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兴华 丁海晶
(1 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32 2 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生态环境和水务局 江苏南京 210032)
化工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的行业,但同时也是对GDP 有着突出贡献的几个行业之一[1]。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传染性、化学反应性等特点危险废物的产生、转移、处置或排放活动,在时间上有较大的随意性,难以进行监督和管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领域[2],因此,妥善处置化工园区的危险废物事关环境安全和经济发展,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有助于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平[3]。本次研究确定以江苏省典型新材料产业园区危险废物作为研究重点,调查基准年为2018 年。
江苏省典型新材料产业园区是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等项目。园区产业区累计完成投入约2000 亿元,形成以新材料为主和专用化学品为主要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产业规模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
园区产生工业源危险废物网上申报的企业数约120 家,其中危废处置利用单位共计10 家。本次园区危险废物产生源分布情况选取120 家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选取了其中的105 家主要产废企业进行现场走访调查,并相应进行统计工作。
1.2.1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分布特征
根据园区在江苏省危险废物动态管理系统上申报的产废及危废转移处置量数据,2018 年园区120 家企业产生危险废物约25 万吨,其中自行综合利用或处置量约18 万吨。其中年产危废1000 吨以上企业共有19 家,占申报企业数量的16%,但产废总量占比全区危废总额的75.7%,年产危废500~1000 吨的企业有11 家,占比申报单位数量的9%,其产废总量占园区总量的13.7%;年产危废100~500 吨的企业共有21 家,占申报企业数量的18%,占比园区总量的6.8%;年产危废10~100 吨的企业数量最多,共有41 家,占申报企业数量的34%,但产废总量仅占全区危废产生总量的3.6%;年产危废小于10 吨的企业共有28 家,其数量占23%,但其年危废产生总量仅占总量的0.1%。
1.2.2 危险废物类别分布特征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 版),在2018 年园区共产生19 大类工业源危险废物。园区的危险废物产生源数量多、类别分布广泛,但主要危险废物类别的分布却十分集中,主要为7 类物质,包括HW06 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11 精(蒸)馏残渣、HW04 农药废物、HW13 有机树脂类废物、HW08 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49 其他废物等。
2018 年园区内产废单位需处置利用总量约7 万吨,处置类别覆盖园区除HW29 之外的所有类别大部分送园区内经营单位处置利用,园区尚有约2 万吨危废转移至园区外处置,主要为市场原因。园区经营单位安全填埋、焚烧及超临界氧化处置能力为9.66 万吨/年,处置能力满足园区处置需求。但是,区内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处置利用负荷率普遍低于50%,负荷率偏低,园区危废处置能力未能全部释放。园区综合利用的危险废物存在很大的缺口量,类别集中在HW13、HW18、HW34 和HW08 等,且综合利用的危废类别单一,大部分利用类别仅可利用特定的危废。
对新材料产业园区120 家主要产废化工企业危险废物管理情况进行了梳理统计,从危险废物产生情况核查、危废管理制度落实、危废暂存设施现场管理3 个方面分析[4],细化为16 个指标:危废漏项、类别代码判定错误、产生量超范围;申报登记制度、污染责任制度、应急预案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标识标签、分类分区、硬化防渗及导排收集、超期贮存、台账登记、配套、应急及风险防范、环保手续一致性、露天堆存及其他[5][6]。
园区危废产生单位各规范化管理指标出现问题的家数占比情况,其中标识标签不规范、危废漏项、(危废库)硬化防渗及泄漏液体导排收集、危废露天堆存及分类分区等指标问题占比最高,依次为68.6%、54.3%、45.7%、41.9%和40%,这些指标问题是园区产废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应是园区危废规范化管理与监管的重点;台账登记、类别及代码判定错误、超期贮存、配套、应急及风险防范、产生量超范围等指标问题占比较高,依次为28.6%、27.6%、26.7%、23.8%和21%;环保手续一致性、人员培训制度、申报登记制度等指标问题占比相对较低,依次为8.6%、5.7%和5.7%,这些指标问题为个性问题,仅部分企业涉及。
对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环办〔2015〕99 号)中具体要求,梳理分析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统计,找出不同类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对具体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及园区监管部门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园区企业普遍存在含汞废灯管HW29、废铅蓄电池超期贮存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为园区甚至当地无含汞废灯管HW29 处置利用单位,缺少处置废铅蓄电池的处置单位,而且企业含汞废灯管、铅蓄电池的更换周期较长,产生量较少,危废运输单位接收转移成本高,意愿不强,接收转移频次低。
园区企业危废管理指标中标识标签不规范、危废漏项、(危废库)硬化防渗及泄漏液体导排收集、危废露天堆存及分类分区等指标问题占比最高,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对危废管理的要求认知不足。部分单位危废管理专业人员为行政方面人员兼任,对于危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知之甚少,更无法按照规范建设危废暂存设施;部分单位环保专职人员对于危废管理的技术规范认知不足,加之危废管理的相关技术规范在不断更新,企业环保管理人员对规范的认知不足或存在偏差,因而在危废暂存设施建设及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大部分企业的危废暂存场所的建设多为后期改建而成,前期并未纳入建设工程规划中,总平设计图中亦未标注危废暂存设施的位置和面积,也未考虑危废暂存场所的硬件设施,如地面防渗、合理分区、泄漏液体导排及收集设施、气体导出口及净化设施等,这些硬件问题后期解决起来困难较大,成本较高,效果亦不甚理想。
园区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产生种类较多,部分危险废物园区无综合利用的能力,除了项目准入手段外,园区企业应加强危险废物的源头削减,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等手段,从项目的原辅料及产品、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削减危废的产生量,达到“治本”的目的。
一是提高经营企业利用处置能力,整治现有设施,提高危废经营单位危废处置负荷率,将危废焚烧集中处理设备并进环保公共基础设备范畴;推动危险废物焚烧处理企业向规模化发展;鼓励开展危险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研发和应用[7]。
二是提升产废企业自行利用处置设施水平。激励区内企业自行建设危废处置利用设施,开展企业自建处置设施,形成“绿岛共享试点”。进行园区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施自查和检查专项工作,限期升级改造或淘汰不符合危险废物管理和规范要求的设备。
一是严格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园区应加强对废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求企业对废弃危险化学品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管理,否则,按危险化学品贮存。强化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理环节环境安全的监管。
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应急、消防、交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及时推送和共享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共同防范环境风险。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推动打击固体废物违法转移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形成惩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8]。
三是加快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及网络化框架。借助园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及其它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专业的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队伍,增强危险废物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危险废物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选取江苏典型新材料产业园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危废管理要求,分析指出了园区在危险废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新材料产业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对策与建议,为后续化工企业集中区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