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庚 谭紫菱
摘 要:习近平就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其语言艺术主要体现有三:一是特有的话语原则、话语逻辑和话语表达,均富具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底蕴;二是卓越的高屋建瓴、引经据典、深接地气的语言风格,均展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三是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话语体系、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提升话语影响力等思政语言艺术创新思路,均呈现出强烈的中国化话语风骨。
关键词: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语言艺术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1.01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1-0096-05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话语彰显出了崭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艺术魅力,为思想政治工作语言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树立了光辉典范。
一、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底蕴
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底蕴,是其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所展现出的深邃思想风格,展现为其特有的话语原则、话语逻辑和话语风格。
1.话语原则
话语原则是话语的基本规范。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所体现的原则主要为:
(1)坚持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掌舵人,习近平同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方面,其思政话语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话语长期奉行的根本性、长远性重大原则。习近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一方面,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前进方向,决不能出现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背离的话语。另一方面,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把握科学的、本质的话语规律,学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描述问题,决不出现违背社会实践的本质与规律的胡话陋语。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习总书记指出:“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2]”在政治方向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绝不允许与中央唱反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进行党的理想信念、路线方针思想教育,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在政治立场上,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人们,努力诠释党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研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强起来。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实际上是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3]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艺术必须讲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本。在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中,首先要把握人民利益,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喜爱什么,多宣讲人民群众的榜样模范与感人事迹,契合实际的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运用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深入浅出、深入人心。特别是要坚定人民立场,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思政话语永远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说,永远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2.话语逻辑
话语逻辑主要指话语遵循的推进关系。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话语逻辑主要体现为:
(1)以实践为依据 这是习近平同志思政话语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明确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话语必须以实践为依据。一方面,习近平同志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是第一性的观点,坚守“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5]”认为语言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必须来源于实践需要;另一方面,习近平同志经常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自觉坚守思政话语的科学性、真理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诠释载体与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实现中介,认为其必须来源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如果不以实践为依据,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存在意义。
(2)立足于群众生活 习近平同志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使用的话语,其内容逻辑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反对“假、大、空”。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要坚决克服有些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6]”还语重心长地强调,思政话语既不能过于单一、死板,过多运用专业术语,与人民群众说套话、打官腔;又不能脱离生活,浮于表面,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要通过思想政治话语展现思政工作者对于人民群众的关怀态度,彰显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情怀。
(3)以问题为导向 这是习近平思政话语的重要形式逻辑。一贯认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认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先把其存在的问题搞清楚,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语言能精准、有效的传递观点,积极引导舆论、切实解决问题。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正视存在的问题,回应群众的关切”。并要“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着力稳定公众情绪”[7]。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凸显的社会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矛盾往往集中显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话语常常发挥出至关重要的调节、指导和凝聚人心的关键作用。
3.话语风格
话语风格即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话语在表达方面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其主要为:
(1)讲究意蕴深远 习近平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坚定中国立场、宣传中国特色,其思政话语也特别凸显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淀、精神追求、文化优势以及时代发展的进步要求,讲究意蕴深远。习近平同志在许多重要讲话中,常常援引经典事例、古诗名句、谚语格言,叙述过往故事以警鉴今人今事。[8]
(2)注重喜闻乐见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大众生活的形式多样的理论宣传作品,让理论为亿万人民所了解所接受,画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圆。[9]”一贯主张思想政治工作话语要充分体现出正能量、大众化;也常常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使其被群众所认同、为群众所吸收、经群众所使用,充分展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功效。
(3)坚持先入为主 习近平曾提出:“我们要主动发声,让人家了解我们希望人家了解的东西”[10]。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形象更加鲜明、立体。但由于我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形象难以短时间逆转,我国的思想宣传工作对于国际形象的塑造也确实存在一些短板,国际社会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曲解和误读。所以,习近平同志主张思想政治工作要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掌握话语的主动权,占领舆论高地,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
二、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语言的时代特点
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语言的时代特色,是其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所展现出的时代风采,主要表现为高屋建瓴、引经据典、深接地气等新奇创意。
1.高屋建瓴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着眼大局,具有很强的引领和指导意义,其主要体现在:
(1)高端站位 党的十八大之后,就如何深入解读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曾一语道破真谛:“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其话语站位高峨、鞭辟入里,为当时重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站位高,善于抓住本质、一针见血,能简明、扼要的将观点表述透彻,正是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话语艺术的真谛所在。
(2)客观全面 把握客观性、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把准全局更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谙其理,明确要求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12]”且以身作则,确保话语的客观、严谨。
(3)要言不烦 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13]”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作报告,非常注重提炼,善于概括和总结,尽量使用精简的语言,让人听得进、弄得懂、记得住。
2.引经据典
习总书记的话语常常引经据典,具有很深厚的历史纵深感,主要体现为:
(1)古为今用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而且要经常讲、反复讲。[14]”自身也经常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利用一个个简单经典的传统故事承载道理,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联结,诸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上需要作出表率的要求时,就讲述了“钱俶进宝犀腰带”和“李后主令嫔妃缠足而舞”两个一正一反的故事[15],通过传统故事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关联,起到超奇的正面引导作用。
(2)旁征博引 习近平同志在报告和讲话中,除了常援引经典事例、古诗名句,还常巧妙地引用谚语、格言和俗语。201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述了一个“半条被子”的故事。“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16]”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利用经典故事,将不同时代的精神进行联结,产生共鸣,将思想政治工作化于无形之中传递精神,潜移默化的感染人、激励人。
(3)推陈出新 习近平经常强调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17]”引经据典的最终目的是要推陈出新。阅读习近平的文章、讲话、著作等,一个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他善于因地制宜地运用古代典籍,将传统故事、古诗、谚语等融入新时代语境。诸如通过引用国學大师王国维著作《人间词话》中关于“治学三境界”的一段话,阐释理论学习的不同阶段和境界,并与时代相结合,丰富其新的内涵提出新的“治学三境界”,启发领导干部带头学、深入学、持久学各类理论知识。一方面将其赋予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以文气,另一方面为传统文化增添新时代“风味”。
3.深接地气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接地气,彰显出平等、亲民的作风,与群众心心相印的感情。其特色主要体现为:
(1)朴实直白 习近平曾指出:要讲符合实际的话,讲实用的话,讲有感情的话。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沟通困难的问题,有时两者难以贴心交流。只有在思政话语中融入情感,交流才有温度、才能感人。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往往都用亲切的语调和语言,宛如“唠家常”般娓娓道来。这种朴实、真切、平和、自然、可亲之风扑面而来,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敬佩。
(2)平易近人 肢体语言作为非语言信息,同样可以增强语言沟通的效果。在思政工作中沟通的态度不能高高挂起,而是应该平易近人,甚至可以通过一些亲切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基层调研时与老百姓挨着坐,聊天式、谈心式地展开思想政治工作,迅速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其平易近人的态度无形地产生出无穷的亲和力。
(3)幽默生动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语言的又一大特点。他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且语言表现形式幽默生动、贴切形象。不论在国内开展基层调研、还是在国际交往舞台,不论是面对普通群众、还是与国际友人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以幽默睿智的表达方式,赢得听众的认可、接受和爱戴,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
三、思想政治工作语言的创新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语言艺术创新,积极倡导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话语体系,注重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方式,强调讲好中国故事提升话语影响力,以其独特的中国化话语风骨,为思政语言艺术的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
1.彰显劲道,构建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思政话语体系,内涵以下三种思想劲道:
(1)高举意识形态旗帜 习近平在谈到思想舆论领域时划分了“三色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18]”其实质就是强调思政语言要高举意识形态的旗帜。要保持政治话语、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的统筹协调,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1)蕴含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其本身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原理和方法论的根基与源头。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打下传统文化烙印,用原汁原味的中国话去阐释基本原理,用传统文化经典故事来丰富加深理解。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深植传统文化中,使思政话语避免陷入单一匮乏的语言困境之中,凸显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神特质,彰显中国思政话语的独特魅力。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思想政治工作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并身体力行、堪称典范。
(3)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习近平思政话语所内涵的重要艺术劲道,是其话语魅力的内在渊源之一。总书记高度重视并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凝聚意志。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侵蚀的当今社会,强调要坚定的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帮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内在差异,积极引导人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能厘清与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本质区别,通过自身的工作努力,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化于人民群众的精神,外化于人民群众的行为。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都是如此,强调“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人无信不立,企业和企业家更是如此”[19]等,将“爱国”“诚信”“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话语中,体现出了人民领袖对企业家的积极勉励与殷切期望。
2.情感转向,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方式
(1)扭转“话语平庸” ,确保语言实效性 习近平同志曾对“话语平庸”的现象进行了概括:“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20]”思想政治工作中“话语平庸”,实际上是话语表达缺乏实效性,讲的话没有意义自然没有人愿意倾听。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要产生实际的影响,要增强思政工作话语的个性化与针对性,减少话语中的“万金油”,面对不同的群体受众说不同的话,说有意义的话,说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话。
(2)摒弃“一板一眼”,增强语言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把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上,让思政课不仅“有意义”更“有意思”,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言语大多都是极富理性,一板一眼的,这样的话语就很难使人接受,如果使用一些已经为大众所熟知的语言,接地气的流行语、网络用语,就可以使原本没有温度的语言更富人性化,更加感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每一次新年贺词中都展现出一道道亮丽的“话语风景”,常常出现“蛮拼的”“点赞”等一些网络语言,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与美好,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语言的感染力。
(3)寓“理”于例 ,增强语言饱和度 习近平指出:让思政课有滋有味,应长于寓理于例。光讲大道理往往使思想政治工作苍白、刻板,难以被人所接受。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善于利用事例来讲理,且注重案例新颖性,不老生长谈;同时其应用的案例非常贴近生活,常选取一些真实发生的事例,让人富有现实感。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述了自己走30里路借书的故事。以自身经历生动地说明了文学的力量,勉励青年抓紧时光多学习。这种将思政工作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将思想和道理融于一个个真实有趣的案例当中,既讲清了道理,又充分展现了思政语言的艺术力道,使思想影响深刻。
3.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话语影响力
(1)着力体现中国立场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夠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21]”讲好中国故事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为逻辑起点,立足于国际意识形态偏见、西方文化霸权和国家政治经济利益博弈的国际话语权逆差语境,坚定地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中国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
(2)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 习近平曾指出:“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22]”中西方由于语言不同,其语言规律、特点、习惯都不尽相同,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在国际社会塑造中国形象往往备受阻碍,因此,要善于将国外受众想听的与我们想讲的结合起来,采用创新的对外表达方式来诉说中国故事,将中国的国际形象渗透于对外话语中,让世界领悟中国特色、感受中国温度。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深情讲述了外国友人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故事,一下子建立起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情感关联,以此强调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的观点,大大强化了习近平思政话语的艺术魅力。
(3)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是人们在一定社会语境中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形式。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能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立不完善,往往会在国际社会上处于劣势,造成有理说不清、说话没人听的局面。用西方价值观和话语体系来评判,我们将永远无法掌握主动权。因此,我们要努力贯彻践行习近平思政话语的思想,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好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要通过讲述中国历史、中国故事,刻画一幅幅生动的历史人物画像吸引国际社会来了解魅力的中国。同时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用中国话语来彰显中国特色,用中国理论来介绍中国主张。2014年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演讲时用了一个中韩之间的感人故事:2008年,中国骨髓捐献志愿者张宝与韩国患者配型成功后遭遇了车祸,但他住院治疗康复后,继续为这位韩国患者捐献了骨髓。这个温暖的小故事不仅拉近了中外民众的心理距离,而且重新定义了中国官方外交话语体系的新风格、新温度,全新展现了大国担当的光辉形象,充分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国际关怀。
参考文献
[1][2] 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J].传承,2013(10):4.
[3]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摘编[J].共产党员(河北),2017(24):33.
[4]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4-7.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3.
[6]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N].人民日报,2013-08-27(1).
[7]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J].当代兵团,2020(5):4-6.
[8] 李傲霜,娄淑华.习近平语言艺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的路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1):14-16.
[9] 习近平.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见面时的讲话[J].人民论坛,2017(S2):12-13.
[10]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7:209.
[1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2.
[12]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3(10):4.
[13] 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J].求是,2010(10):3-7.
[14]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J].先锋队,2012(34):21-24.
[15] 习近平.生活情趣非小事[J].西部大开发,2013(4):5.
[16]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史文汇,2016(11):4-9.
[17]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9).http://news.12371.cn/2016/05/19/ARTI1463594345596569.shtml.
[1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28.
[19] 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J].社会主义论坛,2020(8):4-6.
[20] 习近平.要群众信任,决不仅仅靠权力[N].人民日报,2005-05-30(10).
[2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22] 陈力丹.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新闻界,2018(2):99-100.
[责任编辑:张学玲]
收稿日期:2019-07-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研究”(18BKS174);中南大学“高端智库”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研究”(20200507)
作者简介:刘新庚(1956—),男,湖南邵东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谭紫菱(1999—),女,湖南邵东人,中南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