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表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学生提到作文就头疼,普遍反映“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也是作文教学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放在首位,可见观察的重要性。只有细心的观察,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生动的文章。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关键是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观察。例如,写人的文章,在描写一个人的肖像时,很多学生都这样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张樱桃小嘴”“乌黑的头发”等等,千人一面。针对这一现象,我开展了《猜猜他(她)是谁》活动。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到讲台前说出某个学生的特征,让全班学生猜,比一比谁说得准确。这一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在习作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无话可说。很多学生提笔似有千斤重,抓耳挠腮,一句话也写不出来。似乎学了很多好词佳句,却不会用,习作内容空洞乏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1.背誦古诗词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文人志士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我充分利用早自习、黑板报等,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诵读”“美文欣赏”等活动,或在组内交流分享,或在班级我读你听,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2.每周一节阅读课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我每周拿出一节课,带领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科普读物,中国的、外国的,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读书的同时,我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把优美的词句摘录下来,达到背诵的地步。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评价,提高运用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仅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走马观花地读;有的则读了却不懂得积累,运用到习作中的寥寥无几,这样的阅读收效甚微。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好,更要有收获。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逐字逐句精读细品,可以增强修养,提高能力;快读略读提高效率,可以获取更多信息;批注阅读圈圈画画,可以读出问题,读出感悟。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在长期的阅读中去实践,才能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3.指导学生写日记
很多学生作文时无事可写,其实,他们忽略了身边的小事。因此,我指导学生,每天睡前把自己一天的生活回忆一遍,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详细写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把写日记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久而久之,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他们再也不会觉得无事可写了。
三、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以往的作文,都是老师批改后给学生一个评价,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对给出的评价似懂非懂,效果不佳。现在,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也必须认识到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自己的思维,作为老师,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所以,在作文课上,我把作文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批、互批,学生们斟词酌句,兴致盎然,还真有点老师的味道。在作文讲评时,还注意抓两头带中间。每次作文,对于特别优秀的,我都要打印出来,放到教室里,既可以让作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能起到范文的作用。对于问题比较典型的,也要打印,全班批阅,帮助学生共同提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读书,多练笔,相信学生会乐于写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