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我国文艺作品的力量

2021-04-06 19:20杨宁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观文艺作品力量

丁 盈 杨宁芳

(中国计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前言

众所周知,文化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化建设的地位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和要求也水涨船高。文艺作品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其影响力不可小觑。文艺作品是当代中国文化进步发展的驱动力,包括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主要表现为电影、电视剧、文章、音乐、美术等。文艺作品外在的驱动力内部,包含着实践的、时代的、人民的等各种力量的合力。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文艺作品的创作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各类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文化市场的面貌发生巨大转变,人们对文艺作品的看法日趋理性,意味着文艺作品发展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科学的文化观,它指出了一定的文化发展规律,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理论。文艺作品的发展应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保证文化发展方向,解决文艺作品创作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在实际发展中应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当代中国文艺作品发展的必然要求。①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简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突出了文化的重要性,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及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近年来,一系列主旋律电影、红色电视剧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让这些原本相对枯燥的东西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都有重要意义。软实力作为文化领域中“看不见的手”,将人们的精神世界安排得井井有条,从国家层面来说,文化软实力也是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力量。《建议》中还特别强调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如今,反映时代与现实的文艺作品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例如电影方面有《战狼》、《湄公河行动》、《建军大业》、《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金刚川》等,电视剧方面有《亮剑》、《人民的名义》、《在一起》等,小说、舞蹈等其他方面就更多了,在质量上也是精益求精,逐渐向更高的台阶攀升,从文艺作品向文艺精品不断转型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作为覆盖面较广的文化传播形式,面向更多的人民群众,因此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应严格把关。关于当代中国文艺作品的作用及意义,以力量来概述,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角度下对其进行分析。

文化,从广义上来看,可以指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创造的一切。文化本身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理解,在横向上,文化是包容的、丰富的“万花筒”,是如同整个地球一样的立体圆球,它包含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人化”的事物;在纵向上,它又具有历史继承性,是各传统文化的延续,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本质上是唯物主义的、群众的、实践的文化观。②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显然决定了其文化观是彻底的、辩证的唯物主义文化观,物质决定意识,文化首先是由物质生产生活决定的又能对物质生活产生相应反作用的力量;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是现实的人,是社会中的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支撑其文化观必须是群众的文化观;最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文化孕育于人的社会生活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文化也是扎根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实践的文化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首先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文化思想的延续发展,这也是其得以延绵千年不断发展的根脉所在;其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也是开辟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公园应当必须包含的内容。

另外,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还是应对西方思想文化侵蚀并增强自身文化自信心的有效武器;最后,中国共产党诞生近100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有力的经济基础。③

三、文艺作品的力量

依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及特征,近年来,中国市场中的文艺作品,例如主旋律电影、抗疫题材电视剧等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想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当代中国文艺作品除了有文化本身的反作用力量,还具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下特有的现实性、时代性、大众性和继承发展性。

(一)现实性

近两年,主旋律电影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过去,这样的电影也有,但在数量上与如今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即使这些电影在质量上有非常高的保障,艺术性很高,但因为没有用人民群众习惯的语言、形式等来展现,也并没有被人们所选择。往往由于这些电影的主题、内容看上去与普通观众的生活相去甚远,仿佛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脱离,因此过去所谓主旋律电影并不被人们纳入精神休闲娱乐生活的首选。而如今却不同,就近两年国庆档电影来看,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以文化生产方来说,近几年的主旋律电影如《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两部曲,在内容上越来越贴近“小人物的现实生活”:支教老师,治沙英雄,农村发明家,基层村干部,热心市民等,以小见大,可能坐在电影院中的某个人就是这些身份中的一员,这种真实感就是作品现实性在人身上的表现,只有感同身受才会让人更容易接受电影本身所要传达出的价值观,让人产生共情,实现“润物细无声”。

在形式上,这些电影也越来越采用人民大众喜爱的、听得懂的语言,在演员选择上除了德才兼备的老艺术家之外也会更加倾向年轻人的喜好,这些形式上的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原则之内会使其内容焕发更强大的生命力。

以文化消费方来说,一方面观众更加积极主动地选择主旋律电影进行观看,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另一方面,观众在主动选择后被动地接受主旋律电影暗含内容和价值观的熏陶,首先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理解文艺作品的现实性,又接受了精神激励,尤其是国庆档电影,对于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国外其他思想文化的影响,我们除了要有辨别的清醒和理性,更要有回击的勇气和能力,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就能带给我们这种力量。主旋律不是假大空,更不是说教式,如邓小平所说:“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它是有血有肉的现实塑造、激励、感动着人们,让人们获得对祖国强烈而坚定的底气。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的现实性力量给欣赏者强大的爱国信仰和脚踏实地奋斗的勇气,是不断进步的先驱推动力量。

(二)时代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文化本身也在踩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断发展。文化发展包括文化转型和文化整合,转型是文化自身不断调整以适应时代要求和人的需要的过程;整合是吸收不同文化以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因而文化的表现形式——文艺作品也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就从去年中国市场的文艺作品来看,一系列抗疫剧的出现就是时代性的生动体现。在《在一起》中,除了医护人员,还有各行各业的“小人物”,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顾个人安危,眼里心里是这个社会和国家的需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正是因为有无数个这样不平凡的坚守,让小人物有了大人生,让人民有了信心。在这些作品中,能看到闪耀着的人性光辉,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将这些接收到的力量内化于心,对于个人的人生价值选择做出了引导和思考,贡献社会这种被倡导的价值观也将被越来越多地主动选择,长此以往,积累获得量变,量变引起质变,“天下大同”将不再是社会理想而是现实的可能。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文艺作品随之变化、转型、整合,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将发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强音。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具有时代性力量,它教人成长、催人奋进,让人成为更加自由的人。

(三)大众性

文化的核心是人,文艺作品由人创造又由人享受,因此必须具有人民性即大众性,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文艺作品才是好的文艺作品。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也理应为人民群众服务。此次《建议》中也强调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一部文艺作品若脱离群众,是没有价值的。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被广大群众所喜爱,讲述了检察官公正无私、坚定维护社会公平和法制、与贪污腐败做坚决斗争的故事,是人民群众想看且喜欢看的内容,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文艺作品的大众性将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以文化正面的影响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例如,《人民的名义》强调公平、反腐,一方面加强群众对政府和国家的信任和信心,另一方面也反过来推动政府关于社会治理和政策的进步。文艺作品的大众性强调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化观念,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享受文化也不应该是有门槛的,不论是高深还是通俗,都应当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让文艺作品贴近群众,走入千家万户,入脑入心,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高度统一,紧紧团结在一起,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鞠躬尽瘁、作出更大贡献和服务。雅俗共赏是文艺作品大众性的最好体现,“雅”不是一味追求高雅,“俗”并非只是落入俗套,文艺作品应做到“雅”和“俗”结合,使所有人都能共同欣赏,雅俗共赏的文艺作品让人人皆是文化享受者成为现实。而“高级欣赏者”戴着有色眼镜,发出一管窥豹的偏见;“低级欣赏者”哗众取宠,不思进取囿于自己的欣赏圈,都是形而上学的、不可取的。同时,文艺作品的数字化发展也是应当重视的方面,在面对内容过于晦涩难懂的困难局面时,利用技术等数字化手段增加形式的创新性,以吸引广大普通群众的注意和兴趣,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大众性的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的大众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于同一起跑线,而群众也只有凝聚起来,向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方向前进,才能形成合力,以势不可挡的气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踏步向前。如马克思所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当文艺作品以其力量作用于人的意识,意识又深化成坚强的意志,便能指引人越过充满艰难险阻的高山、波涛汹涌的大海,到达美丽的彼岸。意识由物质决定,文化由现实产生,而其本身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精神力量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许多靠着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战胜病魔和身体疼痛的案例足以证明。文艺作品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强化了文化自身的力量。

(四)继承发展性

如果说文化是一棵树,那么它是有根的,小树苗若想长成参天大树,必然要培育好其根源。当代中国文艺作品追根溯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动画电影在这方面是良好的继承者,《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影片,无论在动画效果、场景服装,还是所传达的价值观念、话语台词,都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西游记》为原型改编而来,影片讲述了孙悟空和唐僧互帮互助、共同冒险的故事,是对团结勇敢、坚守初心等传统中华儿女优秀品格的弘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要批判性继承,文艺作品应当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有相应的诸如马恩经典理论内涵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延伸。发展不是乱发展,是要朝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发展,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靠近。创新是文艺作品的灵魂,创新发展的文艺作品才具有生命力,只有坚持为文艺作品注入新的血液,才能实现永续进步。继承发展性不是因循守旧、一成不变,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拥有新的气息。因此,可以看到这些作品并不是古老的、过时的,它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才能做到这般引人入胜。文艺作品的继承发展性某种程度上也是以史为鉴的代表,对于历史,对于传统,马克思主义教给了我们对待它们的正确态度。之所以今天一再强调,要继承、要发展,是因为历史传统留下的不只是存在和发生,更是借鉴和反思。对于文艺作品,如果没有历史继承性,割断过去和将来,那也只是“一纸空文”的存在罢了。继承发展性带给我们历史洪流中的思考,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接过踏板,才能继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踏准时代的鼓点前进。

四、正确认识和利用力量

当代中国文艺作品种类丰富,本文主要以影视作品为重点进行分析,而影视作品又素来含有个人主观价值观念的输出,因此亟需正确的价值观念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行引领。当代中国文艺作品的力量不全是“正能量”,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告诉我们,既然有推动力的一方面,就必然存在“破坏力”的一面。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当文艺作品以其自身的力量影响人时,人对文艺作品的反作用也在显现。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利用文艺作品所具备的力量。

以近年大热的《隐秘的角落》为例,该剧创作的初衷,是希望把人性的复杂展现出来,要传达的是人性中并非简单的善与恶的观念,宣扬的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本质上,这是一出关于爱的故事,带给观众的是希望现实生活里能一直有阳光照进,远离那些“隐秘的角落”。然而这类悬疑推理作品往往有一定的欣赏门槛,稍有不慎,对于青少年或是理想信仰尚不坚定、价值观念尚未健全的人来说都会造成伤害,更甚者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创作文艺作品的出发点首先应当摆正,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原则,在此之内进行创作的作品才能正确发挥文艺作品该有的力量。对欣赏者来说,当面对各式各样的文艺作品时,首先,要有自己的判断与思考,能辨别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是值得学习的;其次,不应当指责他人的无知或愚昧,而更应该规范自身并努力争取做出正确的引导和输出。只有这样,才能将文艺作品的力量最大化,造福自身、造福他人、造福社会。

五、结语

文艺作品承载着文化,文化是一种力量,关于“文化力”,约瑟夫·奈在其《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制胜之道》一书中提到:“力量就是影响别人的能力,有三种方式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以大棒威胁他们,以胡萝卜引诱他们,以价值观吸引他们。但是,软实力——或者说吸引力——可以少流很多血,可使很多财富免遭损失。”④力本身是物理学的概念,而文化力更多的是一种无形的软实力,是精神世界的王,将文化力适当且充分地发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软实力相比于硬实力也更具有以柔克刚的力量。文化力归根到底是人之力,其根源在于人,是在人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等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因此,文艺作品作为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既是精神生活的享受,也具有现实有形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不可低估。当代中国文艺作品的力量是一种合力,立足于现实,统一于时代,服务于大众,继承于传统,革故鼎新不断发展。当然,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下,这种力量是始终向前的,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文化市场更加开放包容,文艺作品的质量是层次不齐的,但总体来说,符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文艺作品具有不容忽视的力量。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使用价值抬升了价值的地位,那么同理,我们也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当代中国社会焕发出的作用也反过来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本身的力量和价值,因此,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既能促进社会发展又能推动文化进步,成软实力于无形。因此,应当重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文艺作品的指导作用,全面充分发掘文艺作品的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的现实性、时代性、大众性、继承发展性,坚定文化自信,将“文化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做有坚定底气的中国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⑤

注释:

①胡燕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医药文化发展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30):13-15.

②党圣元,邱运华,孙士聪.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9,293-317.

③段联合,王立洲,桑业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90.

④孙麾,林剑.马克思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51-236.

⑤闫高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我国文化强国建设路径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20.

猜你喜欢
文化观文艺作品力量
大地情深
——河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
文艺作品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
浅析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观
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