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 安晓东 郑谋
摘 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其内涵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及厘清“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北京科技大学着力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决策程序、完善运行架构,在实践中探索构建调研、决策、落实、考评全链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持续优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路径,完善高校治理体系,提升校园治理能力。
关键词:党的建设;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治理
黨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社会主义高校的鲜明特色,是党对高校的领导的重要方式,为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完善治理结构、助推高校各项事业内涵发展以及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制度保障。
党中央历来重视高校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党委对高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这为新时期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指明了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探索其在高校的具体实施路径,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1],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完善高校治理体系,持续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课题。其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决策程序和提升治理能力。
深刻领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内涵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本质是在坚持党委全面领导的基础上,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是相互协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大学治理逻辑之中。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准确把握三方面内容: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基本原则。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高校党委要总揽全局,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一是要把稳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路线,擦亮社会主义大学鲜明底色。同时,要发挥 “压舱石”作用,为发展过程中重大事项把关决策、保驾护航。二是要建好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凝聚人心、招揽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营造奋进工作文化,锻造担当干部人才队伍,推动高校事业发展。三是要抓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高校党委要着力打造机制健全的督查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推动高校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第二,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基本路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高校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制度基础。在高校中坚持民主集中制,一是要遵守党的政治规矩。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四个服从”落实到议事决策方方面面,实现高校党委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确保高校党委政令畅通。二是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研究重大事项。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防止高校党委出现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倾向。三是要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有机结合。领导班子成员要依据分工落实高校党委决议,形成有序有力、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
第三,要理顺“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这一核心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辩证统一、相互促进。把握好二者的关系,一是要理清党委和行政的关系[2]。要明晰党委领导内容和校长负责事项的界限,统筹协调党委谋划决策和行政落实管理的关系,共同巩固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升校园管理水平。二是要协调好书记与校长的关系。一方面,党委书记是高校领导班子的“班长”,是高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凝聚带动班子成员支持校长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作为党委副书记的校长是高校党委的重要成员,负责将党委有关决议转化为具体行政举措。党委书记与校长的紧密配合、精诚协作能形成示范效应,凝聚和带动师生力量推动高校事业发展,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注入新动能。
执行推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问题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制度优势,也是当前形势下最适合我国高校的治理模式。但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和各高校实际情况的不同,导致制度在执行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
第一,对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边界尚不清晰。在实践中,部分高校将“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看作为简单的权力分割,造成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边界不明晰、对集体领导和具体分工把握不到位,导致出现“党委一元领导”“党委政治领导”等不正确的做法。一方面,应由分管领导直接审决的事项提交校长办公会、常委会审议,降低了决策的效率;另一方面,应当集体决定的“三重一大”事项由高校领导直接审决、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没有明确的议事清单等问题降低了议事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以议事决策为核心的工作机制尚不完备。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核心在于规范议事决策。但是,当前相关制度尚不完善,表现在对于重大决策事项的合法性评估、意见征集环节尚未形成顺畅的工作机制,降低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水平。另外,部分高校关于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的决议落实情况尚未形成固定机制反馈,考评机制的建设有待加强,导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学术委员会作用仍须加强。高校是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但当前学术委员会作用发挥不明显阻碍了制度效能进一步增强。突出表现为高校决策学术有关事项时对学术委员会意见听取不够,并且学术委员会可以直接审决的事项有待进一步明晰,制约了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
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践
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按照中组部、教育部以及北京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从健全制度体系、优化决策程序和以及完善体制机制多方面着力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一,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北京科技大学围绕贯彻和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认识和工作水平,印发《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党委在学校事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修订全委会、常委会以及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修订“三重一大”实施办法,制定了校领导专题会议议事规则,形成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沟通交流机制,构建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負责制“1+6”制度体系,有力保障了议事决策更加科学清晰、规范,提升了议事效率和效果,让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学校落地见效。
第二,构建规范的决策程序。科学决策是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关键内容。学校在实践中着力探索清晰、科学的常委会、办公会议事内容和决策程序。一方面,紧抓“一内一外”,提升议事决策规范性。严格会议召开程序,搭建议题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规范议事决策外在流程。同时,规定重大行政议题要先通过校长办公会再经常委会审议,明确相关议题要由分管校领导进行汇报,理顺议事决策内在机制,确保议事制度规范、党政界限清晰。另一方面,着眼“一头一尾”,提升议事决策科学性。规定未经充分调研、沟通并形成完备会议资料的议题不得提交会议讨论,涉及师生重大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及时通过公开渠道征求意见,提升决策的针对性。此外,构建议定事项提醒督查制度,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加大党委决策的落实力度,形成“调研决策落实”工作闭环。
第三,构建协调有序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构建领导班子成员沟通交流机制,促进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交换意见,推动班子成员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凝聚集体共识,形成工作合力,促进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推动中的协调配合,提升重要决策和重大工作推进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坚持和完善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规范学院议事制度,提升议事水平,充分发挥二级党组织承上启下作用,破解“上热中温下冷”的困难局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思考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着力点和关键点:
第一,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的政治建设。加强政治建设是提升高校领导班子把方向、谋大局的关键,也是促进其政治上成熟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坚定政治信仰。高校领导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来自我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加强党对高校各项事业的领导,不断提升治校理校水平。二是要锤炼政治本领。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主动加强政治能力和实践训练,切实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全局的能力。同时,应当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坚决落实高校党委的各项部署。三是要加强政治意识。要善于从政治高度研判形势,分析问题,还要团结其他同志,凝聚力量,将高校党委建设成为高校事业发展的“定盘星”。
第二,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和发展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持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一是要加强党的领导。高校党委要发挥“管大局、谋大事”的核心作用,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二是要注重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以及学风建设等相关事项中的作用,着力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学术研究和学校治理中的作用[3]。三是要落实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要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以及学代会的相关作用,鼓励师生参与学校改革发展进程,拓宽监督渠道,保障民主权利。
第三,建立健全调研、决策、落实、考评全链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连贯协调的体制机制是保证高校领导体制有效运行、功能发挥,促进高校整体发展的根本途径。一是完善调查研究机制。建立完善严密的调查研究工作机制,通过制度体系建设,保障师生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前置要求,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着力破解高校在重大决策前的意见征求不够充分、调查研究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二是完善督查落实机制。要贯彻落实一线规则,确定对高校重大决策跟踪督办、月度调度,确保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决议有落实、有效果、有反馈,着力破解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过程中存在的“决而不行、行而不果”问题。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要逐步探索建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化的考核激励机制,尝试构建可细化分解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工作监测点体系,着力破解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考核标准不统一、难以细化量化的问题。
本文系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2019年度党建研究课题重点课题“高校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机制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家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9 (24):4-6.
[2]靳诺.处理好三个关系[J].求是,2014(24):45-46.
[3]杜玉波.聚焦大学治理关键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20-01-06(5).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