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育游戏应用策略研究*

2021-04-08 06:16孙科宏陈胜银梁艺田盈盈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2期
关键词:游戏性教育性理论

◆孙科宏 陈胜银 梁艺 田盈盈

0 引言

教育游戏发展现状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乐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育游戏,家长更乐意接受教育游戏[1]。《中国教育游戏发展报告(2018)》建议加强对教育游戏设计理论和教学应用的研究[2]。2019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的主题为“游戏化学习与未来教育”。教育游戏已经逐步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1 研究背景

1.1 教育游戏的概念

《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3]将教育游戏定义为“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教育游戏是指专门针对特定教育目的而开发的教育性和娱乐性并重的游戏,是以游戏为手段,以成熟的教育理论作为游戏设计的理论支撑,取得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平衡,从而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完成教育过程的产品实现[4]。

1.2 国内教育游戏研究现状分析

本研究基于CNKI各个数据库,以“教育游戏”作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集、整理,客观地对国内最新教育游戏的理论研究方面和实践运用方面进行分析。

1.2.1 国内教育游戏的理论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内单独研究教育游戏理论的研究者比较少,大部分研究者结合教育理论展开研究,进而开发设计出适合学习者学习的教育游戏。例如:刘立云等[5]以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为理论支撑,结合学龄前儿童学习能力的特点,把儿童的言语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等其他智能与游戏相结合,设计开发一套了名为“智力马拉松”教育游戏;李海峰等[6]提到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最为典型的游戏规则设计依据之一,该理论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揭示人类基本的需求发展过程,为教育游戏的规则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1.2.2 国内教育游戏的应用研究 搜索关键词“教育游戏”,共检索出文献2 137篇,其中教育领域相关论文有1 644篇。通过分析文献发现,我国许多研究者根据各种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设计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教育游戏并运用在教育教学中,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比如:陈向东[7]通过引入增强现实技术设计了一款名为“泡泡星球”的教育游戏,通过情境问答的方式辅助学生进行单词的认知和记忆,开发完成后通过多次测试,60%的用户表明愿意继续使用此款游戏进行英语学习;裴蕾丝等[8]设计的电子游戏《怪兽消消》能够在移动终端运行,最后通过准实验研究和半结构访谈发现,即使在认识到游戏内容是一种变相练习的前提下,学生也更愿意接受以游戏练习的方式,甚至对这类与学习明显相关的游戏充满期待;张丽娜等[9]结合小学生数学计算学习现状,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设计开发了一款益智类游戏。

近两年,国内学者对教育游戏的研究领域更为广泛,大部分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与各种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结合,并尝试把教育游戏应用于其他领域。实现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平衡和有效融合是教育游戏设计开发的难点,为此,研究者在不断地实验,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同时,基于各种理论与技术,我国研究者研究出来的教育游戏产品逐渐增多,但很少有一款游戏能真正大量投入实际教学,说明我国教育游戏的研究仍处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阶段,并没有真正进入实践阶段。

2 国内教育游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游戏的应用范围小

通过查阅文献可知:我国教育游戏主要应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在中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等阶段应用较少。虽然教育游戏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医学教育等领域,但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不够深入,许多教育游戏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需要进一步实践。因此,研究者应该积极挖掘教育游戏的价值,让其深入应用于更多领域。

2.2 难以真正实现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平衡

在已有的教育游戏研究中,被提及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游戏中的教学内容与纯娱乐性的内容[10]。评价一款教育游戏优劣的关键在于该教育游戏能否很好地实现教育性与游戏性的相互平衡。现在国内外研发了很多款教育游戏,但大多数不能很好地把握游戏性和教育性两者的平衡,很容易偏于其中一方。如果教育游戏缺乏教育性,它就会丧失作为教学工具的教育能力,不能达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如果教育游戏的游戏性不足,它就会失去作为一款游戏对玩家的吸引力,不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兴趣,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2.3 教育游戏的需求、供给动力不足,推广与使用范围小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游戏是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11]。但是在教育部官网中并没有检索到有关教育游戏的相关政策,说明我国教育游戏缺乏政策支持,政策鼓励教育游戏的力度远远不够,缺乏具体的实施策略。同时,虽然我国研发教育游戏的研究者很多,但由于学校在使用教育游戏方面存在较多顾虑,导致只有极少数教育游戏能够真正运用到教学中,教育游戏需求量相对不大。需求、供给动力不足等问题是教育游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教育游戏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处于自发和零散状态[12],此类情况也需要得到改善。

3 促进我国教育游戏应用的对策分析

3.1 加深与学科的融合,充分挖掘游戏教学优势

在教育游戏应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深度融合。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于教学内容的游戏,比如依据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游戏的玩法、规则,让学生完成相应游戏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各类教育游戏的呈现方式,进而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如张晓文[13]分析了文字冒险类游戏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制作了教育游戏《我的校园》,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位置与方位。

3.2 丰富游戏教学模式,积极拓宽游戏应用范围

国内教育游戏大部分应用于学科教学中,游戏参与者大多数为学生,教师很少参与其中。教师应该打破常规,探索教育游戏应用新途径。在游戏参与中,教师可以充当某一游戏角色,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加强师生交互;在线上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闯关模式,引导学生按既定学习顺序完成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班级队会等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游戏创设学习情境,渗透德育教学。总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应用教育游戏的思维方式,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育游戏的优势,探索不同应用途径,更好地辅助教学。

3.3 正确定位教师角色,营造良好游戏教学情境

在教育游戏的应用中,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在不同的情境中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进而提升专业能力。在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盒学生》中的习题闯关游戏,指导学生通过游戏完成测试任务,并及时为学生提供评价反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游戏模式,通过“扎气球”“摇骰子”等功能模块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还可以扮演一定角色参与游戏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游戏学习任务。总之,通过游戏变革传统教育模式,让教育游戏辅助学生学习,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猜你喜欢
游戏性教育性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游戏性练习法在短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回归儿童本性 让音乐课更有情怀——小学音乐游戏性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析游戏性幼儿舞蹈教育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的教育性
浅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
中职语文游戏性阅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