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世界的感性分配
——以“巴蜀石刻艺术工作坊”的考察为例

2021-04-08 03:15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佛国工作坊感性

杨 晶

(四川美术学院 艺术人文学院,重庆 40000)

一、前言

“巴蜀石刻艺术工作坊”于2020 年12 月7 日—18 日举办,由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主任侯波担任总策划,参与的专家学者有大足石刻研究院的米德昉、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的教师常红红、艺术人文学院教师刘静、王海燕、徐卉等人。招募的研究生学员则涉及艺术史、文化遗产、艺术理论、油画、雕塑、书法、服装设计等多个专业。策划人侯波认为:“工作坊专业领域的多样性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通过在考察学习中的交流,能够开阔学员们的理论思考和创作思维,对巴蜀地区的石刻造像艺术有更深入的观察和了解。”

考察范围为川渝地区,此地区是中国南方石窟的重镇,也是唐代北方大规模开窟造像结束之际兴起的另一造像区。其中川北地区的广元和巴中是四川石窟寺和摩崖造像的源头,连接着四川与中原北方地区。考察的线路由专家学者构成的导师组带队,从重庆出发,前后两周的时间带领学员考察了四川广元的皇泽寺、千佛崖、观音岩,剑阁的鹤鸣山摩崖造像,巴中的南龛、北龛、西龛、水宁寺,泸州的石刻艺术博物馆、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延福寺、玉蟾山摩崖造像等地。

笔者发现,学员间显现出的感知差异和学员自身的学科知识储备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艺术史和文化遗产专业的学员而言,她们可以高效而准确地通过造像的形态和服饰特点识别佛龛的开凿年代,并且有针对性地采集自身所需的研究资料,她们的感知具有在较强的系统性。对于油画、雕塑和书法等创作实践类专业的学员而言,他们则更注重在现场对图像(书法同学关注的题记也是图像层面)的感受,并且通过速写的方式把创作的草稿保存下来。笔者的专业是艺术学理论,出于对美学和哲学的研究,虽然同样也注重在现场的感受,但是感知的对象却是无差别的,以期获得“存在主义”的现象学阐释。本次写作亦是对现场学员感知方式的感受。

二、系统性的感性—佛国世界的过去

系统性的感性感知最明显的结果是参与的学员最后都能拿出一份较为严谨的学术报告。在2020 年12 月18 日晚上的工作坊汇报中,2019 级研究生胡译文汇报了对巴中南龛石窟供养人的身份及其信仰变迁的研究;高洁对广元皇泽寺所藏宋墓石刻中“孝行故事图”进行了初步识读,并在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讨论了“董永别妻”这一图式演变的可能性;2018 级熊凌畅的研究则更为完善,聚焦宋墓中的墓主人图像,通过探讨泸县宋墓石刻中“空椅”图像与墓主人的关系,认为空椅象征着墓主人的“位”,与其周围的屏风、侍从共同营造了一个祭祀空间。

学术报告根据现存的线索证据还原真实的历史,其目的是为了揭开佛国世界曾经的过去。学术报告是经过系统科学论证后的成果,其生成运作的源头是理性思维。但这里的理性并不是先天性的,在考察现场,理性的目的驱动着感性,感性也有运作的轨迹。当艺术史和文化遗产专业的学员发现自己研究系统框架内的线索证据时,她们的感性感知会比其他的学员更为兴奋。当其他学员已经略显疲态,开始休息或者观望别处风景的时候,她们则显得不知疲惫和精力旺盛。在每一个考察地点,她们待在考察区域的时间是最持久的。从她们丰富的考察日志上可以发现,她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察现场,其记录的日志就像案件的分析导图,以图像(有些是照片、有些是现场手绘)配文字的形式将图像与图像、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关系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系统的线索链,用以支撑自己的研究。

系统性的感性感知受自身学科内的理性所支持,对于这些感性因素的考量将成为我们观察学者研究型群体感性生活的基础。通常来说,由于对消费和景观社会的批判,他们中的大部分对世俗的流行文化没有多大的兴趣。但他们会为了某些历史真相的揭开而激动不已,并且将其感性生活全部倾倒在自身的研究领域之中。就像敦煌艺术研究院的名誉院长樊锦诗那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条件相对艰苦的田野地区,这其中的支撑不仅仅是理性成果所带来的荣誉,还有考察现场真实的感性悸动。

三、即时性的感性——佛国世界的当下

即时性的感知集中在创作类的学员中。相较于文化遗产的学员而言,他们不执着于眼前佛龛造型与历史文本的对应关系,更注重在“此刻”的语境中感知图像的形式,她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创作方案。

油画专业毛静兰同学呈现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佛国世界,其中猫的形象直接来源于广元皇泽寺的所见所闻。这座寺庙在196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没有僧侣的入驻,也禁止了一切民间的焚香祭拜活动,早已不是世俗世界的佛门圣地。此时猫的存在就作为了皇泽寺日常刻度中最寻常的一部分。毛静兰将猫的形象放大,佛像的比例随之缩小,以此来体会寺庙中生命存在的印迹。卢浩漫则是延续了自身艺术创作的脉络,她将之前关注的冰冷化的现代城市工业景观与佛教造像的残躯并置在一起,构成一个审美的“歧感①”领域,感性表达着对微观政治空间的私人解读,例如身份与性别、历史与当下以及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冲突问题。书法专业的李彦怡同学有着较强的古典文学素养,直接根据现场的肉身体验创作诗歌:

游皇泽寺

一邑群山绕,天皇女帝乡。

嘉陵江水泛,庙宇绕暗香。

性敏多谋智,开明亦善谦。

飞白兼创字,政绩且斐然。

政启开元世,治宏贞观年。

黄恩遗万代,百姓享千欢。

武帝真容颜,花容粉黛穿。

朝廷呼风云,梦里吾乡还。

这一部分的感知将我们从历史的印迹中知拉回到现实空间的维度,在此,现实的存在与历史的素材相融合,让传统与当代不再处于一个割裂的状态。过去的和当下的感性得以获得调解,重新搅拌和混合。

四、思考性的感性——佛国世界的未来

思考性的感性主要是从笔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其缘由来源于广元千佛崖的嘉陵江畔。当我站在千佛崖崖壁上观看一尊佛像的时候,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当笔者在看佛像时,佛也在看我。当我不在看佛像时,佛在看什么?”回头的江对岸正好驶过一列急速的动车,它消失在古往今来的视野之中。低头下来又看到了缓缓奔流的江水,这使我想到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那句名言:“一个人从来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些思考将笔者从本次工作坊最初的历史主义维度转向了现象学,转向了对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此在”视角的追问。因此,在后续几天的考察中,我的视角主要集中在物作为“存在者”的存在方式。特别留意了佛龛文物表面留存的青苔植死去后氧化的痕迹,以及佛教民间信仰的残存方式:

在巴中西龛的考察中,西龛是一个规模较小的摩崖造像群,地处偏僻。这个地方虽然不像其他地区文物保护得很完善,后人对其的再加工痕迹很多,文物损害严重,但是当地文物局聘请的看守人员却保留了民间的宗教信仰。由于不能直接在文物前焚香祭拜,看守人员置办了一些现代塑像展开祭祀活动。有趣的是,在这曾经的佛国圣地之中,新置办的现代塑像也包括一些道教的人物,例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和二郎真君。同时由于看守人员的民间信仰,西龛成为了此次工作坊考察中唯一被禁止拍照记录的造像区域,这在其他保护很好的区域是不常见的。

对其他学员感性显现的感知也是本次思考的延续,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现实中的存在物(包括人)展开感性分析,把握“此在”空间审美感知分配的形式。写作亦是感性感知的行动,正如朗西埃所言:“审美革命在于打破可见与可说之间既有的协调系统……在这样的审美革命潮流中,思想本身也成了一种感性。”②其目的是将所见的这些可分配的感性搅拌为一个新的感性共同体。在考察的过程中,较为深刻的感受是在文物保护的现场,虽然通过系统性的研究,保住了这些文物,但是在“物的秩序(The Order of Things)③”中,我们的佛国世界却也消逝了,或者像西龛那样变得边缘化了。从这一角度而言,文脉的延续和传统的复归又从何谈起呢?

因此,唯有先对“此在”空间感性形式的层面进行把握,了解到个体之间感知体制差异,就像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张有魁的《凿山》公共艺术计划那样:面向不同的社会群体征集信仰,并将这些信仰以造像的形式开凿为新的石窟。只有把握到这个时代感性共同体的新面貌,将话语的秩序打破,让物的存在者身份显现,才能即时做好文物保护、文化宣传和文明传承的工作,才能让传统的信仰延续在新的感性共同体之中,呈现新时代的面貌。这个感性共同体将会成为未来的公民,未来的公民将会比我们这一代在过去、当下和未来审美上的分歧更少。正如朗西埃所言:“由艺术实践(审美、感性)编织成的感性共同体,是当前人类共同体身上发出的一组新震颤,同时也是对将要到来的人民的中介或替换。④

注释:

①歧感(dissensus)(国内又译作“异见”“歧见”“歧义”等),是朗西埃美学-政治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冲突,是感知与感知之间的冲突,是一种感性呈现及其意义感知方式之间的冲突,抑或不同感知体制或‘身体’之间的冲突”。详见 Jacques Rancè re,Dissensus:On Politics and Aesthetics(London: New York: Continuum,2010:139.

②陆兴华.艺术-政治的未来: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4.

③米歇尔·福柯.词与物The Order of Things[M].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16:1.

④陆兴华.艺术-政治的未来: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98.

猜你喜欢
佛国工作坊感性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根宫佛国寻根探源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百般努力,千般诚心,不负“佛国”珍品——走访武穴市农二代生态农庄家庭农场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王蛰堪作品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黄袍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