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潇,范明星
(开封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拓展招生渠道和规模,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当年,高职教育进行了二次扩招。高职院校扩招生源可分为三类,即应往届普高毕业生、应往届中职毕业生、社会考生。不同生源类别的学生,其社会经历、学习背景、知识基础、学习诉求、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故理想状态下,应分别编班,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方案,但现实中,招生宣传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类考生对弹性学制的理解有偏差,甚至存在偏见,因此这类学生的入学率较低,学生少,加上师资力量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只能将这类学生组合在一起单独编班。这样一来,教学管理难度就变大了。对此,须从多个方面把握这类学生的特点及其实际需求,完善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方法和手段,使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不同生源结构和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1],保障教学管理质量。
笔者以某高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2020级扩招班的学生群体为调研对象,研究分析这类学生的年龄区间、受教育程度、学习诉求等。学校采用混合编班的形式管理这类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首先,扩招班学生年龄跨度较大。这类生源的成分主要包括应往届普通高中和中职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企业在职职工等,班上学生的年龄区间为18—50岁。不同年龄段学生数量的占比如图1所示。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记忆力、理解能力等智力因素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扩招班里年龄偏大的学生,其理解能力较强,情绪较为稳定,但由于他们需兼顾工作、学习,精力有限,所以用在学业上的时间不够,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压力较大。年龄偏小的学生,其记忆力较强,但思维能力一般,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学习动力不足。其次,班上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知识结构、文化基础也不同。扩招班里具有不同受教育程度学生数量的占比如图2所示。近一半学生具有中职学历,其特点是,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但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具有高中学历。班上甚至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初中学历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专业实践能力也不强。少数学生接受过大专或自考本科教育,其文化基础较为扎实,理解能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强。第三,学生的学习诉求不同。年龄较小的学生希望进行全日制在校学习,感受大学生活,少数学生具有升学的打算。部分已有工作的学生渴望再学一门技术,以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学生们都希望通过此次入学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
图1 扩招班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占比
图2 扩招班不同受教育程度学生的占比
由于扩招班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受教育程度、学习诉求等方面有所不同,所以必须更新思路,创新扩招班学生教学管理方法。应以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为基础,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扩招班学生教学管理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扩招班学生教学管理体系
弹性学制下,不仅学习时间有弹性,而且学习地点也有弹性,即不局限于校内。对学生,可实行柔性化管理策略。在柔性化管理模式下,更需注重班级建设,以此凝聚人心。应积极开展线上主题班会等班级活动,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活跃气氛,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可通过班级微信群向学生推送校园文化活动信息,欢迎那些有时间的同学回校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可鼓励那些喜爱文学创作的学生线上投稿,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提高学生的向心力。要不断改进柔性化管理手段,采用贴合实际的教育管理策略和更加灵活的教育管理方式,引导学生尽量多地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融入大学生活,从中获得成长的密码。
在培养过程中,需加强思政教育,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人的学习环境可分为三类:家庭、学校、社会。在一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三者影响力的占比是不同的。弹性学制下,扩招班的一些学生边工作边学习,因此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力更大。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
当前,线上教育快速发展,线上教育平台多种多样,线上教学资源十分丰富。通过线上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迅速而精准地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弹性学制下,高职院校无法按照传统的全日制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面对这种情况,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标准不降、模式多元”的原则展开教学,全面引入信息化工具,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多元化[2]。在这一模式下,上课时间灵活,学生可以白天工作,晚上及周末上课。
在传统的面对面进行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直接观察全体学生的反应,及时获得来自学生的教学反馈,有必要的话可以快速调整课堂节奏,通过多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线上教学还做不到这一点,其在课堂监控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线上教学依赖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自我管理。基于此,应积极改变教学方法,在线上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方式,多布置大作业、多设置主观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便捷的联系方式,实时了解学生的思考或实操过程及结果,有效获取学生的反馈,及时改进,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弹性学制下,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的方式也应随着学生特点的不同以及培养方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扩招班的学生中,许多人都拥有工作经历,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有着自己对职业的理解,有的人还形成了自己的职业观,因此,对他们应侧重于过程性评价和职业发展性评估,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致力于深化学生对职业的理解,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社会生源培养标准不降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可将弹性学制的修业年限确定为3—6年。学生只要在这一年限内,按照教学进度安排修够学分,即可完成课业[3]。可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展开教学,提高实践课程的占比。于节假日,集中时间进行实验实训。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将学生实践部分安排在企业完成,促进生产学习一体化,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衔接。同时,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使学生不仅取得学历证书,还能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经过高职百万扩招,大量社会考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接受学历教育,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扩招班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教育背景、学习能力、学习诉求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是高职院校扩招班教学管理三原则。高职院校须充分把握扩招班学生特点,依据职业教育和职业活动规律,进行柔性化管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更加有效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模式,于差异中寻找共同点,再于共同点中寻找不同点,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拓宽学生的学习路径和能力提升通道,助力各类学生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