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联合自控静脉镇痛泵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在本院范围内,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为时间节点,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进行镇痛,观察组58例基于此,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单次髂筋膜阻滞再联合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及镇痛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12、24、48h时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结论 针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单次髂筋膜阻滞术后再取多模式镇痛护理联合自控静脉镇痛泵干预,能减轻疼痛,提高镇痛满意度。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自控镇痛泵;多模式镇痛护理;单次髂筋膜阻滞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225-02
疼痛是一种由组织损伤或者潜在损伤所造成的不舒适、不愉快的体验与感受。现有研究指出,疼痛实为一类疾病,是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5个生命体征,尤其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已经成为需要急切解决的重要症状。疼痛会降低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且还引发多种并发症,延缓康复进程。所以,做好术后疼痛护理工作,意义重大。自控静脉镇痛泵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镇痛方式,但此项操作带有机械性、固定性,一些患者对此会表现出难以耐受的情况;而对于多模式镇痛护理而言,即为采用多种镇痛手段来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最大程度减轻其疼痛感受,保持积极治疗心态,加速术后康复进程[1]。当前,有关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与多模式镇痛护理相联合的报道较少,为证实其临床效用,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此方案进行镇痛,评定其效果,现就此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选取来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计120例,将其分成两组(所用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在对照组62例中,最小年龄45岁,最大78岁,平均(73.15±5.24)岁,男性37例,女25例,手术时间(99.56±14.19)min,疾病种类:髋臼发育不良11例,股骨头坏死25例,髋关节骨关节炎10例,股骨頸骨折16例。观察组58例中,年龄45~77(73.12±5.22)岁,男、女比为35:23,手术时间(99.27±14.13)min,疾病种类:10例髋臼发育不良,24例股骨头坏死,9例髋关节骨关节炎,15例股骨颈骨折。两组上述数据经对比,并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均行髋关节置换术;(2)依从性好;(3)经头颅CT或MRI检查,均未发现神经性疾病。排除标准:(1)严重肾脏病变;(2)精神疾病;(3)近期(1个月内)有镇痛药使用经历;(4)恶性肿瘤、严重胃肠道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使用3000F/9001100001型自控镇痛泵(苏州麦德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镇痛,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配方用生理盐水126ml、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规格:2mL:0.1mg)0.7mg、托烷司琼(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35,规格:5ml:5mg)10mg、曲马多(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331,规格:50mg)400mg,背景剂量3ml/h自控给药3mL/次,给药时间20min。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多模式镇痛护理:(1)心理护理。护士应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将镇痛泵的基本原理、步骤、方法等讲解于患者;用现象疗法、注意力转移法、音乐转移法等,减轻患者疼痛;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强化患者认知,促进其治、护依从性的提升。(2)超前镇痛。护士将超前镇痛理念及主要方法介绍于患者,预防性的使用镇痛药物,以此来实现超前镇痛;术前1h,肌肉注射帕瑞昔布40mg,术中对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3)技术性止痛。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单次髂筋膜阻滞镇痛,术后用热、冷敷等方法镇痛。在康复训练开始前,用干扰电镇痛,每日1次。
1.3观察指标
(1)疼痛评定。分别于术后12、24、48h时,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进行评定[2],总分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严重。(2)镇痛护理满意度。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包含3个维度(21个条目),即专业技术能力(5个)、信任关系(11个)、教育关系(5个)。各条目均用5级评分法评定(1~5分),此调查表的Cronbach'α系数是0.811,一致性CVI为0.791,信效度好。
1.4统计学处理
SPSS21.0处理各项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NRS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12、24、48h时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疼痛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疼痛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
3.讨论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许多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术后疼痛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髋关节置管术术后,实施相应疼痛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疼痛程度的降低,并且已成关怀健康的重要内容[3]。针对疼痛程度而言,其作为评定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与治疗效果紧密相关。有报道指出,术后疼痛是一种刺激性伤害,其除了会引发各种身体疾病外(如肠蠕动缓慢等),还会威胁身心健康。因此,做好术后镇痛护理工作,意义重大。
自控静脉镇痛泵实际就是由患者自主用药泵来止痛,此方法的基本原理即为利用微电脑来控制,使得用药更为科学与安全[4]。另外,在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时,如果患者感到疼痛,仅需按动镇痛机上的按钮,镇痛药便能基于导管作用下,缓慢进入到机体内,用药量小,并且更为稳定,使机体中能保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真正做到“按需供应”,因而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有利[5-6]。而针对多模式镇痛护理而言,就是基于药物治疗,联合多种护理干预措施来实施镇痛。本文将自控静脉镇痛泵与多模式镇痛护理相联合,在基于自控静脉镇痛泵镇痛基础上,分别从心理护理、超前镇痛、技术性止痛等方面来实施镇痛干预,借此转移患者疼痛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结果发现,观察组疼痛评分得到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表明此种联合方案适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将多模式镇痛护理联合自控静脉镇痛泵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不仅能减轻疼痛,而且還能提高镇痛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朱艳华.综合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2):180-181.
[2]黄鹦,陈琴,刘锋,等.精准化多模式镇痛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9):143-144.
[3]赵继露,鲁成,宋庆萍.程序化疼痛护理管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运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160-163.
[4]张莉薇,杨宜群,李群,等.多学科联合模式下"镇痛护理标准流程"在失能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9,016(32):148-151.
[5]赵燕,王丽,张慧艳.多模式疼痛管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情况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1):97-98.
[6]梅雨柳,曹伟,裘伟琪,等.无线镇痛泵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9):125-128.
课题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合同编号:Z20170806)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