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科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1-04-06 03:20黄河清
广西教育·D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学科

黄河清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2014年,我校确立了以数学学科为研究样本,探索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实施策略,开展了高中数学学科育人“三环耦合”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经过6年实践探索,总结出实施学科育人的新思路、新途径,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三环耦合”学科育人模式的设想与目标

学科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载体。要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必须强化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探索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为此,我们构建了“课堂育人—实践育人—科研保障”的“三环耦合”学科育人模式(如图1)。

“三环耦合”学科育人模式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有“标准”,实现学科立德树人目标;二是构建数学实践活动育人模式,将立德树人目标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实现育人目标;三是建立以课题研究、学科基地建设为统领的科研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数学学科育人方式的改革。

二、課堂育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在已有的数学教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如何通过数学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以数学新授课为例,我们在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分别制定“标准”,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如图2)。

具体而言,在“新课引入”环节,教师要以“关联性”为抓手,让学生感受到新知识的学习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教学时可以将数学史、中华传统经典故事等内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家的故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形成忠于科学、忠于事实的思维习惯。在“概念形成”环节,教师要培育学生实事求是和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以及不懈探索的优秀品质。在“概念深化”环节,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突出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学会思辨,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应用探究”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总结归纳”环节,学生要围绕数学核心知识总结方法和策略,完善数学知识结构,提高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笔者发现,要落实数学学科育人目标,必须在数学教学中确立“德育目标”。因此,2019年我校提出以“思维育人、史料育人、审美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五个维度为抓手,探索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做法(如图3)。

在“德育目标”的五个维度中,“思维育人”注重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倡导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思维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要注意去伪存真、触类旁通,掌握推理的基本方法,引领学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从中培育理性精神。“史料育人”是指借助学科发展历史促进学生品德养成,倡导教师教学时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史料内容和育人价值,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熟悉数学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前人在探索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历程,从中培养学生坚韧的品质。“审美育人”是指充分利用数学学科资源开展美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之美,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简洁而优美的数学关系式进行表达,这是数学美育的重要目标。“文化育人”是指数学教学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史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提高数学文化素养。“目标育人”是指通过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实践育人:构建数学活动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还要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社会。因此,我校搭建了“实践育人”数学活动课程框架,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勇于探索,提高能力。

第一,建立“数学实验室”。2016年,我校建立了两个“数学实验室”,在每个年级开设两个“数学实验班”,探索和改进传统的数学教学与学科育人方式。首先,引进平板电脑辅助教学设备,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宽教学空间,构建微课程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统计学生的考试成绩;其次,开设《数学建模》《立体几何进阶》《密码学初步》等拓展性课程;再次,探索开放式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监控,学会正确归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几年下来,实验班学生学业成绩明显提升,自我评价能力也有了提高。

第二,成立数学社团。2016年,我校成立了数学社团。最初,数学社团只有53名学生,如今参加数学社团活动的人数达上千人。数学社团开展的数学研究性活动,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与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通过课题研究,得出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如《浅谈IDA*算法及其中估价函数的设计技巧》《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区域乡村振兴调查研究》等。此外,数学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学校大型活动项目的策划与设计,如设计“元旦通宵晚会”数学游园活动方案,在“畅想科技,畅想未来”科技节活动中负责“圣诞树承重”方案的设计并进行现场测量、记录、计分。实践证明,数学社团成员在研究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了提升。

第三,开展学科奥赛培训。我校把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布局,积极探索学科育人途径,培养创新型人才。数学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力水平等自主选择是否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学习,同时按照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系统培养,邀请国内奥数知名专家、国家队知名教练走进奥赛培训课堂,给予学生指导,同时与国内发达地区中学、高校建立联系,让学生在交流学习中提高水平,还编制了《函数迭代》《函数方程》《数列与差分探究》《组合数学》等校本课程。

第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我校开展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如“我爱祖国海疆”海模比赛、火箭制作发射比赛、电子模拟探雷锦标赛等,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发展,体会“发展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从而立志奋发图强。我校还开展了以集体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科技创新活动,倡导学生在团队中研讨、交流,从中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还有以信仰教育为主题的科技创新活动,如“自然怪异现象大讨论”科技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五是成立“筑梦班”。“筑梦班”是让学困生、贫困生能够学会、学好、不掉队,享受公平而幸福的教育。我校安排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为“筑梦班”(每个年级1至2个班)学生开设辅导课,以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2017年,我校申报自治区科研课题“以‘筑梦班为载体培养贫困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获得立项。课题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个方面对“筑梦班”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数学社团,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公益志愿者服务、科技创新实践等。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调查活动涉及经济生活、城市建设、农村建设、国际形势,学生把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构建模型、提供发展性报告等形式呈现出来,可有效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公益性社会活动主要是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将数学学习与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从中学会承担社会责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南宁市高新科技园、南宁市国家经济开发区、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广西电网公司等单位参观学习,从中了解企业生产,提高专业认知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学生还将数学与科技创新实践进行整合,在创新设计、发明创造中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四、科研保障: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学科基地建设为动力,在实践中落实学科立德树人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落实育人目标,教师队伍的思想观念、专业能力、研究水平至关重要。为此,我校以科研为引领,抓好课题研究,创新开展学科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为学科育人提供保障。

2016年,我校申请立项了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全面推进数学课堂学科育人研究与实践,在全区7所学校开展实验探索,在5个(县)市支教工作中进行实踐,举行全区性教学研讨活动8次、上研究课96节。此外,学校还以新课改为抓手,全面推进核心素养与学科育人方式的实践研究,其中以数学学科育人方式改革为研究内容的课题便有25项。多项课题研究的开展,为数学学科育人模式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指导。

我校是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科课程基地,在学科基地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三课推动”教师培养模式,打造了教师“讲学”平台,成立了学生学习资源研发项目,如“问题导学”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等,为学科育人提供了载体。

五、“三环耦合”学科育人取得的成效

经过六年的实践探索,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了发展,教师也在教学创新实践中提升了专业水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学科育人,学生增强了爱党爱国情怀,学会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2016年,学生自发成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社,编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3册,创办社刊《求真》并发行了3期,在开展时政研究、社会调查方面积累了经验。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主题教育研学活动中,学会铭记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在每年开展的“传唱红色经典”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传红色精神,承光荣传统”讲故事比赛中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在思想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二,通过学科育人,学生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业成绩上都有了明显提升。2014年至今,学生获得发明专利19项,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26项,在其他类科技大赛中获奖9项,学科奥赛成绩斐然。近年,我校获得国家级文体艺术奖6项,自治区级文体艺术奖30余项,学生的文体艺术素养得到了发展,在学科水平考试和高考中成绩不断提高。第三,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2014年以来,数学组教师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获得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2020年,在南宁市结题的400多项市级课题(含微型课题)中,我校数学组占了22项,在已公布的2021年广西教育科研课题中,数学组占5个。近年,数学组教师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论文200多篇。

学科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它做好,需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要不断完善和落实学科育人的标准,突破理论与实践融通的难题。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我们必须勇立教育改革潮头,为学生创造条件,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超学科”来啦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