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玲
摘要 为了提高草莓的种植质量,在大棚草莓种植过程中,要充分完善科学的种植技术,优化病虫害防治策略。基于此,分析了对大棚草莓种植技术要点,阐述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方法,以期实现大棚草莓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大棚草莓;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S66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12–0017–02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在实施大棚果蔬种植时会受到很多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1]。因此,在实施大棚种植技术时,农民需要考虑基本的自然环境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果蔬种类。作为一种蕴含多种维生素的水果,草莓能给人体健康平衡提供很多帮助。因此,在社会经济基础不断建设完善时,人们对草莓的购买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草莓蕴含的营养成分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转化为更多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人体更加健康地运转,是一种较为健康的水果。
为了满足当前人们的购买需求,国内草莓种植与大棚技术进行了有效融合,借助更加先进的现代化种植技术,给草莓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为了进一步提升草莓的种植收益,相关人员应加强实施种植技术,关注病虫害的防治,从而实现大棚草莓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1 草莓幼苗繁殖技术
草莓是蔷薇科植物,一般情况下会通过匍匐茎进行繁殖,目前在大棚草莓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幼苗,一般是由匍匐茎繁殖产生。在移苗时利用这种幼苗繁殖方式不会出现幼苗过于脆弱而死亡的现象,保证繁殖成功率,并且拥有很强的疾病免疫力和抵抗力,很好地保障了幼苗的成活率。
草莓幼苗繁殖需要在前一年的草莓苗上预留出适合匍匐茎繁殖的草莓母体,或是在清明节气前后待第一季的花期结束后,将摘除花苞的草莓苗移植至平缓田地中。这些匍匐茎会形成一个网状结构。不同发育时期的匍匐茎子株草莓幼苗,在质量上存在一定差异,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早期形成的匍匐茎草莓幼苗或是离母株较近的幼苗。
在进行幼苗繁殖培育时,农民应及时进行杂草清理,根据草莓生长需要进行灌溉。此外,草莓母株种植时不需要进行修垄,但要保证夏季的防涝排水工作,将其栽种在较为松软的平地上是较为合理的种植选择。
2 大棚草莓种植技术
大棚草莓种植工作得到了很多实践,基于果蔬大棚技术进行草莓种植研发,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技术分析,研究出更加合适的种植技术,保证草莓健壮生长。
2.1 选地和整地
选地和整地是必要的种植前期准备工作。由于草莓自身的生长特性,为了让其更好发育生长,需要合理筛选并优化种植的地理环境。草莓成长对光、水和肥量有一定需求,但是也忌水过多造成涝灾现象。草莓的土地适应力较强,能在很多土地环境下成长,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有足够平缓地形的地方种植草莓,在此处有优良的光照,能建立较为完善的排水设施,满足草莓的水肥需要;但也要土壤足够肥沃满足草莓幼苗的生长需求,且土地通气性要好,弱酸性或中性的土壤,这样才能保证草莓的健康成长。在选地时,上一茬农作物是瓜类、豆类或者小麦的土壤,比较适合草莓栽种,但草莓的种植土壤不适合与茄科作物进行轮作[2]。
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后就需要进行土地平整,将原有的杂草清理干净,投入适量的底肥,再进行土地翻垦,翻土的深度保持在30~40 cm之间,再进行起垄操作,以确保栽植时土壤足够松软,能让幼苗充分发育;并且还要提前对土壤消毒杀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2.2 选种和定植
选种与定植工作能对草莓的成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还会决定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在品种的选择上,选择长势较好且耐寒性较强的草莓品种,受大棚种植基础条件的制约,草莓苗也需具备一定的耐阴性和抗病性,为了实现产量的增加,需要选择休眠期较短且坐果率高的优良品种。
在进行草莓幼苗栽种时,要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一般会选择在9月底至10月初。在定植后要避免阳光垂直暴晒,尽可能在阴天或阳光不强烈的下午进行定植。栽种过程中需要注意植株方向,将其背向沟道,还要注意种植深度,将幼苗的根茎部位与土壤地面相平行,从而保证根系延伸较为顺利。此外,需注意栽种的密度,根据土壤条件和草莓幼苗生长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栽种密度;一般情况下每垄栽种草莓幼苗两行,且行间距较为固定。在定植栽种完成后,需要用土壤进行回填压实,将外露的根系掩埋在土壤中,定时灌溉。
2.3 地膜鋪设
为了保证大棚种植草莓的良好生长,可以进行地膜铺设工作。铺设黑色地膜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有效抑制杂草,同时也可以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有效降低病害概率,隔绝草莓果实与土壤间的直接接触,使果实不容易受到损坏,保证果实色泽鲜亮,从而增加经济收益。地膜铺设可以将气温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让草莓在合适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2.4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工作是在草莓幼苗得到合理定植后进行的管理类工作,涉及的管理内容繁杂多样。在草莓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对肥料和水分的需求较多,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给予合理的水分和养分,制定浇水施肥计划,观察植株的水分需求,给予合适的水量。传统管理方式中,幼苗在初次栽种完成后需要进行一次透彻的浇水,然后一周时间内早、晚各浇1次水,及时观察幼苗需水量变化,保持土壤湿软度在合理范围内。就目前大棚种植技术来看,草莓种植田间管理工作会采用滴灌配合冲施肥的方式保证草莓健康成长,掌握草莓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营养成分,采取多种肥料复配冲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冲施计划,少量多次地进行即可。
在草莓植株定植后一直到植株开花结果,整个过程中养分需求较大,因此,除了施足底肥外,还需要在草莓不同生长阶段追施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及时补充,这样才能保证草莓产量的增加。
2.5 光照管理
草莓本身的成長对阳光需求较多,在进行大棚草莓管理工作时,需要关注阳光在大棚内的强弱,光照时间是否充足[3]。为了实现光照管理,除了要适当擦洗大棚膜外,还需在不影响温度的前提下,适时卷起大棚保温布,尽可能地延长光照时间,让草莓接受更多的光照。在出现阴雨天气时,要利用大棚内的光照设施补充满足草莓对光照的需求。
3 大棚草莓种植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针对目前大棚草莓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当前社会需求,果农须尽可能地增加草莓产量,保证草莓质量。因此,应进一步研究有关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为草莓幼苗提供足够健康的成长环境。
3.1 白粉病防治
白粉病会造成草莓幼苗叶片上产生大面积的霉斑,使得草莓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草莓产量,造成草莓质量下降。
可从选种阶段对这类病害进行防治,控制疾病传播源头,及时筛除有染病风险的植株,并结合实际的种植地区环境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植株。在栽培过程中,果农应优化田间管理工作,科学管理大棚内的湿度和温度。
3.2 灰霉病防治
灰霉病经常出现在草莓植株开花后,会导致在果实上出现褐色斑点,并且伴随草莓生长而不断扩大范围,最终导致果实变软腐烂,植株不再开花结果,严重影响到草莓的产量。在发现病害时,需及时清理发生病害的植株,消毒处理感染病害植株的附近区域,并将感染植株带出种植区域,彻底隔离病原体,并且还需注意光照是否合理,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及时通风,必要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
3.3 叶斑病防治
叶斑病对草莓植株的叶片、果梗和果实都会造成一定影响。病症表现为植株叶片上出现的暗紫色小点,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最后斑点会形成中心灰白而边缘紫红褐色。对此类病害的有效防治就是及时摘除病叶,并且对病原植株进行隔离,必要时喷洒药剂。
4 结束语
在提高草莓产量和质量时,不仅要加强种植管理技术,也要细化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解决植株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长问题,保证草莓植株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赵忠明,许自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J].南方农业, 2020,14(35):7-8.
[2] 梁广曦.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 (2):150-161.
[3] 赵友维.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吉林蔬菜,2017(5):10-11.
责任编辑:黄艳飞
Strawberry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Pest Control Strategy in Greenhouse
YANG Wen-ling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of Dadian Town, Junan County, Junan, Shandong 276612)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lanting quality of strawberry,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perfect the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optimize the pest control strategy in the process of greenhouse strawberry planting.Based on this,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of greenhouse strawberry planting were analyzed, and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control were elabora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utput and quality of greenhouse strawberry planting.
Key words Greenhouse strawberry; Plant-ing technology; Pest control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