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伟伟,李国芝,魏学锋
(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物理化学课程是我国高校化工、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环境等众多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很多概念、定律、定理等都富含哲学思想和思政元素。通过以课堂为主渠道、专业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领,不仅能够丰富学科专业教学的内容,增加学科专业内容的深度,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育人效果[1]。将思政教育与物理化学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既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向同行。
物理化学课程具有概念原理多、公式推导多、内容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向来被认为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如果课堂上一味地讲解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感觉枯燥乏味,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不想听,听不懂,更不想听的恶性循环。针对这种常见的现象,以往我在课堂上就会穿插一些跟知识点相关的小故事、新闻事件、生活感悟或者个人经历等。每当讲到这些跟专业知识“不相干”的内容时,我发现学生都异常兴奋,纷纷抬头看着我,眼睛发亮,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也明显活跃了。然后我再顺势回归,趁势讲解下一个知识点。当然,这些貌似“不相干”的内容都是我在备课时精心准备的,有些可能关联度不太好,但落脚点一定是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树立远大理想、拥有创新精神等。我跟学生说,物理化学知识就像是一盘盘菜,营养是非常丰富的,只是有些难吃。我现在穿插的这些“题外话”就像是调料,是为了给菜品增色增香的,但既然是调料,就得注意用量,适量少许,不能喧宾夺主,最终把菜吃到肚子里才是目的。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很受学生欢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发现课堂很有意思,对课程产生兴趣以后,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说:不要狭义理解思政元素,它是广义的,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人文素养、法制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等等。如此看来,本人早期的这些做法应该属于“课程思政”的雏形,当时还不懂得什么是课程思政,是自发加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的。
运用今天的课程思政理念审视我早期的教学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高度不够
只是从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角度出发,选取了一些跟专业知识有些相关度的内容,没有进行思想升华,没有上升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高度。
(2)“两张皮”问题
没有把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课当中,有时加入的内容略显生硬,没能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巧妙结合。
(3)内容选取
没有对思政元素进行深度挖掘,有些内容是随机选取的,有些事例跟专业知识关联度不高,契合度不好,有些切入的角度不够好。
(1)什么是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把专业课程加上思政内容,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融合的一种全新育人模式。课程思政不是把所有的课程都当成思政课程,也不是用德育教育取代专业课教育,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课程之中,把德育融于课程之内,提炼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方式,在课堂上融进去。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要求专业课程教师转变观念,不仅仅以教学为中心,还要以育人为己任,真正落实“教书育人”[2]。
(2)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思政元素深埋于课程体系、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当中。我们首先要挖掘出这些思政元素,经过进一步提炼和深度加工,润物无声地融入到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中,以春风化雨的效果去教育和滋养学生。只要我们专业课教师勤于思考,善于挖掘,在专业课上进行课程思政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3)专业教师须思政入脑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课程思政”建设要靠教师去落实,首先考验的是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所以,课程思政要入教师的脑,入教师的心,真正意识到课程思政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实质作用,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想方设法做到有机融合。
(1)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主动深挖思政元素
物理化学课程理论性强,被誉为“化学中的哲学”。例如在绪论中,以燃烧素学说为切入点,简要介绍物理化学家通过提出新理论去认知自然,再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规律分析物理化学理论,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教育[3]。物理化学中的很多公式、定律、定理等都是以科学家命名的,选取典型的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创新、回馈社会、体现价值取向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批判质疑的科学素养。为了增强民族自豪感,在课程中体现中国元素,可以多讲些国内的科学家的事迹。比如: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物理化学家孙承谔于1935年与艾林、格希诺维茨共同发表了注明论文《均相原子反应的绝对速率》,为过渡态理论的确立做出了重大贡献[4]。在催化研究领域,物理化学家卢嘉锡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结构模型,被国际上称为“福州模型”[5]。我国胶体和表面化学的主要奠基人傅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胶体与表面化学领域研究的发展,其在吸附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具有国际水平[6]。中国物理化学奠基人之一的黄子卿先生,在电化学、生物化学、热力学和溶液理论方面颇有建树。他精确测定了水的三相点为0.00980±0.00005 ℃,被确定为国际热力学温标的基准点(IPTS-1948),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课堂上把这些物理化学老前辈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他们的渊博学识、高尚品德、求实作风和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在思政内容的选材上,可以是学科发展史、科学家轶事、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全局观、创新意识启蒙等等[7]。我们要立足于本学科、本专业,植根于课程又要跳出学科,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精神,打造有灵魂的工科教育。
(2)调整教学内容,改变评价体系
在不脱离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大胆删除复杂的数学推导、难度很大的理论和习题,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加入育人元素。从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问题导向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业形式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有些题目可以无标准答案,用大作业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相互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个人融入团队,培养团队意识。注重课堂评价,过程纳入评价体系(60%以上),考试题目也可以采用开放式的。
(3)讲究融入方法,把握融入原则
专业课中融入的思政元素一要能感动自己,二要“悄悄地”去做。融入时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准备的,在课件中直接展示出来;另一种是“无准备”的,在课件中没有显示,貌似无心地即兴插入,实则做了充分准备,话里有话,暗含道理,值得回味。
融入思政元素时可以把握以下原则:学生爱听,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讲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角度切入好,与专业知识有内在联系,不生搬硬套;讲述时间短,可以是一两分钟,也可以是一两句话;讲述事件新,避免事件过于老旧,讲新近发生的事;讲身边的人和事。
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是当前国内高校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原来专业课堂上的育人是个体的,现在是集体的;原来是自发的,现在是自觉的;原来是随机的,现在是有要求的。我们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具备强烈的育人意识,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培养,抓住一切机会正面影响他。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定位,不是一时的活动,而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我们用力去做,用心去做,用情去做,去实践,去探索,这是教育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