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2021-04-08 06:16雷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2期
关键词:视域产教工匠

◆雷云

0 引言

工匠一词源于生产,扎根于企业。而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高职教育教学的实施立足于企业实际发展模式,根据专业发展诉求,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岗位实践热情,使学生具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素养,进而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良好合作,为学生提供产学研的实践、理论一体化平台,助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此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就业。因此,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以工匠精神培养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平台,促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彰显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施价值。

1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

产教融合视域下,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尤其是针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产学研平台为导向,实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方式变革,从而提升高职教育教学实施质量。但当前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实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工匠精神的进一步培养。

1.1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未能够将工匠精神纳入教育教学范畴。例如: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职业品质、素养的教育,以致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1.2 对产教融合认知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的培养重视度不足,在产教融合实施中缺乏力度,如在校企合作中缺乏主动性,使校企合作停留在形式,未能发挥其根本育人成效。

1.3 人才培养方式单一

一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化,大都以课堂作为人才培养主平台,缺乏学生实践信息的融入,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未来良好就业。

2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要素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与市场发展模式对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有助于高职院校为推动社会发展输送高素养、高品质、高能力的专业人才,凸显高职教育的根本性实施价值。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旨在让高职学生都具有工匠精神,让高职毕业生都能够合理就业。

2.1 爱岗敬业精神

在高职院校教育实施中,以产教融合为平台,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首先让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在专业教育中吸取较多的专业信息,并以产教融合平台为基石,引领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岗位实践,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取较多的信息,在自身职业发展中做到坚守本职工作,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工作实践中取得成绩,从而实现学生发展的价值,获取工作的归属感。

2.2 一丝不苟精神

在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中,高职院校立足于产教融合平台,以知识教育为引领,让学生认真做人,在学习以及工作中以严谨的态度处理问题,通过工作实践实现良好的实践收益。一丝不苟精神也是当前企业发展对人才素养的基础要求,能够助推企业进一步发展。

2.3 默默无闻精神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信息快速传递,这使部分人产生烦躁、不安的心态,对个体发展极为不利。在高职院校教育实施中,以学生工匠精神为导向,加强学生默默无闻精神的培养,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坚守专业梦想,在日常平淡的实践中捍卫自身底线,在工作岗位中逐渐绽放光芒。

2.4 诚实守信精神

诚实守信是个体立足之根本,但当前,多数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不诚信的问题,影响未来发展进程。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地,应以产教融合开展为导向,以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为基点,以文化内容为教育要素,加强学生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在我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诚实守信的案例有很多。以文化为教育要素,使学生在文化的感染、启迪下具有诚实守信精神,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奠定基础。

3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实践路径

3.1 以高职院校支撑为导向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时,需要以产教融合平台为基点。产教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以高职院校为支撑,发挥高职院校的力量,构建产教融合教育体制。

首先,高职院校应认识到产教融合教育的实施、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的真谛,以工匠精神为人才培养方向、以产教融合为教育实施主要方式,调整教育教学安排,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实施。

其次,高职院校根据自身专业发展模式,主动与对口企业合作,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提供产教融合平台。同时,针对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重新与企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优质人才的进一步培养。

最后,高职院校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重视校园文化,开展校园活动,营造富有乐趣的校园氛围,使学生与教师都有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良好培养。

总之,产教融合视域下,只有高职院校发挥自身功效,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平台,才能达到教师更好教学、学生更好学习的教育诉求。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根据产教融合的教育实施,在校内、企业、社会、家庭以及学生发展过程中构建育人平台。如以网络技术的优势打造“高职院校—企业—家庭—学生”育人平台,推进信息在平台中流通,进而实现多方联动育人模式,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同时,高职院校根据专业教育建设产业园区,为学生专业实践提供平台。

3.2 以教师教育教学为主线

产教融合视域下,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主力军,需要在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教育实施中发挥作用效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培养优质人才。

3.2.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根据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实施模式、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专业课程教育,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学目标。在专业教学目标设计中,推进教育与岗位工作融合,并将工匠精神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进而实现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培养。

3.2.2 拓宽专业教学内容 教师在意识到教育内容不足的问题之后,转变专业教育观念,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拓宽教育内容实施范围,渗透多课程内容信息。例如:在以往的专业教育实施中,多关注专业信息的设计,而在产教融合视域下,不仅要重视专业信息教育,也要重视岗位信息、社会实践信息的融入,以多信息内容拓宽专业内容实施范围,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专业信息内容教育中,重视专业与职业内容融入比例,促进学生专业化、职业化双向引领,使学生专业化、职业化共同发展。

3.2.3 教学方法多元化实施 在产教融合中,教师应发挥自身教育功效,以教学方法实施的多元化为学生专业学习打造良好的平台,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以工匠精神为基点,为学生构建工匠精神教学平台,使学生从中获取、认知、实践工匠精神,以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如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过程中,教师以产教融合为导向,重视探究性、研习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为学生构建产学研融合的专业教育实施体系,促进学生从中获取较多的工匠精神信息,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此外,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教师不仅要融入工匠精神信息,也要融入课程思政信息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信息,辅助专业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

3.3 以学生主观能动为重点

产教融合视域下,实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方式变革,提升高职教育教学实施质量。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过程中,要保证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因此,学生应主动、自主地融入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育中,通过主动探索、自主实践获取工匠精神信息。在发展历程中,学生应意识到工匠精神的价值,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并在教师的引领下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同时,在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学生应具有职业发展意识,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学习和思考,加强自我思想、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态度,进而养成工匠精神,实现未来良好的就业与创业。

4 结束语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应重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培养,融入新的教育与人才培养理念,搭建产业园区,助力人才有效培养,使每一名高职毕业生都具有工匠精神,进而彰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应立足自身专业发展需要,重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企业共同搭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使学生融入其中,向学生传递工匠精神信息,使学生在知识学习、岗位实践中获取工匠精神、感悟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内化,成为自身职业发展中具备的一项能力、品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视域产教工匠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工匠神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