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2021-04-04 10:07:55王光大匡德舜李青松
信息记录材料 2021年10期
关键词:辽宁省科技材料

王光大,匡德舜,李青松,乔 木

(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32)

1 引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新材料产业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新材料产业发展及技术创新将会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科技强国与制造强国的重要组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创新驱动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

材料工业一直是辽宁省的支柱性产业,产业基础较好,拥有鞍钢、辽宁忠旺、恒力石化(大连)等重点企业,也拥有东北大学、中科院金属所等研发主体。但近年来,辽宁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难以满足期望,存在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三五”以来,辽宁省紧跟国家政策,依托自身禀赋与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在2020年发布的辽宁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明确建设世界级的冶金新材料基地,深度开发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纤维等新材料发展重点。因此,在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的背景下,辽宁新材料产业要把握产业变革的机遇,贯彻创新发展的理念,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把握发展机遇与主动权。

2 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与机遇

2.1 产业创新发展现状

截至2018年,全省涉及新材料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约258户,并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金属新材料产业在全国具备一定优势,先进钢铁材料、高温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化工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业材料、先进功能材料及前沿新材料也具备一定产业基础。鞍钢、本钢、抚顺特钢、辽宁忠旺等新材料重点企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具备特色优势的高性能海工钢、镍基高温合金、高强度无取向硅用钢等产品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军工和民用的重大科技专项,高质量完成载人航天、跨海大桥、核电设施等重大工程关键材料攻关。

辽宁省材料领域科研基础实力雄厚,近年来基本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全链条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省内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力量较强的创新主体。在金属材料、精细化工等新材料领域储备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影响力较强的顶尖人才、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平台。据统计,全省建成一批新材料领域创新平台,包括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6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4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41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2个,覆盖省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

2.2 创新发展的机遇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2],各领域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且深度融合,加快高端装备、基础设施等换代更新,激发对于高端材料的大量需求。同时,全球价值网络变革与颠覆式技术涌现不断推动产业整合升级,加速了不同区域间技术转移与扩散。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流动的过程中,辽宁新材料产业被推到全新的发展平台,某种意义上倒逼其要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3 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差距

3.1 产业生态亟需改善

(1)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据统计,截至2018年,辽宁省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约1 181亿元,不足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虽然省内新材料企业涉及领域较多,但有一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较少。(2)内生动力不足。辽宁省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省内如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等轻工行业等高端需求较少,限制上游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求牵引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3)缺乏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撑。省内现无新材料发展的专项政策,虽规划一批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但产业内部分工不明确,未形成合力,产业链上下游存在脱节现象。

3.2 创新发展能力不足

(1)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产学研用合作不紧密,当前合作多以委托开发和技术转让等低层次合作为主,缺乏深度。此外,省内技术转移机构、孵化器等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也明显弱于我国其他区域,科技服务机构呈现“小、散、弱”的特点。(2)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高校与科研院所注重基础研究与科技研发,存在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中试能力无法产业化等问题;企业热衷成熟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不愿承担技术研发风险,缺乏涉足创新链前端的动力[3]。(3)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双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双流失”是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性问题,受经济发展慢等因素影响,原有的专利、资金、高端人才等各种创新要素进一步向市场活跃的发达地区集聚。

3.3 与先进地区差距加大

辽宁新材料产业在创新发展、产业化水平等方面与江苏、浙江等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先进地区大力吸引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迅速发展和壮大新材料产业,抢先布局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等高端材料产业,率先实现产业化并占领市场。而辽宁新材料产业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体系尚不完善,创新内在动力不足,新材料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尤其在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有诸多短板和空白。此外,辽宁省在未来发展的布局上相对滞后,在智能制造、企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上落后于先进地区,都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阻力。

4 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策略方案

4.1 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生态

促进不同的创新主体间的深度合作和有效联动,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创新生态联合体,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1)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省内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推动各方主体形成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格局。(2)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注重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创新发展,有效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动力,全面提升新材料产品质量与附加值,推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进而吸引与培育高端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3)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以创新中心城市,如沈阳和大连作为中枢和引擎,省内不同城市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高度分工协同,统筹优化省内创新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创新效率,整合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4.2 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把提高新材料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有效增加科技供给。(1)要加强重要科研院所、重点高校等科技创新力量,集成企业的创新资源,持续推进基础科学研究。聚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产品,加强高效协同与密切协作,加速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2)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各类基础研究项目计划,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程化与产业化,形成以重大需求牵引原始创新、以原始创新支撑重大需求的良性循环。(3)对于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领域,应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发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主体作用,深入开展学科交叉与合作,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集中全省科研力量参与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实践[4]。

4.3 完善要素支撑,加速成果产业化

增强创新发展水平,推动科技与产业无缝对接,应完善相关要素支撑。(1)加强科研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全省各界应加强人才培养合作,依据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促进人才在科研院校和企业之间合理流动,推动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2)深化开放合作,加大科技与产业开放力度,拓宽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渠道,支持省内新材料重点产业、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引进高科技企业与高层次专家团队,加快提升科研创新能力。(3)加速推进省内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健全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业设计、科技金融、企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与支撑。

4.4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产业融合,探索新发展模式

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推进新材料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5]。(1)积极探索智能制造的产业化实践,推进智能制造技术与企业研发、运行、生产、服务等流程相融合,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制造技术融通发展。(2)推进模式创新,探索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构建提升企业柔性化组织能力和价值网络,实现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3)加强新材料数字研发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材料基因工程,依托省内重点实验室建设一体化的新材料数据库,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猜你喜欢
辽宁省科技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4
科技助我来看云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科技在线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最美材料人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