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带镇燃灯寺历史沿革考

2021-04-06 19:41陈恳杜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期
关键词:碑刻

陈恳 杜静

摘 要:洛带镇燃灯寺位于洛带古镇北侧,其所在的八角井街路窄人少,按如今的知名度仅能算是成都地区的“三线”小寺。目前对燃灯寺的研究多侧重其宗教、社会意义方面,均没有对燃灯寺本身的历史沿革进行过完整的考证。文章重点对燃灯寺从始建至今的历史沿革进行研究,通过对燃灯寺的现存碑刻、建筑题记、历史资料进行考证比对,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燃灯寺史。

关键词:燃灯寺;洛带镇;碑刻

燃灯寺(图1)为异地搬迁建筑,现址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八角井街,虽然靠近洛带古镇,但并非为旅游核心区,加上八角井街属于洛带镇老街,路窄人少,除了本地居民很少有游客能踏足此寺。笔者曾在龙泉驿区文物部门工作,有幸对燃灯寺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至今尚无研究资料可以完整地叙述燃灯寺的历史沿革,为弥补这块空白,笔者对寺内古碑进行了抄录。通过对碑文的翻译与对历史文献的查证,结合建筑的木檩题记,笔者逐步厘清了燃灯寺的历史沿革。

1 洛带镇与燃灯寺

燃灯寺作为洛带镇的重要寺庙,每当洛带地区发生重大事件或是进入重要历史时期时,燃灯寺的影响和变迁首当其冲。因此,脱离地区影响单独研究燃灯寺历史必定会产生一定的疏漏。对此,笔者对洛带地区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简单梳理。洛带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东郊,是我国西部出了名的客家第一镇,据2019年统计,洛带镇户籍人口29408人,其中常住客家人口达95%以上。从历史上看,洛带镇在古时的地位是高于现在的,秦汉时期,秦灭巴蜀后置蜀郡,洛带地区属成都县(今成都市)管辖,从秦汉至唐,洛带为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唐贞观十七年(643),成都县(今成都市)东设蜀县,洛带划归蜀县。唐武周久视元年(700)设立东阳县(今东阳市),洛带划归至东阳县(今东阳市)。宋代,洛带镇为灵泉县(龙泉驿区)三镇之首,据宋代古籍《元丰九域志》①记载:“灵泉,府东五十里,一十五乡,洛带、王店、小东阳三镇。”明洪武六年(1373),洛带隶属简阳县(今简阳市)。清初,受兵灾影响四川人口剧减,清政府发起“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洛带镇成为客家人聚居地,1955年,定名为洛带区。②1976年,洛带划归成都市龙泉驿区。

2 燃灯寺历史考析

燃灯寺中留下的古碑共有11通,包括宋代潘洞的《圣母山祈雨诗并序》、宋代苏恽的《灵泉县圣母堂记》、清代的《信相圣母碑记》《信相圣母会碑序》《灵泉县瑞应禅院祈雨记》《重镌圣母山瑞应禅院古迹记》《文昌会碑》《修建观音庙碑序》《三峨山重修钱炉疏库碑记》《修建字库碑记》《瑞应寺川主会章程碑序》等,各碑相互印证,为燃灯寺历史沿革考证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燃灯寺现有4座主要建筑,其中3座均可见木檩题记,其也为燃灯寺的建筑修建时间提供了重要信息。为更清晰地表达了燃灯寺的时间轴,笔者将其历史沿革划分为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至今四个时间段进行阐述。(下文中出现的信相祠、信相寺、圣母院、祥瑞禅院等名称均为燃灯寺各时期的旧称。)

3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581—979)

《灵泉县圣母堂记》:“(隋)适值岁歉田稼,民伤饥馑,则持龙头小铛,散粥而饲之,救拯生聚,众给千万,活病充疲,咸告丰饫。”

《信相圣母碑记》:“镇子场东半里许有燃灯寺者,原系隋皇时信相寺故址。寺内有塔主圣母像粤稷圣母根由,系青城黑水溪褚氏女,号信相,幼谙经义,参佛旨,带黄冠竹筓葛帔。练□□,褚□息□斯□修,勤苦有□□□由此藏,遇大饥,民间乏食,乃设一铛于路旁,逢人给以粥食。日饲千人不竭,民受其惠,故脱化之后相兴聚石为塔龛刻像于其里,筹建堂宇,其像曰米母菩萨,颜其寺曰信相寺。”

燃灯寺始建于隋代,隋文帝开皇年间(582—600)在本地有四川青城县黑水溪人褚信相女(笔者理解为褚姓的佛教信徒)常在灾年施舍米、粥,因其乐善好施被当地人称为活菩萨,当其去世后,当地人在她平时修炼的三峨山中建祠纪念,名为“信相祠(寺)”,因寺内供奉米母菩萨,寺院又称“米母院”。

《灵泉县圣母堂记》:“时革宣皇大中九载,白丞相敏中按节右蜀,首谋兴建。寻得法润禅师主之。仍访遗基,再葳能事……逮咸通中,悟达国师知玄由长安来,观两蜀名地,寓此侨隐,亦继住持,因题为圣母院,其山亦从而名之……唐室下衰,经王、孟两世,胙土僭朔,斯地灵异之应,愈新于人,救旱乘时,灼示为霖之兆,拯民布惠,尤司及物之仁,神变屡闻,曾无旷岁。”

《信相圣母碑记》:“凡水旱灾有凶祷□应,至唐圣皇时,有摈佛毁寺之条,而此寺兴塔遂废。迱节度使曰公至蜀,闻其灵显,命法润禅师访其遗迹,所存者像,复建祠祀之。”

唐会昌元年(841),唐武宗灭佛废寺,信相祠受牵连,被废弃毁坏。唐大中九年(855),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从弟丞相白敏中(此时白敏中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寻求法润禅师,去寻找信相祠的遗迹,此时的信相祠仅剩部分神像。在法润禅师的主持下,在原址重建信相祠,使信相祠名声大振。唐咸通年间(860—872),悟达国师知玄(809—882)由长安入蜀,拜访蜀地名山,最后在信相祠侨隐,并继任信相祠住持。期间,悟达国师为寺庙提名“圣母院”,受其影响寺庙所在的三峨山也改名为圣母山。

唐朝衰败后,历经前蜀高祖王建(847—918)、后蜀高祖孟知祥(874—934)两代,每逢旱灾当地人便在圣母院进行祈雨祭祀,而且特别“灵验”。从此,祈雨祭祀活动成了圣母院的重要仪式。由于圣母频示“祥兆”,受圣母院的“庇佑”,当地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遭受过饥荒。

4 宋元时期(960—1368)

《灵泉县圣母堂记》:“炎宋大中祥符二歲,府主密直任公中正聆其显迹,拜章闻上,愿赐名额。未几诏下,院新‘瑞应之号。至宝元、庆历、皇之初,亢闵时泽,蜀土遘厉。府主密直张公逸、杨公日严、相国文公彦博、端明杨公察毕谕将校,就堂祭请,置府佛庙,设钟梵焚献以祈之,匪夕而应。甘澍浃于百里之内,农稼稔字,蕃固秋成,享大年之望。洎三殿省丞潘公洞、徐公汾、刘公永咸出宰是邑,轸民告雨,来拜祠下,皆获祥应。著文赋诗,大志其异……列郡县镇,凡属愆旱,奔来千里,请祷于前,动皆协恳,章章然以愿从人,其神化之若是。”

《信相圣母碑记》:“炎□□公请敕封谥于像尊为信相圣母,于额赐为瑞应禅院于山□,为圣母山。由是远近咸来瞻祀,熙宁五年,蜀中大旱,府尹谏义南阳公命属樊靖至省祷之,将近省城而□需西布雨□东来赤地忍变润土,是时南阳公留佛驾于大慈寺中七日,连宵甘霖大降,民歌优渥,年获顺成。而巴邛梓汉之人闻其显,每遇旱时之无不验也,故祈雨诗,祈雨文圣母祠堂记载在全蜀萟文志班班。”

《圣母山祈雨诗并序》:“今年春二月,雨膏弗时,甲者弗牙,苞者弗葩,民吁以嗟。知府事、大资政谏议南阳公曰:‘久矣!吾闻褚菩萨之为灵也,盍请祷焉?既七日,复命,靖奉之,以归于瑞应,公送之如始逆(迎)焉。盖尝思之,道无所不在,而佛无所不是,翠竹黄花,同归妙用,故虽塔石之象,亦足以为惠泽于一方。”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成都知府任中正发现寺中圣母频出“祥兆”,上书宋真宗,很快宋真宗便赐名“祥瑞禅院”(又名“瑞应寺”),受到皇家赐名后,燃灯寺的影响力大幅上升。宋宝元二年至宋皇祐元年(1039—1049),受时任宰相文彦博、户部侍郎杨察、兵部尚书郎中张逸、益州转运使杨日严等高官名士的支持,瑞应禅院定期举办祈雨活动,并将瑞应禅院的祈雨活动纳入国家正祀。①宋熙宁五年(1072),蜀中大旱,成都府尹建议南阳公派其下属樊靖到瑞应禅院祈雨,同时在南阳公的主持下,寺中的圣母像被请至成都市古大圣慈寺,举办了7天法会,不久甘霖大降,人民欢腾,喜获丰收。受此影响,巴渝、邛崃、梓潼、汉中(或为广汉)地区的人民每逢旱灾都来此求雨。

《圣母山祈雨诗并序》:“灵池县②东山下,有朱真人洞③;洞北冈岭连属,逾二十里,得褚圣女祠,化迹尤异,民咸事之。予出宰之次月,邑中苦旱,于是洁诚荐祷,希恩于二像之前,曾未三日,甘雨大澍。民欣其应,式歌且,仰荷明灵之垂佑,作诗以记之。”

宋皇祐六年(1054)三月,灵池县(现龙泉驿区)大旱,时任灵池县令潘洞亲上圣母山,向“朱真人”“褚圣母”二位神祈祷,为灵池县求雨,三天后甘霖大降。当地人民受其恩惠,歌颂瑞应禅院的功德,仰慕神明的保佑,特意刻了《圣母山祈雨诗并序碑》立在瑞应禅院记录此次事件。

《信相圣母碑记》:“可考元末时,蜀中大乱至明洪武四年,始平屡遭焚掠,近省城寺观概无存焉。”

元代至洪武四年(1271—1371),受兵灾影响,成都的各寺院屡次遭受焚毁和劫掠,成都附近的寺庙几乎荡然无存。燃灯寺也在此时遭受了灭顶之灾。

5 明清时期(1368—1912)

《信相圣母碑记》:“正统丙辰有僧本宗复就,则圣母至迹似无有知者。天顺四年,忽然此地祥光烛天,数页不灭。是时,蜀和王在省城,每登楼夜望,常常见之,因遣官吴善督立六顶上殿,铸古佛一尊并诸天神像。而□如昔日之灵显。及献贼扰蜀,所过焚毁笺书,而此寺犹然获存,是皆圣母阴为护持者多矣栽。”

明正统元年(1436),有僧人在瑞应寺逐渐恢复香火,但圣母的遗迹好像已经无人知晓。明天顺四年(1460),蜀和王朱悦菼(1435—1461)在成都常见瑞应寺的方向出现祥瑞,便下令官员吴善来此督建重修寺院,并铸造铁质古佛(燃灯佛)一尊及多个神像。明末张献忠进入四川,所过之处烧杀抢掠,但瑞应寺却侥幸躲过了此劫。

《信相圣母碑记》:“朝大清开国以来,亦既百有余年,惟见上殿有燃灯铁佛一尊,遂呼其寺曰燃灯寺。颜其山曰三义山……岁值嘉庆乙丑,天忽大旱而民饥,州牧沈公命予等倡劝推施,设为米厂赈贫,一方赖以全活者。”

清乾隆年间,瑞应寺大殿只剩一尊燃灯佛,所以当地人们便称呼此寺为燃灯寺,改所在的山名为三义山。清乾隆十一年(1746),寺内增修川主殿,殿内供奉川主塑像。清嘉庆十年(1805),时遇大旱,粮食歉收,州牧沈命予等人倡议施舍救灾,并设立米厂赈灾,在此措施下,当地总算渡过了难关。

《信相圣母碑记》:“圣母当年煮粥疗饥,降泽弥灾,其事隐有相合为者……乃共商以赈贫之余钱五钏,雕塑圣母遗像,尊莫尊于燃灯古佛,故安圣母像于右,寺仍名‘瑞应,复古称也……每年定期于冬月十三日庆祝圣诞,答神庥也。又获邀集合乡绅耆,各助捐资,以为逐月燃灯之费。”

因为当时当地政府在本次灾年的救灾活动与隋朝的褚信相女(圣母)的行为非常相似,当地民众认为这是圣母显灵,便共同商议用赈灾的余钱重塑圣母像安放于燃灯佛的右侧,同时将燃灯寺再次改为瑞应寺。并规定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举行“圣母会”。

根据《修建观音庙碑序》记载,清嘉庆六年(1801),有乡人在镇子场附近的猴子坡掘土时发现了一尊石观音像,相传治病灵验,酬报者纷纷而至。镇子场的绅耆们认为猴子坡地势陡险,“不足以妥神灵”,故主持募捐,在燃灯寺内修建观音殿。④

根据《文昌会碑》记载,清道光七年(1827),瑞应寺内加塑文昌菩萨,并另兴文昌会。根据《三峨山重修钱炉疏库碑记》记载,清道光十九年(1839),因寺内古炉库年久失修,按原样于殿前重建焚化疏奏铁炉库。

《瑞应寺川主会章程碑序》:“神曷以川主名,以其为川中之福神,而为川人之所宗主也。会曷为兴,与瑞应寺以兴寺旧。信相圣母修行济饥之所,塑川主像于其中,而兴会以赛之。”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7月31日,瑞应寺重塑川主像,并且定期兴起川主会。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瑞应寺重建大雄宝殿。⑤

清光绪七年(1881)4月25日,僧人盘玉组织募捐修建(应为维修或者重建)瑞应寺观音殿。⑥

6 民国至今(1912—)

民国期间,瑞应寺兴起童子会(童子会流行于川西一带,是汉族民间祈求生育的风俗),并修建娘娘庙。民国三十七年(1948),重修娘娘庙。1966年后,瑞应寺宗教活动停止,其产权收归简阳县(今簡阳市)洛带区公所。1972年,简阳县(今简阳市)洛带区公所将瑞应寺全寺房屋转卖给四川省交通厅干部学校,寺庙改为学校用房。1984年11月,瑞应寺改为燃灯寺并公布为成都市龙泉驿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因四川省交通厅干部学校拟扩建校舍,欲拆除燃灯寺,被当地文物部门阻止。经协商,由四川省交通厅干部学校申请将燃灯寺迁出学校,搬迁至洛带镇八角井街(现址),并将寺院移交给龙泉驿区文化局。①1987年6月3日,成都市文化局同意燃灯寺异地保护。1987年9月14日,龙泉驿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燃灯寺进行了详细调查,此时受“文革”与四川省交通厅干部学校的双重破坏,寺院仅剩3座建筑,分别为乾隆十一年(1746)重建的川主殿、光绪七年(1881)重建的大雄宝殿、民国三十七年(1948)重建的娘娘庙。②1988年3月,完成寺庙建筑迁建工程,并正式交于龙泉驿区文化局,用作龙泉驿区博物馆。1989年,新建碑廊,将原燃灯寺内及周边地区的古碑统一立于此处保护。2005年,寺庙建筑交于佛教僧尼管理,并重新开放为宗教寺院,由传方师傅任住持,主持全寺佛教工作。2006年秋,新建天王殿(现山门)。③2007年4月6日,燃灯寺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底,由寺院住持传方法师主持募化,对观音殿实施维修(主要维修地面)。2015年,由龙泉驿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组织对燃灯寺古佛殿进行维修。2016年,由寺院自行募化,对大雄宝殿地面实施维修。

7 结语

燃灯寺自隋始建以来,经历了唐武宗灭佛、唐宣宗兴佛、宋代祈雨正祀、宋元战争、蜀王崇佛、湖广填四川等重大历史事件,是川西洛带地区宗教历史演变的缩影。同时,燃灯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着祈雨的功能,这对于拥有都江堰的成都来说非常罕见,据《民国简阳县志》记载:“益部十县,多引江水溉田,咸为沃壤,唯灵池□决不到,湏俟天雨,俗诏之‘雷鸣田。”④由于龙泉驿区靠近龙泉山脉,地势偏高,无法享受都江堰的惠泽,让祈雨成为地方的实际需要。

随着历史发展,燃灯寺的宗教活动伴随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从最初的民间信仰⑤到唐至清的佛、道混合,再到如今的佛教信仰,燃灯寺肩负着地区民众信仰寄托的重担。而其独特的祈雨功能不仅丰富了成都地区的宗教文化,也为地区灾害研究、农业发展研究提供了研究资料,是成都地区不可多得的地方史研究实物。

猜你喜欢
碑刻
明显陵碑刻图式元素的艺术特征探析
鲁甸碑刻艺术研究初探
从碑刻看清水江流域民间生态行为
汉碑档案
欲访汉碑游齐鲁 致尚宽厚遗绪新
关于山海关区石河镇出土石碑的简考
中国传统碑刻刻工题名的发展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