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梅
沈亚南是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实验小学的校长,与以前采访过的“书香人物”不同,他是一名数学教师。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谈起“阅读”二字,总觉得和语文教师关系更大。沈亚南不这么认为,他说:“教育这件事,离不开阅读,教育里最关键、最重要的基石就是阅读。于我而言,可以说是阅读引领我走上教育的道路,开启了我的教育人生。”在与他的畅谈中,记者的疑惑一点点被解开,这是一位始终热爱阅读的“数学教师”,一位将满腔热忱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优秀校长。
一、爱上阅读,点燃教育梦想
“爱读书这件事,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中学毕业时,我毅然选择了报考师范学校,想成为一名教师。当时的想法特别简单,就是要像自己的老师那样,读更多的书。在师范学校,就能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条件借到书读。”谈起如何走上教育之路,沈亚南觉得,是对阅读的热爱引领着自己。
1.痴迷读书的快乐童年
小时候的农村家庭,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甚至连黑白电视机都没有,于是,看书便成了沈亚南唯一的享受。翻遍了家中的书柜,他把看得懂的、看不懂的書都看了一遍:从《隋唐演义》、中国神话故事连环画到《山海经》,甚至连武术书《长拳》、医学书籍都看得津津有味。家中的书被他翻了好几遍,有的书都被看得卷页了。
到了上学的年龄,沈亚南爱读书的热情更是与日俱增。为了能看到喜欢的书,他把家中的鸡蛋、手帕、硬糖等都带到教室里,跟同学或是借书,或是换书,为了读书,想尽一切办法。附近的韶巷汽车站集市有连环画出租,2分钱一本,他就总是往那儿跑,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四大名著。那时候的他性格文静,手拿一本书,可以在风中站半天。对读书的痴迷,给沈亚南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2.求知若渴的“文学青年”
读师范时,沈亚南在教改实验班,有的时候,一节课会有三个老师同时上,比如,教材教法的老师讲解一段课文,心理学老师从心理剖析的角度来评点,教育学老师则从教育理论的角度去解读。这时候,沈亚南发现自己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对这些理论远远不能融会贯通,便萌生出更强烈的读书欲望。在老师的引导下,他系统地阅读了《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等文学书籍,一边做摘抄,一边写心得笔记。
在日积月累的读书过程中,沈亚南深刻地认识到:读书是一种享受,更是提升自己修养的重要途径。他深知书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不看杂书。他喜欢文学,通读并背诵《唐人绝句五百首》《诗词鉴赏》,订阅《诗刊》《散文》等文学杂志。对读书的渴望,对文学的热情,把沈亚南打造成了一个青涩的“文学青年”。
因为长得瘦小,师范毕业后,沈亚南成了一名数学老师,校长给出的理由是“语文老师要兼班主任,你那么瘦小,可能管不住学生。”虽然数学也教得不错,但学生时代就是语文课代表、宣传委员的他,还是对语文学科情有独钟。即便自此再没走进过语文课堂,可文学范畴里的元素,譬如想象力、诗意、人文情怀等还一直保留在沈亚南的血脉里。
二、多元阅读,充盈教育人生
在教育之路上,沈亚南看过的风景很多:他当过一线教师,在教育局从事过日常行政工作,到延安支过教,又辗转不同学校担任校长一职。在丰富的经历中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他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讲究技巧、方式,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掌握这门艺术?注重实践、积累经验、掌握技能……这些当然能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巧,但寻求教育艺术的真谛,还是要从大量阅读中找到方向和依据。
1.经典阅读丰富教育理论
回忆起刚从学校毕业当上老师那几年,沈亚南觉得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很浅薄,只是尽量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用某种方式教给学生。后来,有机会出去听专家讲座、听优秀教师上课,他才发觉“教育的水很深”。
“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物,即使是芦苇,也是‘有思想的芦苇。而同时,教师的为难之处也在于,‘人比‘物更难改造,几乎没有标准和统一的方法。只有认识了‘人的本质特征,了解了教育的基本规律,才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掌握育人的本领。”这是沈亚南在教师岗位上工作多年之后的切身体会。那么,国内外教育专家是如何看待“人”的?是如何定义教育的?又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这些问题,沈亚南从书中寻找答案。
在江苏省“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中,沈亚南曾经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而每年的奖品都是教育著作,于是,他一下子拥有了三四十本教育理论书籍,如获至宝,开始了夜以继日的读书生活:苏格拉底、杜威、孔子、陶行知……
2.专业阅读助力教育科研
沈亚南自诩“老革命”,多年前在延安吴起县支教的经历,他说起来饶有兴味。“会教会说有思想,热心教研教改”,沈亚南在当时的延安支教界算得上明星人物,隔三岔五,当地的报纸都会报道他的讲座实况,《一个人带起的教改旋风》更是登在《延安日报》的头版头条。这种激情,沈亚南一直保持到了现在。
“做一个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始终是我的梦想与追求,而阅读是最基础、最实用的方法。”对环科园实验小学的教科研,沈校长没放手,在读书、思考、研究中不断地丰富知识、提高教研水平,不仅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学校所有教师的要求。
他鼓励教师多读书,多思考,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反馈到日常教学和课题研究上。他经常带领课题组开展读书活动,让教师们上台交流,聊聊自己的读书感悟,推荐自己读过的经典书目,谈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如何通过专业阅读提升教研水平。在一次次的交流学习中,环科园实验小学的教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很多教师的课程成为精品展示课,学校多项省级、无锡市规划课题圆满结题。
3.拓展阅读优化教育管理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未来的发展。在教育管理岗位多年,沈亚南深知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
“社会发展很快,对校长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期待。博览群书,可以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思想高度,聆听时代声音。”这是沈亚南的想法。这些年来,他总是从各类书籍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接触不同的管理方法,熟悉各项教育政策法规。“比如读《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与教育政策直接相关的书,就能帮助我们在处理校园伤害事故、教育合同纠纷等问题时有据可依,确保不走偏、不违规;读《学校管理的艺术》《中国著名校长的管理细节》,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许多经验和做法都值得借鉴……”不断地阅读、学习、思考,让他在教育管理中从容不迫、游刃有余,逐渐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校长。
三、推广阅读,打造书香校园
“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读书这件事,更要推己及人。”不管身处哪所学校,沈亚南始终致力于阅读推广,他希望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能爱上阅读,从中收获快乐和知识。在环科园实验小学,阅读推广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
1.营造氛围,让校园书香氤氲
走进环科园实验小学的校园,就像走进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图书世界,漫步校园,会沉醉在馥郁的書香里。跟随沈校长的脚步,记者参观了学校的阅览室、阅读长廊、开放书吧、图书角……沈校长自豪地介绍,这些都是孩子们最乐意来的地方。阳光下、草地上、长椅上,孩子们手捧心爱的书本,津津有味地阅读着,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立足课程,让学生徜徉书海
沈亚南认为,阅读推广应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他定期组织教师们围绕课外阅读指导课进行研讨活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上,寻求有效路径,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他提出,学校的每一堂语文课,都要留出课前三分钟,或“温故而知新”,诵古诗,背经典;或“童书连播”,每天一小段,由教师或学生读,有声有色。
3.开展活动,让师生畅享书韵
多年的阅读推广工作,让沈亚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把各类优秀的读书活动带到了环科园实验小学,让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畅享书韵。
“经典诵读比赛”,让每一个学生感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琅琅的书声成了校园里最动听的声音;“悦读·写真”活动,让孩子们在读书的同时,激发写作的兴趣;“课外擂台·诗词大赛”,展示了学生们深厚的古诗词底蕴;“讲故事比赛”中,小选手们轮番上阵,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角色扮演”时,参赛选手饶有兴致地扮演书中的角色,如可爱的列那狐、清正廉洁的公仪休、机智勇敢的蔺相如等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为同学们推荐了一系列优秀的经典作品……
4.厚积薄发,书香积淀结硕果
在沈亚南的带领下,环科园实验小学成功创建为“宜兴市书香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在此基础上,他不断创新实践,开拓新思路,学校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在各项阅读竞赛、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奖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学校的经典诵读节目《木兰辞》获得“宜兴市诵读比赛”学生组一等奖;选送的课本剧《成长的礼物》在宜兴市文艺展演中获得金奖……
这些年来,阅读早已成为沈亚南的习惯,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都要与书相伴。阅读给他带来快乐、自信、力量,更重要的是,怀揣着最初被阅读点燃的教育梦想,沈亚南在教育之路上走的每一步都坚定而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