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小金
【摘 要】在当前教育状况之下,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班级授课制的模式,虽然这种模式教学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但是它也忽略了学生们在脑力能力、思维模式、情感模式、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别,导致优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不饱”,资质平庸的学生又经常“学不了”,这是班级内比较突出的一个矛盾,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既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更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都在进行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策略
随着课改的普及,初中教学要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生受到自身和家庭因素等影响,让他们在学习数学时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分层走班的出现满足了学生差异性学习的需求,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潜力,让优秀的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也能让基础薄弱的同学能够稳固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基础知识掌握的全面稳固,资质平庸的学生才能逐步向优质学生靠拢,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内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走班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爱好和学习技能,将学生分为C、B两个层面,将原本传统的班级分为C班和B班,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根据班级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这样既能够激发优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兼顾普通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激发数学学习的潜力,让学生们发展的更好。
二、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策略
(一)分层编班
在进行分层走班时,教师可以学生近一年的学习成绩为参考,根据学生的成绩、行为习惯、学习意图进行分班,分班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成绩、稳定性和潜力。在参考学生行为习惯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综合评判作为主要参考的依据。在考虑学生学习意图的时候,要重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升学的方向。另外还要配合教师的选择,把握好分层的质量。分层编班是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基础,这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對于该环节,教师要给予充分地重视。
(二)分层设计教学目标、策略
教学目标让整堂课都有了一个明确的教育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动机和最终目的。在分层走班的教学方式下,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案的设计也要进行分层,在教学目的的设计上,C班的同学教学目标要紧跟课本的要求,在教学过程当中注意学习方法和思想的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也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B班的同学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建立起自信心,能够根据基础内容进行简单的运算。
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部分内容时,B班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函数问题。C班的主要教学目的不光要让学生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性质,还要用它来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函数问题。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对于C班同学也要提高讲课的速度,加重难度,多多进行深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对于B班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偏低,有的学生甚至都不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设置原则,更谈不上去很好的应用了。这就要求教师应当降低学习难度,调整学习速度,多带领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练习,巩固基础知识。
(三)课堂教学过程分层设计
课堂上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来说,也应该有不同层面的教学课堂,B班的同学基础知识较差,在课堂上可以多选择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尽量将整堂课的节奏放慢,多多进行讲解,也可以进行探究活动。对于C班的学生来说,在保证基础知识全部都掌握的情况之下,还要注重培养C班学生创新的能力,在探究环节可以增加难度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讲解三角形相关例题时,要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讲解。
例如:如图Rt△ADC与Rt△BCD,AC=BD,求证AD=BC。
证明:在Rt△ADC与Rt△BCD中{AC=BD,CD=CD
∴Rt△ADC与Rt△BCD(HL)
∴AD=BC
在这道题当中,对于B班的学生来说,能够求证AD=BC就已经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的,但是对于c班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的扩充内容,增加更高难度的教学。
三、结束语
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已经改变了最初的教学方式,也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可以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让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都变得更高。但是,怎么样才能让分层走班进入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年级当中去,就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去思考去安排,这样才能够把分层走班的教学质量达到最高,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严亚琴.关于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文理导航(中旬),2020(07):12-13.
[2]黄玉红.多元策略,优化教学——谈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策略的优化[J].数学教学通讯,2019(0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