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春晓
(西藏大学 西藏拉萨 850000)
水源地作为水资源的载体,是城市生存及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的研究区域鸭河口水库,坐落于河南省南阳市城区往北40公里处,处于长江流域汉江支流的白河上游、玉皇顶峰东南侧。1958 年建立鸭河口水库工程,是大(Ⅰ)型水库,总库容13.39 亿m3,兴利库容8.32 亿m3[1]。随着南阳市城区规模的扩大、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南阳市主要水源地的鸭河口水库,其有限的水资源不能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用水需求以及改善周身生态环境的要求,导致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将分析和解决鸭河口水库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的关于保护和管理鸭河口水库的对策和措施,为鸭河口水库作为南阳市城市水源地,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概括。
在2018 年环保部饮用水源地专项督察发现,南阳市鸭河口水库一级保护区内有43 艘游船活动,南阳市公示的整改结果为游船全部取缔到位。但经督察组查看鸭河口水库视频监控,发现2018 年国庆节假日及国庆后的两个双休日,鸭河口库区内游船、游艇活动又趋频繁,对鸭河口库区水质安全带来隐患,部门监管责任严重缺失。其次,大坝附近界碑、标示牌、隔离网等隔离措施较少,保护区周边没有统一的隔离措施,仅靠少量的人力巡逻[2],难以及时有效的发现违法活动。
迫切需要建立高效、权威、统一、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更好的管理鸭河口水库。需配齐鸭河口水库的管理人员,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责、权、利的合理协调分配,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好鸭河口水库水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为实现鸭河口水库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多数河流与湖泊或多或少受到了污染,有相当部分的原因是流域内人口活动过多,破坏了流域周围的生态环境。本文研究区域鸭河口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水质较稳定,但下游流入南阳市的白河盆窑段却达到轻度富营养状态[4]。鸭河口水库支流污染是因为在下游白河盆窑段形态的变化,以及沿岸工农业的生产和居民生活垃圾的排放,从而导致氮磷含量的增加。
虽然《水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对饮用水源的保护作出了基本的规定[5],但南阳市在保护鸭河口水库水资源的实施上仍有不足,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现象,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没有真正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的。南阳市各部门之间虽然对鸭河口水库的保护出台了各种规范性文件,并进行了延申,但各部门之间没有相应的协调和统筹管理,并且由于各部门相应规定形成的特殊管理局面,在关于鸭河口水库管理方面,某些目标和内容上甚至存在冲突,形成了矛盾。
水质监测是监测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以及变化趋势,用来科学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水质监测可以为鸭河口水库的环境管理方面提供及时的数据资料,为评价鸭河口水库的水质状况提供科学依据。但由于缺乏政府出资建设的监测系统[6],鸭河口水库水质变化未得到及时监测,就导致难以得到科学的水质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对鸭河口水库的管理和保护,很难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
为了保护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免受污染,限制了鸭河口水库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比如农林产品加工、养殖等产业[7]。为了保持水土,种植了生态林,但生态林的补偿标准又很低。种种原因导致居民的收入得不到提高,从而造成当地群众保护水资源意识的薄弱。人员活动频繁,导致破坏水环境行为时有发生。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周围居民成群结队进入库区进行偷钓、野营、烧烤等活动。众多的人员流动,不仅给鸭河口水库水源地带来了污染,还影响了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根据前文对鸭河口水源地调查研究,本文从以下六个角度建议对鸭河口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
建立健全必要的水库管理设施。首先,鸭河口水库是大(Ⅰ)型水库,鸭河口水库水源地与水库输水干渠应逐步建设各类标志包括界标、交通警示牌、宣传牌等,实行物理隔离,形成相对隔离区,减少鸭河口水库生态环境中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管理机构自身建设,结合河长制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水源地日常监管制度,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充实人员队伍,并配备执法记录仪等执法器材,完善巡逻力量。严防破坏围网的现象发生,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执法检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派人核实,及时通报,确保围网工程发挥长效。坚持做到每周重点检查库区和水面,每月报告检查结果。
加强水库上游的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经费,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各种方式,普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知识。水库流域应严格实施禁磷措施,防止水库富营养化;合理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8],引导农民科学的使用化肥、农药。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科学绿色种植,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加大重视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对家庭分散式养殖,进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并开发农村沼气,提高处理利用垃圾的能力。对保护区内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置不规范的现象,要集中处理,建立定点存放、定点管理、集中收运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在水库内修建足够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拆除水库周围的排污口[9],修建污水处理设施,保障保护区内的生活污水排放达标,减少污染源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
加强下游支流水质改善。鸭河口出库支流白河盆窑段达到轻度富营养状态,应督促白河盆窑段的地方河长,排查污染物来源,制定河流保护和治理方案,建立有效监督、考核和问责机制,保护鸭河口水库水资源及其下游支流。
加快水源涵养林建设。水源涵养林在保持一定范围内的水量、治理水土流失、保障水质安全、减少水污染、促进生态修复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11]。南阳市政府需禁止毁林开荒,逐步实施退耕还林,加大绿化面积,从源头进行保护,以此增强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保护能力。2002 年以来,南阳市共完成退耕还林260.61 万亩,加强625 万亩公益林和380 万亩天然林保护,森林覆盖率提高5 个百分点以上,鸭河口水库等生态区位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得到有效治理,森林植被明显增加,有效保护了水源,改善了水质。
关于水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是规范政府、企业、居民等行为主体的行为标准和警戒线[10],把水源保护纳入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鸭河口水库有关部门要查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2],防止在水源地内围库造地、非法排污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应加大对鸭河口水库水源地环境监测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开展水源地在线监测[11],系统掌握鸭河口水源地的实时水质、水量和水环境变化的动态特征,为保护、开发水源提供科学依据,让水源地保护工作智慧化、智能化。完善与水质监测相适应的应急指挥体系,落实应急指挥机构的技术要求,形成全面有效的应急预警。
南阳市政府按照水源地安全保障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水库边界的划定工作,于2018 年获得不动产证书,测算水库的岸线长度、面积,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科学规范的栽放界桩、建设围网,实行封闭管理,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水源地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民生工作。积极发挥各种宣传资源,通过各种载体进行宣传,帮助人们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把水源地保护多层次,全方位地渗透到人民群众中。同时,公布水源地保护的主体责任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修复情况。提高人们保护水源地的意识,共同推进鸭河口水库生态环境保护。
在治水新时代,无论政府还是个人,应当充分认识到水源地仍然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等一些问题,对水源地的保护意识不可放松。政府不仅要积极呼吁群众养成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意识,而且要充分认识到自身问题并努力改善,落实各种措施,群众与媒体进行监督,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标准、更高品质的饮用水,保证鸭河口水库水源地得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