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慧敏
在核心理念的加持下进行高中生物学的复习,首先在效率体验上有很好的促进效果,再者对于学生把控高中生物学的中心体系,查缺补漏有更大的帮助,同时教师在复习教学引导中在核心概念的辅助下便于引导和整理,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复习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一次性回顾,引导性目的则是为了将所有知识点根深蒂固至学生的理解中,核心概念的内涵与之不谋而合,通过核心概念方法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统摄和概括,进行系统化的知识构建,根据具体的题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在高中生物学学习和复习中,核心概念教学和引导皆贯穿其中,是高中生物课程学习复习的重要内容。不得不说,高中生物的课程相对初中内容更抽象些,零散的知识点稍有逻辑感欠缺就很难串联,这样学生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点,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那么在后续复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就略显艰难。核心概念的意义之一便在于加强知识点的串联性,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性,让学生养成知识点串联,统摄和概括的优质整理习惯,于此,在知识点复习中,再复杂的知识点都能找到串联成线,结合成面的突破口。
例如在染色体变异的相关课程理解中,通过个体染色体的增加或者减少延展染色体组的意义,在复习过程中,以此加深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各个意义,总结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由此可以看出,在核心概念加持下的复习学习,在知识点的统摄方面,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进行推进转换,包括对所有知识点的延展复习、各个击破,学生对于已经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必然有不同程度的印象,这样的方式能够较大力度地加深记忆,以备在面对不同题型时合理和灵活运用。
以知识点为基石,学生在解题方面会有多个方向进行渗透,也就是在复习中常说的中心体系的形成,那么学生形成稳固的中心体系后除了对在解题中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也能做到及时的自我查缺补漏。要知道,核心概念具备的特色之一正是如此,高中生物学并不是相对集中的知识点,尽管课本设置相对紧扣,但还需要一个稳定的知识网成就其聚焦,在学生利用核心概念进行复习时,首先提升的是学生的立足点,毕竟一下子将三年的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对于初入复习进程的学生来说,知识储备能力有所欠缺。因此核心概念应该放在第一位,帮助学生对零散的生物学知识进行牵拉,通过科学的架构将课本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巩固学生在知识网不牢固等薄弱环节。简单来说,将学生掌握到的知识比作一张蜘蛛网,环环相扣,间隙紧密的网才能帮助蜘蛛捕捉猎物,一张紧密结实的知识网能够帮助学生拥有更顺畅的答题思路,也可以当学生进行题海战术时及时提醒其哪些知识点遗漏且薄弱,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识并及时进行查缺补漏。以此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让知识线更加清晰,是一种让复习效率加倍提高的引导式复习办法。
例如在“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核心概念知识点复习中,是利用核心概念复习的典型知识点,面对知识网络的构建,整合到细胞分子组成条件,形成规律,引用细胞学说典型案例和例题解析,对细胞结构的掌握等相关知识点,连接成网后,将会形成细胞结构到生命活动庞大的知识体系集合,加以典型案例试题,学生能够迅速掌握知识点,形成中心体系的同时做到及时查缺补漏。
针对高中生物课程方向的教学,教师一般把控两种教学模式,分别是概念式教学和理论性教学,围绕生物学原理进行引导,但关于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复习,着重还是以引导为主,因此不少教师会选择核心概念教学,以关键知识点为引导,概括课本知识大纲,以点、线、面的结构呈现全面式覆盖,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迅速掌握其知识点,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在教师通过核心概念引导复习下,刺激学生记忆点,不仅仅让学生加深记忆,还能自主地对生物学学科有具体认识,可以说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学科知识具象化,也就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面临的“认识题但毫无解题思路”的现象,很多学生拿到题目后,先产生恐惧心理,大脑空白,不知从何下手,这种现象除了对知识点掌握不足外,还有对知识点的记忆点不够深刻,不能做到合理的应用,复习的作用就在于此,加深印象的同时串联知识点,而在核心概念干涉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串联知识点,一定程度地提高复习效率,可谓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生物学课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节复习中,以核心概念式做引导性复习,切入章节重要关键词,以“减数分类过程”导入“精子和卵细胞形成意义”,通过简述分裂过程引出染色体和DNA 结构的变化规律,将同源染色体的知识点融入其中,以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一步步引导式以核心概念刺激学生记忆,让学生对具体的知识掌握深刻,并且自主认识到知识点相关的联系。
高中生物学复习,将知识点整合辅以核心概念教学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和理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推动高中生物学复习进程,与此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理论知识掌握的兴趣,唤醒其主动探索的欲望,打消学生对生物学课程学习和复习的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