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作文互批模式的思考

2021-04-07 11:09杨卫星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1年1期
关键词:评分评价作文

杨卫星

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认知水平,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在写作评价中,教师可以采用互批模式进行作文批改,让学生进行互助式学习。

一、改进作文批改模式

在作文批改中,对初中阶段学生的作文,教师要精批细改。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全面批阅,指出文章的结构及语法等问题并进行适当修改,这种批作文的方式能够使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全面清楚的了解,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改正,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然而,这样的方式也存在一定弊端,因为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要批改的作文数量繁多。教师工作量大,有时,在学生写新作文的时候,教师还未批阅完之前的作文。因此,互批作文模式的实施可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使初中作文教学顺利开展。

教师要尽快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需改变传统的自己批改作文的做法,要引导学生互批作文,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进行批改。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准备,在初一下学期,教师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进行作文教学。在作文写完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批。学生在上学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对作文的鉴赏能力也会有相应提高。以往都是教师批阅作文,现在变成学生批阅,在批改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激发了学生批改作文的热情。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师写作教学的质量,值得推广。

二、合理分配互批小组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批改作文的模式被称之为“学生一对一互批互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批改作文,批改之后再互换回来,学生根据对方的批改进行修改。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的作文只被批改一次,只在一种建议之下完成作文的修改。但是,在教学之中,教师会发现,互批作文只局限于两人,多数学生就是找好朋友批阅,有的学生会抬高分数,使作文成绩不真实,提出的要求也不符合作文的实际情况,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合理分配作文批閱小组,采取多人批阅的方式开展作文教学。

互批作文把作文批改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其他同学的作文,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与促进中提高作文能力。教师要合理分配批阅任务,避免让学生每次只能看一篇作文的现象,而是要让学生多欣赏批阅作文,领略不同学生的作文魅力。

初中阶段,学生分配给作文的时间比较少,如果某一篇作文写得很吸引人,那么学生就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写作上。学生批阅作文有时仅仅是怀着好奇心去评判,想看看别人的作文是什么样子的,因此阅读多篇作文会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前后四人为一组,将男女生混合在一起共同批阅作文,或者采用抽签的方式进行作文批阅,让学生在互动与互批互改中提高写作水平。

三、制定详细评分标准

互批作文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推行互批作文这种模式,在平时就需按照相关要求去做,让这种学习模式得以有序推进。在互评作文之前,教师要做好指导,确定作文评分的标准,按一定的步骤进行批改。

在初中阶段,虽然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有了提高,但知识储备还不够,对一些字词句的理解存在偏差。有些学生语文素养较高,在作文中使用了一些成语,可能会让其他同学产生误解,进而导致评阅出现错误。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在评阅作文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制定相应的评阅标准,让批阅作文的同学避免做出错误的评价。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制定相关的评阅标准与评分细则,让学生按具体的要求进行评价。教师可借鉴中考或高考作文的评分细则,列出作文分数的等级,让学生参照相关的标准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文章中心是否明确、语句表达是否通顺、是否存在错别字、标点符号运用是否得当等能做出正确评价,但对一些需要有更高鉴赏能力的评价要求的把握则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首先,教师对作文书写是否工整美观进行评分,制定出评改项目与评分细则,字数是否达到要求,少于多少字扣多少分。检查是否书写题目,没有书写扣多少分等。接着,教师要让学生对主题的表现以及文本的形式给出评价,如果作文要求写抒情散文,看作文是否符合文体特征等。如果对作文手法有特殊要求,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找出并给予一定分数。有了具体的评分标准,学生便可以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客观评分。

初中作文的批阅方式有很多,教师在日常作文评阅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互助式批阅。在作文批改中,学生也能学习相关知识,在批改他人作文的同时审视自己的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评分评价作文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