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讲话”之方,治剧坛之弊

2021-04-06 14:12刘文峰
戏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讲话戏曲

刘文峰

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是1971年。1970年底我应征入伍,部队发给每一位新入伍的战士一本《毛主席语录》,一本袖珍本的《毛泽东选集》。当时一方面是上级提倡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一方面在部队能看的书很少,因此《毛泽东选集》成为要求经常读、反复读的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必读和反复读的经典。后来上大学,也是学文艺理论的必读书目。在我保存的这本《毛泽东选集》“讲话”中,留有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在重要地方用红色圆珠笔画的红线。今天拿出这本书,重读“讲话”真是感慨万千!在毛泽东留给后人的著作中,这篇“讲话”是公认的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在现当代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建设影响最深远的指导性文献。70年前,毛泽东发表的这篇讲话,理论根据是马克思、列宁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及阶级斗争学说,针对的是文艺创作中的普遍问题和当时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因此,“讲话”既有长远的、原则性的观点,如“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①又有只适应于当时情况的观点,如在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上,适合当时战争环境的特殊背景提出了“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②的观点,是必然的。但历史发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和平建设为主的年代,文艺还以“阶级斗争为纲”就不能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也有受“左”的思想,违背文艺客观规律的观点,如“讲话”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就只有带着阶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这显然是不符合社会现实的。即使在阶级社会中,只要是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人群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就会有交往,就会有一个发自人类共同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是非标准、道德标准、价值标准。用一句简单的话,就是人性。在文艺作品中,如果否定共同的人性,就必然会造成人物的脸谱化、性格的公式化。

尽管“讲话”中有一些“左”的、过时的观点,但整体上看,多数观点是正确的、带有普遍性的,对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和文化建设仍然有指导意义。我想就目前剧坛中存在的问题,谈一点学习“讲话”的体会。

一、以“讲话”重视大众文艺的思想,医治歧视传统戏曲的思想

中国戏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是同步的。中国戏曲剧种有394种,有文字可考的剧目仅京剧就有5000多种,各种梆子戏有4000多种,全国现存剧目的总数加在一起有数万种。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从盘古开天地,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活,无一不加以艺术的反映,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一部中国戏曲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艺术再现。正因为这一点,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历代有远见的政治家不仅重视戏曲的娱乐功能,而且重视戏曲“高台教化”的宣传教育作用,不仅把戏曲单纯地看作一种供人们娱乐的艺术形式,而且从以德治国的功利出发,把它看作是对人民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的手段。如《琵琶记》问世后,王骥德就认为这是一部“有关世教”③的文字,另一位戏剧批评家毛声山更明确指出:《琵琶记》可以“为朝廷广教化,美风俗,功莫大焉”④。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看重《琵琶记》的教化功能,他说:“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⑤。清乾隆嘉庆年间,地方戏兴起,演出了大量反映农民和市民阶层思想和感情的剧目,如《两狼山》《清风亭》《铁丘坟》《赛琵琶》等,冲击了昆曲在剧坛的盟主地位。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慌了手脚,多次发布禁演花部地方戏的通告。但像焦循那样开明的戏剧批评家不以为然,认为“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封建社会的开明君主和先进的戏剧批评家所谓的“忠孝节义”固然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一面,但何尝没有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一面?

在中国近代史上,无论是主张君主立宪的维新派,还是主张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派,都非常重视戏曲“高台教化”的作用。但在封建社会形成的戏曲,有许多是反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生活的,有不少剧目宣扬了封建伦理道德,与政治变革和革命的历史潮流是背道而驰的。故在“百日维新”失败后,维新派和革命派一致提出戏曲改良的主张,并把戏曲改良的重点放在京剧上。维新派的领袖梁启超为推行政治改良,相继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其中,“小说界革命”就包括了戏曲改良。他认为:包括戏曲在内的说部,其对民众的教育作用“几乎出于经史上”,“天下之人心风俗,遂不免为说部所持”⑥。革命派中的陈佩忍认为:戏曲的作用胜过一篇革命宣言。因为宣言要识字的人才能看懂,而戏曲则“普及于社会;对同族而发表宗旨,登台而亲演悲欢,大声疾呼,垂涕以道,此其情状、其气概,都较诸合众国民,在美利坚费城府中独立厅上,高撞自由之钟,而宣告独立之檄文,夫复何所逊让?”⑦当时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陈独秀以“三爱”为笔名,在1905年《新小说》第二号发表《论戏曲》一文,驳斥了视戏曲为贱业的传统观念。他认为演戏“与一国之风俗教化极有关系”,戏园“实普天下人之大课堂”,优伶“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在重视戏曲教育作用的同时,他们一致提出编演新戏,刷新戏曲内容;引进科学技术,改进戏曲舞台艺术的主张。所不同的是,革命派要求编演的是“法兰西之革命,美利坚之独立,意大利、希腊恢复至光荣,印度、波兰灭亡之惨酷”⑧一类能唤醒民众革命觉悟的剧目;而维新派则把戏曲作为他们宣扬改良社会,反对革命的工具。

五四运动前后,一些激进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曾把戏曲同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等同起来,加以全面否定。如钱玄同在1917年3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一号《通讯》栏《寄陈独秀》中称:“若今之京调戏,理想既无,文章又极恶劣不通,固不可因其为戏剧之故,遂谓为有文学上之价值也(假使当时编京调戏本能全用白话,当不至滥恶若此)。又中国旧剧,专重唱工,所唱之文句,听此本不求甚解,而戏子打脸之离奇,舞台设备之幼稚,无一足以动人感情。”刘半农在同期《新青年》上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附和钱玄同的论调:“吾谓改良皮簧者,不仅钱君所举‘戏子打脸之离奇,舞台设备之幼稚’,与‘理想既无,文章又极恶劣不通’;与王君梦远《梨园佳话》所举‘戏之劣处’一节已也。凡‘一人独唱,二人对唱,二人对打,多人乱打’(中国文戏武戏之编制,不外此十六字),与一切‘报名’‘唱引’‘绕场上下’‘摆对相迎’‘兵卒绕场’‘大小起霸’等种种恶腔死套,均当一扫而空。另以合于情理,富于美感之事代之。”陈独秀在《新青年》第四卷第六号《通讯》栏《答张豂子》一文,不仅对戏曲的内容加以批判,而且对戏曲的艺术形式也多否定:“至于‘打脸’‘打把子’二法,尤为完全暴露我国人野蛮暴戾之真相,而与美感之技术立于绝对相反之地位。若谓其打有打法,脸有脸谱,而重视之耶?则作八股文之路闰生等,写馆阁字之黄自元等,又何尝无细密之定法,‘从极整齐极规则的功夫中练出来’,然其果有文学上、美术上之价值乎?演剧与歌曲,本是二事;适之先生所主张之‘废唱而归于说白’,及足下所主张之‘绝对的不可能’,皆愿闻其详。”钱、刘、陈从内容到形式,对中国传统戏曲加以否定,胡适、周作人、傅斯年等人不仅将这种观点推向极端,而且极力推崇西洋戏剧,提出以西洋戏剧取代中国戏曲的民族虚无主义的主张。

反对戏曲改良的封建势力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都不可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戏剧界,上海以汪笑侬、潘月樵、夏月润、夏月恒、欧阳予倩为代表,北京以田际云、梅兰芳、杨韵谱为代表,西安以李桐轩、孙仁玉为代表,成都以杨素兰、康子林、萧楷成、唐广体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戏曲改良运动,编演了大量揭露封建礼教罪恶、张扬个性解放、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新戏,在艺术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探索,促进了戏曲现代化的进程。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和战争的影响,戏曲改良没有坚持下来。领导戏曲革新的重任落到了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重视利用民间文艺宣传和发动群众,为革命事业服务。如在当时的江西革命根据地,党领导的文艺工作者就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曲调和采茶戏等民间艺术形式,编演了《打土豪分田地》《劝郎当红军》《婆媳支前》《活捉张辉赞》等小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戏曲在反映解放区的生活,宣传群众、鼓动群众积极参加和支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统一战线的抗日主张得到了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的一致响应。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领导武装战争,还十分重视各个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知识分子和作家来到延安和各革命根据地,创作了一批新作品。群众文艺活动也蓬勃发展,各地组织了许多农村剧团,编演反映根据地军民生活和斗争的戏剧。从城市来到根据地的作家,存在着不熟悉工农兵生活,不懂他们的语言,以及与工农兵群众在艺术趣味和欣赏习惯上存在差异等问题。对于如何克服这些弱点,当时延安文艺界存在一些分歧。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在出席的80多人的作家、艺术家中有戏曲界的代表。在16日举行第二次会议时,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民众剧团负责人柯仲平、一二〇师战斗剧社社长欧阳山尊介绍了他们为根据地军民演出的情况,引起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在“讲话”中总结了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联系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注意搜集和学习民间的文学艺术,而且还吸收了许多民间艺人到革命文艺队伍中来。不仅有用民间的文艺形式演出革命内容的文艺节目,如眉户《十二把镰刀》、秦腔《血泪仇》、襄武秧歌《小二黑结婚》等。而且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歌剧这样一种新的戏曲形式,演出了《兄妹开荒》《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目,充分利用民间文艺形式为革命战争服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以“讲话”继承、创新思想,医治剧坛丢弃传统和凝固不化、不思变革的思想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的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⑨1942年10月,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平剧团和八路军一二〇师战斗剧社组建延安平剧研究院,毛泽东亲笔题词:“推陈出新”。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支持下,延安平剧研究院创作演出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新编历史故事戏,拉开了戏曲改革的序幕。1948年11月13日,华北《人民日报》发表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的专论,对传统戏曲剧目分为对人民群众“有利、无害、有害”三类,作为审定上演剧目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确立了民族戏曲在文学艺术中的重要地位。1951年4月,毛泽东主席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当年5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根据毛泽东的戏曲改革方针,发出《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在“改人、改戏、改制”三改政策指导下,各地的戏曲艺术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昆曲、高腔、梆子、皮簧、藏戏等古老的声腔剧种恢复了艺术青春,分别建立起国家级和由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与管理的专业剧团;花鼓、花灯、秧歌、道情、采茶、滩簧等民间小戏在艺术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吉剧、龙江剧、黔剧、陇剧、临剧、儋州山歌剧、北京曲剧、苗剧、彝剧等50多个新剧种。剧目创作在传统剧、现代剧、新编历史剧“三并举”方针指引下,取得了突出成就。解放初期上演的《罗汉钱》《梁秋燕》《李二嫂改嫁》《小女婿》等在宣传新的《婚姻法》,破除封建婚姻束缚,倡导妇女解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花木兰》《百岁挂帅》《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演遍全国各地,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戏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年代,昆曲《十五贯》《李慧娘》、京剧《白蛇传》《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评剧《秦香莲》、晋剧《打金枝》、蒲剧《薛刚反朝》、上党梆子《三关排宴》、粤剧《搜书院》《关汉卿》、莆仙戏《团圆之后》、梨园戏《陈三五娘》、黄梅戏《天仙配》、汉剧《宇宙锋》、彩调《刘三姐》、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闽剧《六离门》、琼剧《红叶题诗》、川剧《秋江》《谭记儿》、藏戏《朗萨雯蚌》、维吾尔剧《艾里甫与赛乃姆》等等,真是美不胜收。十年动乱虽然使我们的戏曲事业受到很大损失,但在党的拨乱反正方针指导下,经过戏曲界的努力,很快恢复了元气,并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戏曲的又一次繁荣。这一次戏曲的繁荣,不仅是创作演出了大量的好戏,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娱乐需要,而且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张庚、马彦祥、郭汉城、刘厚生等老一代戏剧家的倡导下,各级文化部门真正把戏曲作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来抢救、整理、研究,在出版了作为戏曲学科奠基之作的《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之后动员了全国的戏曲研究力量,编纂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完成了戏曲作为一门艺术科学的基本建设。

继承传统、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待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一贯方针。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外来戏剧的民族化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戏剧事业的康庄大道。

三、以“讲话”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医治戏曲创作背离艺术规律、脱离观众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变化。重新确立戏曲在社会中的位置,还戏于民,改善戏曲的生存条件,加速戏曲的现代化,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娱乐需求,传承和发扬戏曲艺术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加快,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并进一步向全球化迈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外来的艺术和娱乐形式通过普及全国城乡的广播、电视和电脑网络进入千家万户,极大地冲击了包括戏曲在内的各种舞台艺术,形成了文化娱乐多元化的格局。进入20世纪90年代,戏曲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灵活、快捷的电视取代了戏曲“高台教化”的地位,进口大片、电视剧、体育比赛、歌舞晚会吸引了剧场中的大部分观众。因此,在科学技术和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戏曲“高台教化”的角色逐步被电视等新的艺术形式取代,我们要再现戏曲昔日的辉煌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中国不仅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而且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多民族国家。在大中城市,戏曲演出备受冷落,但在广大乡村,农民对戏曲的热情依旧如故。农民不仅把戏曲作为一种娱乐形式,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民俗活动。这不仅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是如此,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如此,如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民俗性的戏曲演出非常繁盛。戏曲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民间戏剧文化,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积累,而且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民族文化的积累像黄土高原一样凝重,外来文化,不管是西南风,还是西北风,很难一下刮去。曾经有过一些人,想用外来的戏剧代替中国的戏曲,结果恰得其反,不仅外国的戏剧家对中国戏曲的艺术手法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还积极吸收中国戏曲的美学原理,发展自己的艺术;而且高明的中国话剧、电影的导演、演员也在从中国戏曲中吸取营养。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自强不息,就必须继承和发扬包括戏曲文化在内的自己的独特文明。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明确指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同时,根据文学艺术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的著名论断。毛泽东七十年前提出的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在戏曲创作中并没有完全解决。当前的戏曲创作,很少有适合在基层演出、符合基层观众欣赏要求的剧目。基层观众喜欢看故事生动、有头有尾、人物性格鲜明、大悲大喜的传统戏和反映中下层群众现实生活的现代戏,而这两方面的剧目很少。这不禁使我想到这些年调演、会演和为评奖入京演出的一些剧目。我们的剧作家和导演似乎忘记了毛泽东主席当年的教诲,忘记了基层观众,排演的剧目不仅不是为广大的基层观众看的,而且有时连我们研究戏剧的人都看不明白。剧团不在戏曲表演上下功夫,而是在舞台灯光和布景上耍花样。花大钱、大制作的戏,只能在大剧场演,演出成本高,得奖后就收场。这样的得奖剧目如何能保留下来,又如何在基层演出市场推广?这不能不说是戏曲产生危机、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脱离生活、脱离广大观众,戏曲不可能真正振兴。

《讲话》提出了文艺作品典型化的问题,即“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该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综观我们这些年来戏曲的创作,题材和人物形象的单调,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领导部门对创作的干预、剧团的功利主义、不按戏曲规律进行戏曲艺术生产,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独特的戏剧形态,它来自民间,并且是在民间文化的土壤中不断发展变革的。一千多年来,只有新的形式取代旧的形式,而从来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中断它的发展历史。戏曲的根在民间,任何剧种,只要深深扎根于民间,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接受时代的阳光雨露,它就不会枯萎。还戏于民,让戏曲艺术家生活在民间,才会有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动力,戏曲的现代化才可能实现。

作为文化主管部门,在情况有了很大变化的今天,要摸清各地戏曲的现状,及时调整布局,调整供求矛盾(农民看戏难,城里的剧团难下去;有的剧种剧团过剩,有的剧种剧团太少),改革计划经济时期对戏曲团体的管理机制,使戏曲剧种和剧团与观众成正比,使戏曲事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戏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什么地方?现在我们的文化部门,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组织各种节日晚会和调演、汇演以及评奖上,这固然可以起到一定的繁荣创作的目的,但戏曲本身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艺术,振兴戏曲要从多方面入手。推广适应基层演出的优秀剧目,以满足农村、工矿观众看戏的需要;普及戏曲知识,增强青年一代对民族戏曲的认识和艺术修养,以改善戏曲的生存环境;培养各种戏曲人才,增强戏曲创新的能力。有艺术修养的观众,有艺术创新的人才,戏曲才能真正振兴。

作为戏曲研究者,应关注戏曲的现状,以正确的理论影响艺术创作,引导观众来欣赏戏曲。同时,发掘和整理戏曲文化遗产,供今人和后人研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的戏剧批评,吹捧的多,批评的少。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树立戏剧批评者不被外力左右的独立品格,是一件艰难的事。

发掘和整理现存的戏曲遗产任务仍很艰巨。仅现存的地方戏传统剧目就有数万种。各地编辑出版《传统剧目汇编》的工作,现在基本停顿。传统剧目大部分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记录的老艺人的演出本,各地保管条件有限,如果不妥善保存,整理出版,而让它们自然消失,我们将愧对祖先,愧对后人。但是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不是靠个人的奉献能完成的,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我想,不管国家今天有没有财力做这项工作,作为国家的戏曲研究机构,作为一个戏曲研究工作者,我们要提出,我们要呼吁,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一版,1967年11月六十四开横排本,第817页。

②《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一版,1967年11月六十四开横排本,第826页。

③王骥德《曲律》。

④毛声山评本《琵琶记·总论》。

⑤徐渭《南词叙录》。

⑥见《〈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载《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

⑦见《论戏剧之有益》,载《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

⑧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载1905年《二十世纪大舞台》第一期。

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一版,1967年11月六十四开横排本,第812页。

猜你喜欢
讲话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注水”讲话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Priceless Gifts You Can Give Track 2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国旗下的讲话
男朋友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