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渔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300)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中。高职院校是国民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信息化水平也需要与时俱进。学生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更是使学生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目标。
尽管各大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管理信息化,可是依然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高校管理者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并出现对信息化管理理解错误的现象,比如认为学生管理部门实现计算机办公就是学生管理信息化。大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态度不端正,更不能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更多的工作人员对信息化表示怀疑,并且十分抵触,这让信息化管理的落实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学生管理部门对信息化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各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很难提升,各部门没有形成有效的联系以及未能实现资源共享,进而让学生管理信息化很难实现[1]。
若要更好地落实学生管理信息化,人员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学生信息化管理中,必须通过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有效地实施,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其流程以及软、硬件的运用。这就需要学生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管理者必须对不同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掌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看出,管理人员的信息水平普遍低下,并缺乏管理意识,这让其工作效率很难提升。大部分管理人员只掌握一些文字操作以及报表处理的技巧,针对信息的采集、整理以及发布等,依然运用的是手工处理办法,这让信息化很难体现其作用。其次,大部分情况下学生管理部门所引入的人员都缺乏专业性,他们不能够同时兼具信息技术和学生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低下,这让学生管理系统不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
现阶段,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并没有实现最佳的效果。其一,各大高职院校对于学生信息化建设缺乏清晰的目标,管理部门更没有对学生管理信息化进行长远的计划,其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并不完善。当下,各个部门之间缺乏联系,所运用的都是独立的学生管理系统,众多系统十分杂乱,在使用的过程中非常复杂。比如学生要采用多个账号以及密码登录各个系统,让学生感到极大地不方便。其二,各个系统都是独立的,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以及交换数据。学生数据无法通用,造成学生信息在采集上经常出现重复,给人力以及财力等造成了负担,比如教务系统和学工系统的数据无法实现共享,一些系统的软件在开发过程中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使系统的使用体验十分不理想,出现了速度过慢、不能升级、安全性不高等问题,让系统的应用价值大幅度降低[2]。
若实现学生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将人员配备齐全。目前,管理人员的能力高低不等,对于年轻人员,其具有极强的接受能力,在应用上也十分娴熟,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人员而言,对信息化难以适应,应用起来十分困难。在学生管理中运用大数据,还需要专业人员,可是事实上在人员安排上并不合理,通常是由学工人员代替,这对工作的效率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学生管理信息化很难展开。
一些学校因为缺乏对信息建设的合理规划,造成各部门出现重复建设以及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各个部门的数据不能够及时地反馈,导致经常出现信息处理混乱现象。例如,由于不同部门不能更好地沟通,导致信息不能够共享。此外,因为数据重复填报让工作很难顺利开展,使数据信息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其实效性降低[3]。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学生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在高校中日益凸显。学生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学生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大力的倡导,让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加强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管理人员还需要积极改变思想,摒弃过去的工作模式,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合理运用,从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随着数据时代的发展,让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功能得到了拓展,将对学生的管理拓展到学生的评估,如今的大学生正处于网络时代,所以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无法脱离网络,所以就需要拓展其视角,在网络安全的基础上搜集各种信息,对具备利用价值的内容进行挖掘,从而对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估。比如,学生就餐以及出勤情况等,都能够作为对学生情况进行评估的借鉴,更为学校决策提供了依据。
若实现高校信息化,就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尽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属于新型的技术手段,可是相关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有限,无法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利用价值充分挖掘,这对学生实现信息化管理十分不利。所以,就需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采取各种教育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教育,让他们对信息化有足够的了解,并能够清晰信息化的管理划分,从而让人员的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还需要对人才的结果进行完善,从而让管理人员的职业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另外,还需要必要的人才投入,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设立奖惩制度,让学生管理信息化人员的工作积极得到有效的激发,从而让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加强[4]。
在学生管理信息化平台中获取数据,还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数据的搜集,并对这些数据作出分析和筛选,避免数据重复以及不准确的情况发生。要重视数据分析的科学性,还可以与传统的模式相比较,并进一步改进,从而提升大数据应用的实效性。
在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先确立目标,并对其发展进行规划,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各管理部门信息化作出安排,让各部门间都相互联系和协调,以促进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此外,还必须加强系统开发的规范性。在进行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以实现软件的兼容性,让结构体系具有安全性,并保证其能够实现再开发,还需要确保数据结构的完整以及能够进行拓展。同时,对学生管理系统中的模块进行不断调整,使其为学生管理服务,保证系统中的信息丰富多彩,并能够全方位的涵盖,实现数据的共享。还可以结合学生管理的特点,加入特色模块,保证学生管理的数据的精准性[5]。
在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对用户进行权责分层,采取分层管理的手段,对各级别用户的权限和职责进行了解。比如高级管理层需要掌握所有学生的信息,部门管理层则需要掌握部门中学生的信息,学生层面就只可以查询个人的信息。各个管理层要明确本身的作用,使其真正地为学生管理服务。比如学生工作处的主要任务是对所有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就业管理等,各科系的工作主要为学生信息的导入、上报奖学金等。学生则需要对个人信息通过网络进行收集、勤工助学岗位的申请等。此外,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段的方式进行管理。对于需要各个部门联合完成的工作,就可以采取分时段方式,控制好各个时段的时间,用户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实现有关操作。不同阶段的工作都能够通过系统得以呈现,加强对责任的确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让各部门的责任意识得到了提升。完善管理队伍评价体系,其中包含工作职责以及学生群体两方面的评价,让管理队伍在工作的过程中发挥出其职能作用,能够对工作计划有效实施,从而提升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对工作模式的不断完善,成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与反馈平台[6]。
要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信息化理念。学生管理信息化需要发挥出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信息,促进学生进步。所以,在信息化建设实践中,院校管理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正确的信息化管理理念,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管理,消除学生抵触情绪[7]。比如,可以成立专门的后勤服务系统,从而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体验,让系统的界面达到最佳的美观度,让学生在运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大数据进行合理运用,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院校的管理人员要对目前信息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足够认识,秉承正确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效率,在完善其管理工作的同时又实现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