财务部门之下建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科室,保证二者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协调性,从而提高会计工作成效。同时,还应该针对管理会计岗位权责、工作质量和人员调动建立全面性管理机制,让企业内的管理会计发展情况尽在管理者掌握之中。当然,企业也应该积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与追责机制,让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提升[4]。
2.人员结构。财务会计工作内容的基础性和重复性十分强,因此这方面工作人员的可替代性也很高。从企业运营成本的角度出发,以机械代替人工开展重复性工作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因此,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结构进行科学调整,从而为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奠定基础。比如,引入财务机器人,以人工智能代替财务会计人员开展基础的核算和记录工作,解放劳动力,有效降低财务管理中的人力成本支出。在此基础之上,企业应该调整财务人员岗位结构,清除不必要的岗位,规避人员冗杂风险。这种调整,将会大大激发财务会计人员的危机感,迫使他们正视转型问题,让他们明白不具备危机意识、进取精神以及管理会计能力的人终将被淘汰。与此同时,企业也着力构建“人工智能+人工”的复合型人员结构与工作体系。在职会计人员都应该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地将人工智能当成工作伙伴,利用现代科技进一步提升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实战能力。
(四)优化信息系统
以往,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大多依靠人工方式开展,信息技术能发挥出的辅助作用极为有限。但在人工智能时代,仅仅依靠人工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核算、统计、评估与决策需要,管理会计工作必须依靠现代科技才能有效完成。为此,企业需要积极建立和优化信息系统,通过强化技术力量为推进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提供支持。
精准而全面的系统数据是支撑企业管理者做出准确判断和科学决策的基础,若想要获取和利用庞大的数据只有借助于信息化系统。因此,建设信息化财会系统势在必行;但为保证信息化财会系统能够为管理会计提供帮助,财务工作者必须加入到系统建设和优化的队伍当中,从而开发出更具灵活性、适用性和可靠性的人工智能财会系统[5]。比如,设计并优化财务机器人系统,为实现流程自动化、业务处理高效化和成本节约化奠定基础。
以用友财务机器人为例,这种云融合产品能够基于智能化AI和流程自动化RPA提高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为企业的财务业务问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拥有财务机器人能够自动化开展账务处理、收票对账、期末结账和报表编制等多项业务;不仅具备流程自动化和语音唤醒功能,更可以完成图像的智能识别。同时,基于有效的信息化建设,RPA财务机器人能够自动完成发票验伪、发票认证、三单匹配、总账月结等工作,更能动态化识别票据与人脸,让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应用这种财务机器人,不仅提高了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让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拥有了逃离基础性工作,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机会;而且,这种机器人的业务处理效率可达到人工操作的5倍,还能24×7地全天候工作,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将节省30%~90%,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基于人工智能时代背景,推进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企业发展、会计功能优化的必然趋势,更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经之路。面对这种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转型意义和问题,并在实践工作当中积极推动思维转变与制度结构调整,更应该借助于人才培养与信息系统优化进一步提升转型质效。
参考文献:
[1]徐志芳.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0).
[2]涂湘蕻.对人工智能时代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0).
[3]高文波,王富静,牟泳帅,等.论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0(23).
[4]肖花萍.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2).
[5]赵文莉.论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策略[J].中国市场,2019(32).
作者单位: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