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马 庆 胡黎明 赵 博 宋胜军
校企联合培养是众多高职院校长期以来的基本路线,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引入企业实现双主体育人,加速实践教学的升级与改革,以实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对石油工程专业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展开探究,从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和学校单一主体育人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入手,阐述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优势,指出在产业升级加速的新形势与新机遇下,施行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国家对校企“双元”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1],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是今后校企“双元”育人的主要发展方向[2-6]。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是集多种工艺技术和工程措施于一体,各类工艺技术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发展的综合专业,主要面向石油行业的钻井、井下作业、采油工程等施工、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工作,专业覆盖产业链范围大,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程度高是本专业的一大特点,传统以学校为主的一元育人模式很大程度以教室理论教育和实训室操作为主,难以在如此长的产业链中做到知识点全面有效覆盖。即使要做到部分知识点覆盖,也对学校的实训硬件条件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学校无法独立在校区内建立产业链范围如此大的实训基地。
实践能力是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专业人才的现场实际操作水平是一名合格的石油工人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建立在真实环境下的实践教学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操作技能与解决现场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出色的学生更有利于将自身所学充分利用发挥,成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石油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双元育人模式,一直是贯穿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改革与发展的主线。通过发掘自身优势与不足,推进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进一步改革,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对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共同发展有积极意义。
从学院近5年教师招聘条件来看,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应聘者小部分为企业人员,绝大多数是从各大石油高校毕业的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其油田现场实践经验基本局限于高校本科学习期间的生产实习及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跟随导师的现场横向课题导学。此类教师资源组成模式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中教学效果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却显示出各种不足。如果不能够提高教师实践性教学的水平会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单主体育人模式下,专业课教师与企业无法做到实时双向沟通、紧跟产业变革步伐调整授课内容;由于教学任务较多,也无法持续性派驻教师深入企业现场从事一线生产及科研工作。在产业升级速度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单主体育人模式下所制定的教学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部分专业知识及工艺方法与油田的实际情况发生滞后、甚至是脱节现象。
衡量学生主体安全与现场生产实践一直是单主体育人模式下的难点。石油工程现场操作是一项与高压、机械化、防燃爆打交道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准入制度非常严格。单主体育人模式下为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实习过程中企业与学校偏向于采取师傅开展演示操作,学生观摩记录操作过程的教学方式,这使得学生对石油工程各类工艺的流程、现场设备功能及操作方法存在无法熟悉掌握的现象,实习效果也打了折扣。基于以上原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了部分虚拟仿真实训设备,解决了安全事故问题,但是实操过程与实际现场工作过程还是存有较大差异。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中,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所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水品,而教师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理论与实际操作两方面。专职教师具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水平,企业兼职教师有深厚的现场实践经历,校企教师团队的建设有利于优势互补,提升团队综合能力。教学团队不但有利于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亦会加强对专职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专职教师实践教学经验。近两年学校专业教师招聘也加强了对现场实践能力的要求,具有油田企业现场工作经验的人员具备更强的优势。
在石油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性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为了完善学生的实训学习环境,进一步优化与丰富实践教学体系,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必须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学校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进行,加强了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能够进行实训操作,此举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了本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但石油工程行业设备种类繁多、投入资金巨大、日常运行维护成本高,校内实训条件即使改善也很难达到企业的生产运行条件。此时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切实解决了该问题。所以,校企“双元”育人能够促进学校实践教学和企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实现双赢。
在对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中,对其专业教学中的军训、地质实习、石油工程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进行调查分析(见表1):在毕业生达到学校毕业最低分数135分的情况下,实践课程学分为48学分,还有大部分专业课程采取理实一体化授课模式,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
表1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未实现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前,企业实习需要学校提前3~6个月联系实习单位,了解企业生产与人员安排计划后方可制定合理的实践性教学计划。此方式无法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完整实施,因为企业运营可能存在变化,反作用于前期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将学生的培养分成了三个阶段(见图1)。
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积累期,实施时间为第一学年,主要在校内对学生开展职业素养、专业基础知识、行业所需求基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达到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储备的标准,为本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素质培养与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专业技能培训期,实施时间为第二学年,主要以校内实训基地和专职教师为依托、校外兼职教师为辅助开展,专业核心课程均采用在校内实训室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本阶段学习,达到具备专业技能实操知识储备的标准,具备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基本技能要求。
第三阶段为岗位提升期,实施时间为第三学年,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学习和生活,在石油工程专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加强实践技能训练,达到熟练者能力标准,实现从学校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岗位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
图1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阶段发展模式
校企合作仍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新时期发现的新矛盾新问题都需要依赖“双元”模式共同解决,单方面改革效果有限且容易闭门造车。“双元”育人模式不但能协调实践教学中师资力量、理论教学滞后实践、校内实习资源短缺等矛盾,还在提高专职教师实践能力、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发挥校企互助的优势,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