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俊玲
写到杏山,我的心就会温暖起来,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我不知道怎样来描述这种温暖给予我的触动。杏山,是童年时父亲一遍一遍说与我们听的地方。杏山,盛满了很多故事,布满了父亲的影子。留下了他的汗水、他飞车运土的飘逸姿态、说话的声音……已逝去多年的父亲,他的气息至今我还能在杏山的韩营村找到……在我的眼中,韩营村的古柏是宁静的象征,也滋润着我宁静的心灵。
古柏,近千年的古柏,斗星转,日月移,它始终在杏山的韩营村思索和見证。1971年秋,我刚出生后不久,父亲就来到了引丹陶岔工程,去修建引渠工程和渠首闸。那里陆续有着和他一样的邓州青壮年民工十万人左右,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在工地上干活,夏季的夜晚在韩营的千年古柏下休息。它栉风沐雨近千年,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历史的更迭。植物学家说:这是研究物种多样性及物种遗传的绝好的样本!历史学家说:这是这座村庄的历史见证和悠久文化的象征!美学家说:它的风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意义!韩营人说:千年古柏护佑了韩营。
杏山,是一个小女孩父爱牵系的地方,听母亲说,父亲每次离家去杏山,我都会挥舞着瘦弱的胳膊大哭着、嘶喊着、挣扎着扑向他;杏山,是一个青年女子眺望爱情的地方,年轻的母亲一个人在家拉扯着孩子长大,其中的艰辛自尝自知。杏山,拉长了母亲的目光,减少了母亲的欢笑,增添了她青春的忧郁气质。母亲总在黄昏时噙着眼泪抱着我在村口等待,哪怕一次又一次失望。每当接到父亲,母亲的眼神一下便有了光彩,我也会吃到平时想吃而吃不到的东西,得到父亲的温柔疼爱。那时,我没到过杏山,以为那是一个长满杏树开满杏花的美丽大山;也没怎么吃过杏,以为杏山就是一个能长出甜杏子的地方。但人们常说,旧时候邓县境内,土匪四起。汤山、禹山、朱连山、高集、彭桥、九重、香花、厚坡一带土匪最为猖獗,“三山加一坡,兔子没有土匪多”。所以即使到了后来,大人们还总是吓唬淘气的小姐姐们:“捣蛋!长大给你说个婆家说得远远的,说到杏山去。”
文学,是风景的声音,艺术,是风景的魂魄。2008年春,我初任文联主席之时,受到杏山党委、政府的邀请,组织邓州文艺界同仁,赴杏山采风,一星期后,制作出了图文并茂精美的《杏山风光》宣传画册。2019年深秋时节,受杏山旅游管理区邀约,我和80余名文朋诗友分两批,再赴杏山采风。是日杏山,秋风秋阳,秋山秋韵,丹水逶迤,金桔飘香。一路欢乐,说古道今,大家说大禹,论商汤,诉丹朱,他们治水的故事和遗迹在七嘴八舌中又活了过来。
6000年的文化杏山,在生机与色彩中绚丽,在定力与宁静中坚守。
中国的版图上,有无数座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杏山,不是名山,少为人知,它有22个山头,是邓州山系中的骄子,不大、不高,却甚是金贵。因有楚长城的遗址而备受关注。
据《邓州市志》载:“楚怀王十六年,即公元前313年,屈原遭放逐后,经穰邓去楚国早期都城丹阳(今淅川县下寺东北龙城)凭吊”。故而,许多文化学者推理屈原的《国殇》很可能就是在邓州的杏山上写成的。
有一日,我在韩营一位乡亲家里做客,门对春色池塘,户纳苍松翠柏。一张红色矮方桌稳稳一放,红男绿女围桌靠椅而坐,欢笑声答对声此起彼伏。剥着乡村的白皮小鸡蛋,吃着农家猪排黄焖柴鸡,喝着家酿的黄酒,听着这“三闾大夫叩马谏怀王”的传说故事,在三分醉、七分醒中,间或俯看一下近水,眺望一下远山,三山如傍,蓝天如画。霎时,心情的畅快、闲适;身体的放松、随意,竟飘飘然有神仙之慨!青山绿水多惬意啊!
一个五十来岁、额头广阔、爱听邓州非遗剧目越调的汉子,眉飞色舞、有板有眼地说着,他年龄相仿的妻子,目光火辣、毫无遮掩、欣赏地看着他。像受了挑逗和鼓励,这份乡村爱情在自然、纯净、通透中弥漫开来,汉子讲得愈发热烈。基于一个女性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我的心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
在张仪欺楚的“六里”和“六百里”的典故中,是傻大憨直和精巧能狡的比拼。当得知怀王再次征发全国兵力亲征反攻时,屈原到当时归穰地的今淅川县东回车乡,“叩马而谏”,认为“楚应休养生息,积聚实力,缓国报仇,不宜轻举冒险”。楚怀王听后怒斥屈原:“我联秦时,你要联齐,我今抗秦,你又悖行。”遂继续进攻。“战于蓝田,楚军大败,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楚,至于邓,楚闻,乃引兵归”。楚又被秦击败后,韩魏两国也来趁火打劫,深入到今邓州一带,楚军被迫回师,至回车时,怀王长叹未听屈原之谏,遂令屈原复出,并派其赴齐修好。
杏山,这幅山水画中的自然风光,体现着邓州人的生活哲学。杏山,用山水表达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在山水中寄托。从“悠然见南山”到“小桥流水人家”,山水意象中蕴含的是邓州人对精神与心灵栖息地的向往与追寻。
杏山地质公园,属南秦岭褶皱带东段,是扬子地台北缘台缘凹陷带与南秦岭褶皱带的接合部位,依丹江口水库及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位置优越,构造奇特。海拔最高471.2米的杏山公园不高、不陡,为丘陵地带,在杏山顶及东侧有环形分布的楚长城,城内有城堡、兵营,依稀可见当年金戈铁马的战况。这证明邓州处在秦楚争斗之时的前沿,军事斗争也带来了文化的激烈碰撞,使邓州形成了兼具南北的文化色彩,既有北方的豪放之风,又有南方的婉约之美。
这里有溶洞石丘和石芽,有层层叠叠的小型石林,似成万笏朝天之势。据说,范仲淹当年知邓时为修堤多次登临杏山,兴水利,重农桑。
汉代的南阳太守召信臣为兴修六门堰也多次在杏山一带考察。“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他经常深入乡村,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出入田间,有时就在野外休息,难得有安居之时。他巡视郡中各处水泉,组织开挖渠道,兴建了几十处水门堤堰,灌溉面积逐年增加,最后多达3万顷。百姓因之富足,户户有存粮。在召信臣主持兴建的南阳水利工程中,最有名的是六门堰和钳卢陂。六门堰又叫穰西石堰,就在邓州城西1.5公里处。最初设3处水门引水,元始五年(公元5年)增加到6处,所以叫六门堰。水由水门分出后,沿途形成29个陂塘,形成“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可以灌溉穰县(今邓州)、新野、涅阳(今邓州东北)3县5000多顷农田。
邓州人一如杏山石。唐张巡守雎阳,仅仅几千人的队伍,却坚守了十个月,因为饥饿昏倒在地被俘,后从容就义,终年49岁。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韩愈,直谏皇帝遭贬潮州,从陕西商州到河南邓州时曾作诗《次邓州界》:“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南宋名将王坚作战勇敢且有谋略,升为禁军统制,管忠顺军,在杏山山区屯田、练兵、守备御敌(现军事设施尚存)。明朝将领铁铉,宁死也不降用武力夺取侄儿天下的朱棣。这都是邓州人的骨气与坚守,甚至可称之为倔强。不服输不认输的硬汉气质,真如这光秃秃裸露的杏山石阵,不,这不是山石,是一方土地的气脉与精神。它硬,它宁可碎成石子,也要露出头来,和这风霜刀剑斗上一斗。我感动于邓州的先辈们的事迹,也感动于这满眼屹立不倒的杏山石!
沿着山脉的自然走向行走,在山崖的一侧,有一条数十里长的军事掩体,全是用石块集中垒成,高二三米,宽1.5米左右,这里就是当年决定秦楚命运兴衰的龙城大战古战场,也是已被相关专家认定的西部“楚长城”。
走来走去,又走回韩营。一处诞生“引丹会战精神”的文化高地,一座铭刻“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丰碑。在这牵系着无数邓州人情感的地方,在沧桑中厚重。
韩营,一个曾经驻扎过军队的地方,从古代走向现代,从贫穷走向富庶。古柏是历证者,禹山、汤山、朱连山是坚守者,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邓州人是创造者!
站在杏山眺望,我似乎看见了沧桑的历史画卷,在时空连接的深远之处,它生动而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