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丹 丹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邀请”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该言语行为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成为能否构筑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考量。同时“邀请”也是中日语言交流中容易出现跨文化交际障碍的言语行为之一,对于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存在一定的习得难度。如下面这个对话:
中国日语学习者:このあたりに新しい焼肉屋さんができたんだけど、一緒に行こうか。
(这附近新开了一家烤肉店,一起去吧?)
日语母语者:えっ、いつ。
(啊?什么时候去?)
中国日语学习者:夜はどう。焼肉以外に、デザートなどもいっぱいあるよ。
(晚上怎么样?除了烤肉,点心啥的也有很多。)
日语母语者:へぇ。いいね。
(是嘛!不错啊!)
中国日语学习者:でしょう。私焼肉食べたい。一緒に行こうよ。
(是吧!我想吃烤肉。一起去吧!)
日语母语者:うーん、ちょっと。
(嗯,不了吧。)
中国日语学习者:え、なんで。
(啊?为什么?)
这是一段中国日语学习者邀请日语母语者去吃烤肉的会话。在这段会话中,中国日语学习者会觉得对方对自己的邀请话语进行了明确而积极的回应,但最后却并未接受自己的邀请。而日语母语者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邀请方式同样感到明显的压力。显然,对于中国日语学习者而言,此次邀请行为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造成如上交际失败的不单单是语言能力问题,而是涉及话语功能、礼貌原则以及对彼此关系的认识等社会认知的不同。Shantz认为,社会认知通常指的是对于人、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角色和规则的认知,以及对于这些观点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的认识[1]。其研究内容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也包含人与人之间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2]。社会认知理论下,中日的自我认知,即对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呈现不同的特点[3]。同时,中国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学习及日本文化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日本人及日本社会的固有认识,即刻板印象,这也直接影响着其对日交往及语言使用。
Leather &Van Dam把语言习得分为4种类型:一语习得、早期二语习得、授课型二语习得、成人移民二语习得[4]。我国的日语教育应属于授课型二语习得。学生在学习日语前已经通过一语习得学过汉语,其汉语和他们的社会认知及文化一起成长。换句话说,他们都是带着汉语的社会认知来学习日语的。因此,要想减少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之间的交际障碍,有必要了解中国日语学习者在接触场景中影响其社会文化的使用规范及其语言选择的社会认知特点。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对中国日语学习者言语行为的语用习得过程进行更加精准的指导。就目前中国日语学习者言语行为习得研究而言,从内容上来看,更多的是从语言表达、礼貌原则与策略、语用迁移、误用等单个角度的研究,缺少了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话语理解与认识的动态把握;从研究手法上来看,更多的是针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某一时段或未分学习时段的研究,缺少对中国日语学习者不同语言能力阶段的综合性考察。
本文从社会认知视角出发,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邀请”表达的语用习得综合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其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社会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可供参考的方案。
日语的“邀请”表达分类根据研究者及其研究内容的不同而出现多样分类方式。黑川以电视剧台词为研究对象,将“邀请”的表达形式分为“请求型”“请求许可型”“宣告型”“命令型”“意志型”“疑问型”“否定疑问型”“提议型”“意愿型”九大类[5]。高澤以邮件为语料考察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的“邀请”表达形式,将其分为“意愿型”“请求型”“指示型”“否定疑问型”“意志型”五大类[6]。郑在思以日韩母语者为调查对象,将“邀请”表达视为请求对方一起做某事的范畴,将其“邀请”表达形式分为“劝诱”“意愿”“请求”“可能性试探”“意志”“其他”六大类[7]。虽然学者根据其研究内容将日语的“邀请”表达进行了风格多样的分类,但通过先行研究可以明确的是,日语的“邀请”表达形式会随着会话参与者的人际关系、邀请内容的负担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从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邀请”表达来看,中国日语学习者在邀请对方时,更多使用“~しようか”这一表达形式,而日语母语者常用的“~しないか”这一表达形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使用倾向[8]。樋口、安达、王晓等的研究成果显示,“ようか”包含对自己意志的不确定性,因此比“よう”更为委婉,而“ないか”则给对方留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从而比“ようか”和“よう”更为礼貌[9-11]。此外,日语母语者多使用询问对方意向的表达形式,而中国日语学习者则倾向于使用直接说明自己意向的表达[12-13]。黄明淑指出,中国日语学习者正是通过表达自己的意愿这种较为强硬的表达形式试图缩短与对方的距离[13]。
如上所述,对于日语“邀请”表达的研究及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邀请”表达的使用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日语的“邀请”表达类型非常丰富,且根据场景、“邀请”内容及与对方关系等因素的变化其表达形式也会发生改变。中国日语学习者在进行“邀请”时,由于中日社会规范及礼貌原则的不同,很容易在“邀请”时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扰。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会话双方的亲疏关系、“邀请”内容的负担程度设置了六个场景。其中,亲近关系朋友间的场景(场景1、2、3)和一般关系朋友间的场景(场景4、5、6)各三个。亲近关系朋友设定为两人住在同一宿舍,经常一起上课,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般关系朋友设定为两人虽同在一个班级,但除此之外两人交集较少。场景1为下课后邀请对方去学校食堂吃饭;场景2为邀请对方去学校附近的拉面店去吃拉面,拉面均价15元左右;场景3为邀请对方去吃自助烤肉,每人60元;场景4、5、6与此对应。
此次问卷要求学生根据场景设置用日语作答。调查对象和数量分别为大学日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40名、三年级学生46名、研究生一年级学生10名。针对调查结果对各个阶段的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语用习得状况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并据此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在“邀请”表达中的话语理解及与对方关系的界定等进行深入考察,进而从根本上明确中国日语学习者“邀请”表达的习得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结果可为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参考数据和策略指导。
1.本科二年级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邀请”表达使用状况
为能充分观察每一种“邀请”表达形式的使用情况,本文未对其进行分类,而是一一列出(见表1)。其中,“×”代表错误的无法识别的语言表达形式。“其他”部分表示如“ご飯を食べますか(你去吃饭吗)”“焼き肉を食べたいです(我想吃烤肉)”等并未发挥“邀请”功能的表达形式。根据收集的数据,本科二年级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邀请”表达形式使用状况可概括如下(见表1)。
表1 本科二年级中国日语学习者各场景中“邀请”表达形式的使用状况
(1)亲近关系下的“邀请”表达。二年级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调查数据中,在场景1、2、3里出现“行きましょう(か)”“食べに行きましょう(か)”等“ましょう(か)”的表达形式的次数分别为22、18、14,在三个场景中的使用次数均占首位。日语中的 “行きましょう”强调“双方已经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共同开始做某事”,“行きましょうか”则带有“行ってもいいよね”等“请求对方同意”的语气。因此,相比之下三个场景中最适合使用“ましょう(か)”的是场景1。然而如表1所示,在中国日语学习者邀请亲近朋友的场景中,无论负担程度怎样,“ましょう(か)”出现的次数均为最多。这与汉语中的“邀请”表达形式的使用有着很大关系。通常我们会把“ましょう(か)”翻译为“……吧”,即汉语中常用到如“我们一起去吧”“一起去吃吧”等“邀请”表达形式。显然中国日语学习者将二者的使用直接画了等号,虽然明白“行きましょう(か)”的汉语意思,但并未准确把握其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
除“ましょう(か)”外,“こう(よ/か)”和“辞書形”的使用频率也较高。“こう(よ/か)”的使用频率远不及“ましょう(か)”高,这应与传统日语教科书中日语“文体”的导入顺序有关。日语教科书中通常是先导入“礼貌体”后再导入“简体”,大二学生平时使用较多的是“礼貌体”,对“简体”“こう(よ/か)”的使用相对较少,如此也才有“ますか”“ませんか”“いかが”的出现。不过中国日语学习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在开始使用简体,如“どう”等。
同时,以三个场景中还出现了“~たい”的使用,然而“行きたい?”这种“邀请”表达在日语中是较为失礼的一种表达形式。如日语中“よう”“らしい”“みたい”“~がる”的使用一样,日语中涉及对方的意志时比起直接问对方更倾向于使用“どう”。另外,日语中在邀请别人时,也常使用否定型,以给对方留有拒绝的余地[14]。此类型虽然在场景2和场景3中也有出现,但总体而言使用频率并不高。
(2)一般关系下的“邀请”表达。邀请关系为一般的朋友时,虽然仍有不少中国日语学习者使用“ましょうか”这种表达形式,但使用最多的是“ませんか”,如“一緒に行きませんか”等。 这说明学生对日语的会话双方亲疏关系不同其使用的表达形式也不同这一点有所认识,并试图使用与之相应的表达形式。但是由于日语能力的限制出现了较多语法上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调查设计中并未对“是否邀请对方”进行明确的规定,当“邀请”内容负担度较高时,较多的中国日语学习者选择“不邀请自己不熟悉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邀请”本就是一种加深彼此人际关系的行为,除非特别需要,可能较少人会邀请不太熟悉的人一起外出吃饭。如本科二年级有26例(场景5中1例,场景6中25例)、研究生有1例(场景6)选择放弃邀请。调查对象从这个角度理解,选择不去邀请对方。虽没有达到预期的调查效果,但也反映了客观现实。
2.本科三年级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邀请”表达使用状况
本科三年级中国日语学习者“邀请”表达的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下面将从亲疏关系的角度对其使用状况进行分析。
表2 本科三年级中国日语学习者各场景中“邀请”表达形式的使用状况
(1)亲近关系下的“邀请”表达。如表2所示,在邀请关系较好的朋友时,场景1中“ましょう(か)”的使用频率最高,“こう(よ/か)”和“辞書形”次之,整体来看较符合日语“邀请”表达的使用规范,但仍可以看到“ますか”这样的礼貌体的使用。另外,也出现了“食事に行こうかな”等语言形式,属于“自言自语”的表达。
随着“邀请”内容负担的增加,“~ない”的使用频率有所加大,中国日语学习者使用“ましょう(か)”“こう(よ/か)”的表达形式现象仍有出现。“辞書形”的使用频率在三个场景中的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出现了“て(も)いいですか”这样用于“请求许可”时的表达形式,从话语功能角度来讲,这种用法出现在这里并不恰当。
(2)一般关系下的“邀请”表达。在邀请关系一般的朋友的三个场景中,“ませんか”的使用频率最高,符合日语中“邀请”表达的规范。同时“ましょう(か)”及“て(も)いいですか”的较高频率的出现,表明中国日语学习者并未全面掌握此类表达形式的使用场景及特点。另外,“てくれませんか/くれる/くれない”等疑问句形式更常用于朋友之间、上级对下级等的请求行为中,在场景6中的使用也并不准确。
最后,“~たい”的使用中,既有询问对方意愿的“一緒に行きたい?”,也有表达自己意愿的“行きたいが”。表达自己意愿的使用在这里是恰当的,但是直问对方意愿的表达在日语中的使用则需要谨慎。日语会话中,说话者与听话者有着各自的“私人领域”,根据场景,踏入对方私人领域的同时,也很可能造成交流的摩擦[15]。
3.研究生一年级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邀请”表达使用状况
本次调查对象中研究生的数量较少,理据性较弱,但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其“邀请”表达的习得状况,具体使用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研究生一年级中国日语学习者各场景中“邀请”表达形式的使用状况
(1)亲近关系下的“邀请”表达。在邀请亲密朋友的场景1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ましょう(か)”,“こう(よ/か)”及“辞書形”次之。但“行きますか”这种不太符合此处语境的表达形式也有出现。场景2中“~ない”的使用频率最高,“辞書形”次之。也出现了“行きませんか”这种更常用于较疏远关系场景的表达形式。场景3中“ましょう(か)”“~たい”的使用频率最高。而“ますか”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邀请”内容的负担意识。
(2)一般关系下的“邀请”表达。表示请求许可的“て(も)いいですか”的使用频率在场景4中最高,如“一緒に行ってもいいですか”。另外,也出现了“てくれませんか/くれる/くれない”这几种更常用于请求行为中的表达形式,如“一緒に行ってくれませんか”“一緒に行ってくれる”“一緒に行ってくれない”。可以看出中国日语学习者想通过以上表达形式表示对对方意见的尊重及与对方的授受关系,只是这几种表达更常用于“请求”言语行为。在此场景中,此类表达形式的使用含有“知道对方有困难,仍想拜托对方与自己一起去”的含义。此外,在三个场景中均出现了“ましょう(か)”的使用,说明部分中国日语学习者尚未把握“ましょう(か)”的使用特点。另外,“辞書形”等简体表达形式在三个场景中也均有出现,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中日语言文化特点的影响。日语的语言表达直接反映了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上下级关系等,而较之日语,汉语中随着人际关系的变化,其语言形式上的改变并不十分明显。中国日语学习者受汉语的影响在此也使用了简体表达形式;二是中国日语学习者在理解日语这一表达特点的基础上故意使用简体,以图拉近彼此的距离。
4.不同阶段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邀请”表达异同点分析
不同阶段的中国日语学习者其“邀请”表达形式的使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可以明确的是,各个阶段的中国日语学习者均对日本的人际关系与日语表达形式使用间的互动联系有一定的认识。综合本次调查各个阶段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邀请”表达方式习得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随着日语的学习时间的延长,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日语语言能力也逐渐增强。二年级的中国日语学习者出现语言使用错误的频率最高,三年级、研究生阶段的语言使用错误频率逐渐降低。
(2)各个阶段的中国日语学习者会根据“邀请”内容及与对方关系的亲疏度来区分使用“邀请”的表达方式,但各阶段均出现了一些共性错误,对于日语的“邀请”表达形式的理解也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在邀请关系较为疏远的朋友时,“です/ます”礼貌体的使用明显增多,而“ましょう(か)”“こう(よ/か)”的使用有所减少。然而,如上文所述,日语“邀请”会话中,除与对方关系较为亲近,或是两人习惯性的一起做某件事情,或提前约好的事情外,更多使用“~ない”“~ませんか”等否定的“邀请”表达方式以便给对方留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中国日语学习者对此细微之处并未有充分认识,而是受汉语“……吧”型的“邀请”表达形式的影响,更多使用了“ましょう(か)”。此外,“てくれませんか/くれる/くれない”“て(も)いいですか”等表示“请求”和“许可”的表达形式也有出现。中国日语学习者试图通过该种表达形式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尊重,但这并不符合日语“邀请”言语行为的语言规范。
1.社会认知对“邀请”表达的影响机制
中日会话都需要遵循其各自的得体原则,中日“邀请”言语行为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各自的社会规范及会话规则。中国日语学习者用日语进行“邀请”行为时难免带有汉语的社会认知惯性,以致中国日语学习者对“邀请”双方的人际关系、“邀请”负担的认识等方面与日语的社会规范产生偏差,从而导致“邀请”表达方式失当。
一方面,中国日语学习者对日本的人际关系、语言文化特点了解不够深入,更多时候还是在以中国的社会认知及文化背景知识与日语母语者交流。从社会认知视角来看,语言的不同表达形式往往代表一种特定的社会形象或地位。人们会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较之汉语,日语是一个上下级关系、亲疏与内外关系较为鲜明的一种语言。汉语有“亲密无间”之说,而日语则强调“親しき仲にも礼儀あり(即使再亲密也要讲礼仪)”。也正因为中日对彼此身份与关系的界定不同,导致中日言语行为的“得体原则”的不统一,从而造成“邀请”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此外,在日本社会的集团意识影响下,比起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及观点,人们更喜欢委婉的表达方式。而对于中国日语学习者而言,太过礼貌的表达方式反而让人觉得“见外”或双方关系上的生疏。
另一方面,对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的现实交流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国日语学习者并未真正对日语母语者进行过“邀请”行为,且会因“不知道讲什么”或者“怕自己讲错”等原因而对与日语母语者的交流有所抵触。每当我们提起对日语的印象时,大家难免会想到“暧昧”“敬语”等词汇;提到对日本社会的印象则常浮现“纵向社会”“年功序列”“岛国”“孤独死”等词汇。言语交际行为的经验表明,参与特定交际的人,都会从对交际对象的认识出发进行话语形式的选择以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在与日语母语者的交流中,中国日语学习者会随时调取自己的这些知识储备进行对话。与此同时,这些固有印象也会反过来影响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之间的交往。如日本的“纵向社会”文化影响下的敬语的使用,日本的“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意识影响下的人与人交往的距离感等,会使中国日语学习者对与日语母语者的交流与共同行动产生一定的抵触,在语言表达上也更显拘谨。
2.社会认知指导下的日语语用教学
就本次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邀请”表达方式的分析结果看,在日语教学过程中有必要从社会认知视角出发加强日语言语行为表达形式的应用教学。
首先,在教学中开设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课程,对中日言语行为的特点及其社会文化背景进行知识性输入,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课堂教学对二语语用能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且显性教学比隐性教学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16-17]。目前就中日言语行为的特点研究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该成果经过总结可以适当纳入教学课程。从三个学习阶段呈现的共同的语言运用特点看,中国日语学习者对日语表达中蕴含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理解尚待加深,除非进行特别干预,一些表达形式的运用并不会随着学龄的增加而改善。因此,可以将“邀请”“请求”“拒绝”“感谢”“道歉”等言语行为的语用特点纳入跨文化交际课程,或是增设中日言语行为比较等课程,加强显性教学。与此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中日自我认知等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以加深对日语语言应用的理解。此外,如本文中出现的“ませんか”既可用于“邀请”,也可用于“提议”“请求”等不同言语行为,在教学中应指出其典型语言表达及其语用功能特点,明确同一表达形式可能具有多种话语功能。
其次,要加强学生语言运用的实践训练,促进学生学习意识和对日刻板印象的转变,使其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日语母语者的交流。后续访谈调查显示,中国日语学习者由于对自身语言能力的不自信及对日本社会的一些刻板印象,其自身对与日语母语者交流存在抵触。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更多地投入到语言运用实践中。
本文通过对不同阶段的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邀请”表达习得情况的综合分析,考察了其背后的社会认知影响因素。社会与认知的结合,有助于我们了解语言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外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进行综合分析。只有了解中国日语学习者在日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特征及背后的认知特点,方能在教学中进行更加精准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