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近代工业建筑立面的特征演变研究

2021-04-09 19:50陶汪洋
艺术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苏南

陶汪洋

摘要:文章梳理苏南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立面的特征和演变过程,探寻各城市工业建筑发展的关联性。通过对苏南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立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工业建筑受西方外来式样及近代工业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冲击,其外立面屋顶造型、砌筑方式、门窗装饰都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路径,为苏南地区历史建筑原真性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苏南;近代工业建筑;建筑立面;原真性修复

中图分类号:TU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0-0189-04

0    引言

苏南地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吴文化以及运河文化的发源地。1840年受到鸦片战争的严重冲击,苏南各城市开埠通商,打开了苏南工业的近代化之门,苏南地区产生了纱厂、面粉厂、机械厂等一批近代工业,进而形成了典型的苏南工业发展模式。以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为代表的苏南地区民族工业迅猛发展,苏南近代时期的工业建筑汇聚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在中西文化的交融和迭代中,形成了多元、典型、独特的近代工业建筑立面。因此,苏南地区近代建筑的立面特征通过屋顶、砌筑方式、门窗形式的材料和式样转变,客观地反映了苏南工业建筑的演变和路径,对苏南地区历史建筑原真性修复和探索其背后的社会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苏南近代工业建筑屋顶造型的转变

屋顶是建筑立面中主要的因素,也是近代时期在工业建筑立面中变化较大的部分。屋顶造型的转变是近代时期工业建筑立面受西方文化、社会、经济影响最直观的体现。苏南工业建筑屋顶形式可分为传统式坡顶、现代式平顶、混合式顶三类(见表1)。可见近代时期的屋顶受到西方思潮和古典式样的辐射,造型上更趋于简单和平顶形式。

1.1    传统式坡屋顶

自19世纪40年代中国大多数城市开埠以来,西方传入的双坡或四坡屋顶,可以在部分通商口岸的外资工厂建筑看到,虽遗存较少,但西式坡顶工业建筑体量较大,建筑墙体具有承重的功能,这种西式建造方式与中国本土建筑式样结合,从而衍生出新的中西合璧屋顶造型。

苏南近代时期的工业建筑屋顶,依然保留了中国传统独有的坡顶形式,以双坡硬山顶和四坡歇山顶为主要代表。无锡纸业公所采用的双坡硬山顶,其屋顶与墙立面比例和谐,简化了屋面的起脊和山墙装饰,融入了西式简洁的坡面处理形式,基本造型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式样。南京的浦口铁路英式仓库、苏州的苏纶纱厂等都是双坡硬山顶,有的侧面结合观音兜山墙,山墙上开有气窗。

西式四坡屋顶的建造方式最早在上海兴起,随后苏州、无锡、南京也出现了其身影,而镇江受西方建筑思想影响则相对较少。如无锡的振新纱厂办公楼、裕昌缫丝厂,南京的金陵制造局机器正厂、木厂大楼都是学习西方的四坡屋顶。中国工匠传统技术与西式四坡顶碰撞融合后,逐步形成了西式四坡顶和中式歇山顶结合的产物,其形式删繁就简,将原来的精美山墙、屋面举折、飞檐翘角都进行了简化,还会在山墙部分做一些透气的窗洞,屋中和屋脊处设有老虎窗,可见工业建筑的屋顶形式更加重视实用性和功能性。如镇江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德士古火油公司,无锡的振新纱厂、丽新纺织印染厂,苏州鸿生火柴厂等都是中国传统歇山式屋顶与西式四坡屋顶结合并简化后的工业建筑屋顶造型。歇山顶在中国建筑规制中属于较高等级的建筑形式,由此可见工业建筑在苏南地区近代的发展地位。

1.2    现代式平屋顶

近代后期,现代式平屋顶是建筑中极为明显的造型变化,西方的混凝土和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传入,推动了平屋顶厂房的诞生。这一时期的工业建筑立面造型通过立面构图和简约装饰体现,其功能的丰富性和空間形式的多样性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南京的和记洋行在苏南地区是最早使用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厂房,其横平竖直的建筑立面结构柱和结构梁构成了主要的建筑立面造型,每一层分布较为均匀的外窗,上下均质统一,形式、材质、比例凸显了西方现代主义风格的极致追求。无锡茂新第一面粉厂是由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屋顶造型摒弃了传统的坡屋顶,用极简的设计形式建造的平屋顶,立面开窗采用长窗形式。同时镇江自来水厂、苏州振兴电灯公司、常州大纶纱厂、无锡丽新纺织印染厂厂房等工业建筑平屋顶形式,标志着近代苏南地区工业建筑立面更趋于世界主流建筑风格。

1.3    混合式屋顶

锯齿形屋顶在工业建筑中极为特殊,是满足了空间性、采光性、功能性的工业建筑产物。英国中北部西约克郡的索尔泰尔纺织厂就出现了带有锯齿形的屋顶车间,是为了满足织布机的使用需求。南京金陵机器制造局子弹厂建筑采用比砖木结构更先进的钢结构起到重要的承重作用,连续不断的屋面结构可以打造大面积的生产空间[1]。屋顶运用三角形的钢屋架,一面为不透光屋顶,另一面可以让光线射进建筑中,起到增强室内采光的作用,也有助于室内通风和屋顶排水[2]。屋顶的三角形钢屋架结构结合横向桁架可以增强屋顶横跨的稳定性。此类屋顶结构体系较为先进,满足了大面积工厂生产的需要,也是工业建筑屋顶的突破性发展。这一建筑屋顶造型广泛运用于纺织工业建筑中,常州的恒源畅厂此后一直沿用此类屋顶形式建造厂房,随着近代工业发展也逐步衍生到其他类型工业建筑的屋顶造型中,如机修厂、制材厂、织绸厂等也都采用了锯齿形屋顶造型,其也成为这一时期工业建筑独特的象征。

带气窗的屋顶会在平屋面或坡屋面上方凸起,在凸起的立面开窗户,起到透气通风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天窗可以有效减少阳光直射和雨水渗漏。无锡振兴纱厂的纺布车间屋顶气楼就是因为工厂中的蒸汽机会产生大量热蒸汽,如果没有气楼排气,水汽会聚集在屋顶,影响建筑材料的持久性。无锡的茂新一厂面粉厂也考虑到工业生产需要采光和透气,因此在屋顶设置了贯穿厂房的气窗。不同类型的工业建筑,需求、功能、布局也有所不同,因此形成了功能大于形式的工业建筑混合式屋顶造型。

2    蘇南近代工业建筑立面砌筑方式的转变

苏南地区近代工业建筑外立面的砌筑方式反映了技术和材料变化,近代工业发展速度较快,新材料和新结构不断更新迭代,工业建筑的立面主要分为传统的砌砖立面和新材料结构立面两种。

2.1    传统砌砖立面

虽然西方引入的混凝土和钢材结构成为19世纪末以后多数工业建筑的主要材料,但是中国传统建筑立面的青砖清水墙面砌砖方式也一直被沿用,砖块不仅可以作为立柱承重,还能组合丰富的砌砖方式形成独特、大气、庄严的建筑装饰界面。外资工厂最先在苏南地区建设时,西方建造材料和工艺还没有传入我国,很多工厂都采用传统青砖砌墙立面。在南京设立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机器正厂、木厂大楼等都运用了清水砖墙,建筑屋面的负荷主要依靠砖砌立面,西方的砖木结构厂房设计方式在近代工业建筑立面中得到了发挥和延续。苏南其他城市最早使用青砖砌筑立面的是民营纺织类工业建筑,比如无锡北仓门蚕丝仓库、苏州苏纶纱厂、常州大成三厂、镇江永利缫丝厂都是西方的建造技术和中式传统砌砖方式结合的产物。

在苏南地区开埠以后,西方商人将红砖砌筑带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建筑融合后形成了地方石材或青砖结合红砖拼贴的建筑立面,这在居住类型建筑中运用较多,在工业建筑也有少量运用,但由于建设成本较高,多为外国投资的工业建筑。苏南地区工业建筑立面主要将红砖作为装饰,结合门窗进行围合,在壁柱、转角、墙头等位置加入西方古典纹样以作装饰,镇江德士古火油公司、英租界工部局都可以看到建筑立面以青砖为主,红砖主要位于壁柱和门窗的拱券部位作为装饰,整体建筑立面凸显西方的精美典雅。

随着西方文艺复兴古典建筑风格的传入,最早在无锡的庆丰纱厂仓库和申新三厂的外立面运用了全红砖清水墙面。申新三厂墙头的砖柱有西式砌筑法构成的“山”形装饰,建筑立面呈现出典雅简约的英式建筑风格。庆丰纱厂立面的红砖是唐家自己办厂烧制而成,一层出檐也是由砖砌而成。民国以后的无锡工业建筑大多都是红砖清水墙结合西式装饰砌筑而成,如开源机器厂、茂新面粉厂小麦仓库等,可见民族资本家对英式复古建筑风格的追求。

2.2    新材料结构立面

20世纪30年代开始,工业建筑中出现了红砖与水泥柱混合的立面,如镇江美孚火油公司建筑立面以红色清水砖墙填砌水泥柱间隔,以水泥线条装饰建筑门窗及壁柱。无锡的丽新纺织印染厂将红色砖砌和水泥材质结合,窗户和门以水泥勾缝划分比例,立面尺度具有主次关系。

随着新材料的逐步成熟,混凝土材料开始广泛运用在建筑结构和立面中,镇江的自来水厂出现了青砖与混凝土结合的立面,建筑主体结构是混凝土立柱配合黄色水泥抹面,青砖填砌在结构中,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立面砌砖。由此可以看出,在近代时期的工业建筑立面中,青砖的使用方式和造型经历了变革和更新。

混凝土的建造不需要大量技法熟练的劳动力,砖砌建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结合钢混结构的使用,江南水泥厂的回转窑厂房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立面运用横向出檐线条进行划分,满足了大跨度、大空间、大体量的工厂建筑结构需求,并为建筑内部提供了更充足的光线[3],耐火性较好也保证了工业建筑的安全。南京的北河口水厂、永利钲厂、江南汽车公司的管理处、无锡的茂新面粉厂办公楼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此类建筑层数较多,跨度较大,外立面无过多装饰,直接为混凝土的界面,整体以简洁实用为主。

3    苏南近代工业建筑立面门、窗装饰造型的转变

近代时期工业建筑门窗大多直接模仿西式古典建筑造型,即将古典柱式与西式拱券的装饰元素摘取、移植或重塑到门窗结构造型中,苏南地区的工业建筑立面门窗按建筑材料可分为砖砌和混凝土两种,侧面体现了传统建筑文化对西方建筑艺术的包容。

3.1  ;  砖砌式门窗

随着中西合璧的工业建筑造型逐渐丰富和完善,外立面西式元素不断增多,也出现了半圆形拱、弧形拱、三心拱、哥特式尖拱、平拱等多元的砖砌门窗(见表2)。

半圆形拱券门窗是苏南地区工业建筑立面中较为常见的,拱的最高点至圆心与拱基等高,拱券恰为半圆形,又称罗马拱,起到了砖过梁的作用,也装饰了门窗的上部空间,无锡纸业公所立面门窗也都采用半圆形拱券为装饰元素。如南京金陵制造局机器大厂、炎铜厂、苏州苏纶纱厂、无锡豫康纱厂等也都运用了半圆形拱券砌筑在门窗上装饰。

弧形拱是拱券弧线较为平缓的一种砖砌拱券,早在19世纪末就在工业建筑立面中广泛使用,有的运用于窗户装饰,有的用于门洞。如无锡庆丰纺织厂、华昌缫丝厂厂房等都是有拱心石的门窗拱券装饰造型。而有的只有扇形砖砌装饰在方形门窗之上,如镇江德士古火油公司、无锡丽新纺织印染厂、无锡振新纱厂、无锡永泰丝厂等。

三心拱券装饰形式在无锡和镇江的工业建筑中可以看到,如无锡九丰面粉厂办公楼、无锡隆昌缫丝厂厂房、镇江大照电灯公司都采用了中间圆弧半径大于两侧圆弧的三心拱券形式,大多用于建筑门洞上方装饰。

哥特式尖拱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教堂建筑立面,在苏南地区也大多运用在教堂建筑立面,仅有无锡振新纱厂的办公楼门洞采用了哥特式尖拱。

平拱在苏南地区工业建筑立面的使用较少,形式上较为平直,砌砖方式以发散式为主,砌筑于门窗上方,主要出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业建筑中,如常州新毅毛纺织厂、常州成馀面粉厂、南京的金陵制造局扩建厂房等。

3.2    混凝土式门窗

混凝土材质的门窗造型极为简洁,大多运用在仿西式、现代式工业建筑立面中,受到生产方式和材料结构转变的影响,工业建筑立面的呈现功能逐渐外显化和秩序化[4],门窗的大小有一定的比例尺度关系,且装饰线脚直接用混凝土材料打造细节,如镇江的自来水厂、南京的和记洋行、无锡压缩机机厂、常州大三成厂等都是混凝土构造的建筑立面门窗式样。

工业建筑门窗装饰材质和结构的转变可以反映近代建筑文化发展的科学性和现代性,门窗上方的线脚和门窗横纵形式消减了工业建筑立面的庞大体量,也体现了现代建筑风格的设计思维。

4    结语

苏南地区近代的工业建筑是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缩影,不同产业的工业建筑见证了近代建筑文化的历史性转变,其立面特征具有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研究苏南工业建筑立面特征,可以发现苏南地区各城市间工业建筑立面的演变是对西方文化不同层面的取舍,并结合自身城市的发展逻辑,从而造就了苏南地区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同时工业建筑立面在形式和功能上都符合不同种类工业建筑的需求,造型和风格也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兼容并蓄,苏南近代工业建筑立面的特征研究,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修复提供了原真性依据。

参考文献:

[1]陈亮.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8.

[2]朱山泉.湿热地区工业建筑设计的探讨[J].建筑学报,1964(8):23-28.

[3]聂波.上海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生研究(1880-1940)[D].上海:同济大学,2008.

[4]史明,过伟敏.民国时期建造的无锡私邸的外观装饰观念及其表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2):131-136.

猜你喜欢
苏南
苏南年俗亦动人
路先生,我错了
兼济天下:苏南义庄经营中的儒家义利经济
苏南沿江铁路引入金坛地区方案研究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橡皮人阿九
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强校的制度安排
近代苏南义庄与基层社会控制
苏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