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汝汉 金伟
原 文
快乐三人“品”
苏冯睿
太阳渐渐露出了半边脸,同学们也陆续到了。听,教室里书声琅琅,标准的普通话,整齐的读书声,声声入耳。在初三(5)班那一大群人中,有三朵“金花”,让你不得不注意,不能不刮目相看。(开篇对校园晨景的描写扣题不紧,显得多余,可删去,同时开头还要考虑如何与结尾呼应。)
西南面那位穿着红色休闲装的,此刻正文静地捧着书本细细品味,好似与世隔绝一样,万物不在其“眼中”。(开头有点突然,缺少过渡。)东南角上的那位,身着天蓝牛仔服,像个活性极强的“原子”,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哪儿人最多就往哪儿去。东北面的那位身着紫色西服,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托着腮,望着无边的苍穹,熟悉她的人准会猜到,她又在思索什么人生哲理了。她们是本校的“品字”三人组合,十分怪异的“品字”方阵。“红”坐在最前面,“蓝”与“紫”分列其左后方和右后方。说来也怪,她们走路也成“品字”形。面对同学们的调侃,“品字”组合的回应是“风格特异,有品位”“有距离才会产生美感”。
“红”,小草文学社社长,小有名气的“校园小作家”。那一篇篇变成铅字的佳作,令“群芳”失色,“须眉”汗颜。“红”曾夸下海口: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此志气,谓其“希望作家”。(第二、三段衔接不紧凑,应添加一个过渡词语或句子。)
“蓝”呢,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开口一个“哥们儿”,闭口一个“姐们儿”,她到哪儿,“民心”便向哪儿。其人还信誓旦旦:十年后,竞选美国加州州长。如若不成,那就帮别人拉票。因为“蓝”有这样的“野心”,同学们便封其为“喳喳呼呼活动家”。
“紫”呢,浑身满是“哲学细胞”。你听——‘品字组合,此乃吾三人之家也。何谓三家?此乃吾三人居住之圣殿,灵魂之海滩,精神之浴场。”“流星是为寻求生命的永恒,而来到那本不是其轨迹的轨迹,超脱了瞬间的永恒。”如此诸多深奥哲理,吾辈均一知半解也。为不负其苦思之心,誉其“雏形哲学家”。
经过几个月的拼搏,期中考试终于落下帷幕。黄榜揭晓,“品字”组合顿时乌云密布。观其“云图”,八成有暴雨。这不,老师刚走,教室里便“唏哩哗啦”下了起来。观其景,真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
班长跨进教室:“诸位女士、先生,注意啦!据可靠消息,‘希望作家即日进京,领取‘圣陶杯文学奖……”话音未落,“噼里啪啦”,教室里掌声雷动。那来势汹涌的暴雨戛然而止,“品字”组合又被明媚的阳光拥抱着了。(此段与上文衔接也不紧凑,建议加一个过渡词语。)
学习班委也发出了感叹:“此谓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这两段突然出现了班长与学习班委,并分别作了讲话,与前文没有照应好。)
这就是我所说的三人世界。幸福快乐的三人世界何止“品字”组合,发生在“品字”组合中的趣事还有许多,这里就不再多举例了。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祝愿全校所有的同学都像“品字”组合一样快乐!祝愿天下所有的中学生都像“品字”组合一样快樂!(结尾冗长,可以简洁些,最好点一下题。)
这篇作文较生动地展现了“品字”组合——“红”“蓝”“紫”三位中学生相处时其乐融融的场面,较好地表现了她们的个性。但细细品读,小作者在安排文章结构上还存在较多毛病,具体表现在:
一、开头啰唆,且与全文内容不和谐。开篇描写校园晨景,让人感觉接下来应写校园里这一天发生的事,而本文要写的是三个不同个性的人,很显然这一景物描写游离于主旨之外。若删去,直接写三人,开门见山,落笔入题,会更简洁。
二、缺少过渡,许多地方衔接不自然。第二段的交代很突兀,缺少过渡词;第二、三段之间也缺少承上启下的句子;倒数第三段与上文衔接不紧凑,建议添加一个过渡词或过渡短语等。
三、结尾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结尾可以简洁一点,要与开头呼应,并点明题旨,抑或含蓄深沉,留有余地。
四、有些地方忽视照应。如文末突然出现了班长与学习班委两个人物,与前文没有照应,也没有照应题目。另外,在语言上也存在文白夹杂的毛病,生硬地套用文言句式,随意使用早已过时的、深奥冷僻的文言词语,读起来有别扭、拗口、难懂之感。修改升格时,建议着重从结构上“动手术”,把开头结尾、层次段落、过渡照应等安排好,使本文结构更严谨、自然和完整。
快乐的三人世界
苏冯睿
生命如此匆匆,岁月如此悠悠,情谊如此浓浓,我们如此快乐!
——题记
“品字”组合
我们班有三朵“金花”,光彩夺目,让人不能不注意。
喏,西南面那位穿着红色休闲装,正文静地捧着书细细品味,像与世隔绝一样,万物不在其“眼中”。东南角上的那位,身着天蓝牛仔服,像个活性极强的“原子”,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哪儿人最多就往哪儿去。东北面那位,身着紫色西服,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双手托着腮,望着无边的苍穹,熟悉的人准会猜到,她又在思索人生哲理了。她们,是我们班的“品字”三人组合。“红”坐在最前面,“蓝”与“紫”分列其左后和右后。说来也怪,她们走路也成“品字”形,可谓校园一景。
“三家”集会
“品字”组合可谓才华横溢。不信,我说给你听。
“红”,小草文学社社长,小有名气的“校园小作家”。那一篇篇变成铅字的佳作,不禁令“群芳”失色、“须眉”汗颜。“红”曾夸下“海口”: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因为有志气,被称为“希望作家”。
“蓝”呢,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开口一个“哥们儿”,闭口一个“姐们儿”;她到哪儿,“民心”便向哪儿。她曾信誓旦旦地说十年后要竞选美国加州州长。如若不成,那就帮别人拉选票。因为“蓝”有这样的“野心”,同学们便封其为“喳喳呼呼活动家”。
那“紫”呢,周身都是“哲学细胞”。你听:“流星是为寻求生命的永恒,而来到那本不是其轨迹的轨迹,超脱了瞬间的永恒……”诸如此类的深奥“哲理”,让人如坠五里雾中。也不知是褒是贬,她因而被称为“雏形哲学家”。
忧乐年华
经过几个月的拼搏,期中考试终于降下帷幕。成绩揭晓,“品字”组合顿时被乌云笼罩。看那阵势,八成有暴雨什么的。也难怪,这种组合怎么敌得过天天琢磨应付考试的“机器”们呢?
不一会儿,“蓝”走上讲台:“女士们、先生们,注意啦!据可靠消息,‘希望作家即日进京,领取‘圣陶杯文学奖。”话音刚落,“噼里啪啦”,教室里掌声雷动。那蓄势待发的暴雨戛然而止,“品字”组合又被明媚的阳光拥抱着了……
这篇作文升格的最大启示是,写文章必须合理安排结构。要根据中心的需要,把有关材料合理地组织成有机整体,精心设计“凤头”和“豹尾”,吸引读者眼球;合理、清楚地安排层次,有力表现主题;过渡要自然,前后要照应,使文章完整连贯、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