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

2021-04-06 19:33郑文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郑文红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初中数学学科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积极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熟悉度,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是笔者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所作出的探究和阐述,希望对广大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引言:

数学知识的本源来自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它与人类的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当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将数学思维和数学技能迁移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来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数学思维习惯,逻辑性的数学知识与形象、具体的生活情境有效连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减轻初中学生繁重的学习负担,有效提升学生实际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降低学习难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由于数学知识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等因素较强,导致学生很难在第一时间就迅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明明看来相对简单的数学知识,反而令很多学生无法全然理解,逐渐令学生产生了反感情绪,打消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针对以上现象,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融入生活化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引导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和理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和记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明确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经常性和关联性总结,寻找其中的共性规律,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代数式》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自制的教学PPT,为学生演示与代数式有关的数学发展史,引导学生明确伟大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说的:“符号的巧妙和利用符号的艺术,是人们绝妙的助手,因为他们使思考工作得到节约,在这里他以惊人的形式节省了思维。”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欣赏、领悟,体验概念发生、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对比的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学习能力。

二、在习题训练中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将数学知识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并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内容讲解完成后,将生活化教学情境融入学生的习题训练中,通过多种题型来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印象和记忆,在活跃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并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迁移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帮助他们掌握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这样既可以创新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数学习题解析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习题的铺垫:“同学们,假设你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客人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室外游泳池,你会怎样进行游泳池设计?假设他还给了你一些特定的条件,你又该如何设计呢?”然后,教师通过教学PPT为学生演示这道数学习题,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习题为:有一个半径r的圆及一个长、宽分别为a和2r的矩形,如果其中的圆可以剪截,如何利用这两块不同图案组合设计出你认为最美丽而又易于计算周长与面积的游泳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建筑设计的好奇心,还可以激发学生探求答案的欲望,不仅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还可以活跃数学课堂的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与实际生活相融合

例如,在教学完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代数式》这部分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本周六小明同学和小王同学约好到游乐园玩耍,两位同学家距离游乐场的距离都是20千米,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游乐场每小时需要骑行x千米,则所需时间是20÷x小时;如果速度每小时加快5千米,则小明同学到达游乐场的时间为20÷(x+5)小时。由于游乐场太大,进去后很难找到对方,在没有通信设备的情况下,两位学生约定均采取最快方式在中午12点准时到游乐场汇合,否则就得各自回家下次再约。假设一个人正常的骑行距离是每小时10公里,请问小王同学应该提前多少小时出发与小明同学汇合?在习题公布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同学们,如果是你们错过了这次约会时间,就要再等到下一周才可以与小伙伴一起相约去游乐园玩耍,你们会怎样做?”这种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练习方式不仅可以将实际生活与学生的课堂知识进行充分融合,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热情,还可以巩固学生已学的数学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既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可以节约大量的课堂单位时间,增加学生习题训练的机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和眼光去观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还可以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归纳和总结生活中数学规律的习惯和方法,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金艳霞.生活情境与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合策略[J].魅力中国,2020,(33):288-289.

[2]謝冠斌.浅析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初中数学教学[J].考试周刊,2019,(51):51,53.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创设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现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