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军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管理站,甘肃 白银 730499)
随着市场化运作,绿色生活质量和绿色生存环境及绿色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大众日益敏感的话题。因而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以下简称“追溯”)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1.1 建立小组,划片指导。2014 年,景泰县制定并印发了《景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办法(试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管理站成立了2 个追溯体系建设技术指导小组,责任到人,分片指导,技术人员指导完善了11 个乡镇、30 多家生产经营主体的网格管理信息库,按照农业生产有记录、主体信息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跟踪可追溯、生产经营责任可追究、生产的产品可召回的原则指导进行追溯管理,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管理站为主导,各乡(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力量为支撑的景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框架,逐步成就了省、市、县、乡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建立了256 家规模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息库,其中种植主体108 家,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72 家,养殖主体74 家,屠宰企业2 家。
1.2 制定方案,实现网格。从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到主要农产品逐步开展质量安全追溯工作以来的8年时间里,景泰县制定并实施了《景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凭借“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逐步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生产、收购、储存、运输等各环节的全程可追溯,全县已有154 个单位纳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资源管理,其中被监管单位122个,监管单位32 个,建成了景泰县玉杰农贸有限公司、甘肃箐茂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华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龙胜生态林果有限责任公司、景泰县聚缘农林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景泰绿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景泰县俊红养殖专业合作社、景泰一丰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追溯应用示范点8 家,其中能够开展产品自检的企业5家,每年完成自检任务1200及以上个。逐步实现了监管网格化、生产标准化、管控制度化、手段信息化。截止目前,全县39 家“三品一标”获证生产经营主体全部与国家追溯平台完成对接及注册。8 镇3 乡全部配备了监管追溯设备且运行正常。
2.1 追溯手段单一,没有形成强制性制度。虽然农产品追溯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公共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农产品质量一直是景泰县追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使用的追溯平台的追溯过程和监管数据的透明性、监控性、有效性都存在着许多欠缺和不足,比如农业投入品信息和数据的随意篡改性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追溯过程的有效性、可靠性、及时性和真实性远远不够,有些信息不能准确反映农业投入品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整改难度大。如图
2015 年至今景泰县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统计表(以排序前10 的重点品种定性抽检数量为例)
2.2 追溯技术推广力度不大,涉及范围不广。虽然近年来,景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景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按照“建机构、抓源头、树品牌、搞宣传、强能力”的要求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加强队伍建设,狠抓各项追溯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管体系目前仍然存在着有效性低下和诸多不足之处,标准规范的强制性以及应用广度及可操作性方面尚需加大力度。比如在监管的过程中,有个别企业实际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和录入追溯平台的农业投入品有很大差异,个别生产主体或生产大户不愿意或者根本没有在平台添加账号逃避监管,有些企业不及时更新动态数据、产品种类未能全覆盖,特别是分散农户自产自销的产品更难有效监管到位等。这些现象势必严重影响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及我县农产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诚信度。
2.3 追溯习惯尚未形成,各级农产品生产者参与意识不强。由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以分散农户为主, 规模相对较小、发展能力水平相对较低, 加之部分生产管理经营主体认识上不够精准到位, 不愿对追溯资金进行一定投入,而且有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岗位人员变动频繁, 给追溯实际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3.1 方案与计划并行,强制性推行追溯制度。面对飞跃发展的社会,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不再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而是人是铁,农产品是钢,一顿不吃营养立刻亏得慌。在如今更加注重身体各项健康指标达标的时代我们既然大力提倡绿色农业,就应该极力构建智慧型追溯平台,充分发挥追溯的桥梁作用,进而推动追溯方式与时俱进的变革。
3.2 树立典型, 加大追溯应用宣传力。从有利于景泰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政府应采取激励管理措施鼓励引导地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积极主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一是支持县级农产品质检站结合农业项目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 不断改变宣传培训方式,鼓励并引导消费者了解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识码,多措并举影响消费者群体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 从根源上激发生产者实施追溯的积极性。二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管理平台,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信息技术系列价值, 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 从而不断增强社会生产经营主体实施追溯的原动力和潜动力。三是千方百计地改变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及产品推介手段。组织“三品一标”获证主体和地方特色品牌生产者、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参加各类国内外农产品展会展销,打开“三品一标”品牌和地方特色(如‘景’字号)品牌销路,丰富产品形态和产品知名度,让地方特色品牌有生命力,有互动感,有影响力,能够鲜活和延续发展,“抛砖引玉”地吸引、挖掘、开发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或生产经营者主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潜动力。四是注重媒体传播的重要性。这个时代是融媒体时代,要充分利用地方媒体的优势,多角度,多方位,多场合、多批次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报道,让媒体报道具有“品牌气息”。2013 年以来,景泰县农产品质检站累计上报各类工作动态信息360 期,但是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相关的宣传报道却不到10 篇,宣传工作明显滞后了。想要赶上或超过同行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3 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机制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的关键环节。政府部门应以食品、农业等部门工作为基础,在各行其职的基础上, 建立食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席联络会议会商制度, 加强部门之间的业务协作与工作信息共享,及时妥善处理农产品质量突发事件和热点舆情,及时开展联合执法,加强部门密切联系,构建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链条”。
3.4 创新完善现有的追溯方式。由于景泰县的农产品种植大户、合作组织、小规模种植基地、分散种植农户等的生产管理信息存在监管追溯盲区与监管漏洞,导致目前“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良好农业规范”的应用推广尚未普及,追溯效率明显低。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方式只有创新模式才能适应飞跃发展的社会。通过农产品产品的挂牌认领追溯方式,可实现消费者通过手机追溯APP 随时随地时时监控到自己认领的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所有生产过程和农业投入品使用过程和使用情况,实现人们即使没有出门也可以买到自己放心的绿色健康产品,可大大提高政府在产前和产中环节监管的有效性和企业对产品的管理质量和责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