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成,张继广
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在临床工作中较为普遍。其中中药处方存在药物配伍不当或触犯配伍禁忌、药物煎煮的时间与方法不合理、中成药用药不对症等问题,而中药使用不合理不仅无法达到治疗疾病和改善患者症状的目的,还有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或用药不良事件,带来严重影响[1]。为确保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医院需要安排中药药剂师来审核、矫正临床医师开具的处方,对煎药的方法和时间、中成药的选用进行指导,以确保中药的正确使用,减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保证临床治疗的安全有效。本研究就中药药剂师指导患者掌握正确使用中药的方法及意义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威海市中医院及寿光市中医医院接受中药治疗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了中药药剂师指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8~78(48.46±13.73)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77(48.43±13.76)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研究内容与资料调取已充分告知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2]。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3]纳入标准:(1)患者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均接受中药治疗;(2)对研究中涉及的药物无过敏史;(3)年龄18~85岁;(4)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血常规生化检验显示功能异常;(2)合并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3)心、肝、肺、肾等脏器存在严重疾病者;(4)患者不受益或不愿参与;(5)对中药治疗持抵触态度者;(6)因精神疾病、依从性差等原因无法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未接受中药药剂师的指导,根据临床医师开局的处方,称量中药并进行配伍,中药的加工与炮制方式取决于处方中的要求,待制备完毕后,将中药材或中成药发放给患者或家属,由其根据医嘱用药。
观察组接受中药药剂师的指导:(1)在临床医师开具出处方后,中药药剂师先审核处方内容,判断处方中选择的中成药是否与患者病情对症、处方中的药物配伍是否合理、列举的中药煎煮时间与方法是否合理等[4]。若存在错误,应立即告知临床医师,由其对处方内容进行改正;若正确无误,则可进行下一步流程。(2)为患者进行中药使用的健康宣教,使其了解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对于一些要点,如不同中药的煎煮先后顺序、不同药方的煎煮时间、同一药物在不同药方中的炮制方法等,要向患者着重强调,以保证中药可以发挥出最佳药效。此外,应告知患者中药煎煮尽量选择砂锅、不锈钢锅或搪瓷锅,这些类别的煎煮容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药物的煎煮过程中不易发生化学反应[5]。(3)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应注意饮食禁忌,以免食物与药物错误搭配导致增毒减效等严重结果,或引发不良反应。(4)对于需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中药与西药不得同时服用,且用药间隔时间与注意事项需具体参考所使用的中药、西药种类。(5)每周为患者开展2次左右中药使用的咨询活动,患者提出的疑问可在活动中给予详细解答,若是患者存在用药不良反应或用药效果不明显问题,应告知其中药的作用原理和用药特点,使其对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有充分的理解,从而更加合理地使用中药、在用药上更加依从[6]。(6)其他措施:中药药剂师不仅应为患者做好用药指导,还应该与临床医师定期交流与学习,对中药药剂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成分、用量齐全,减少漏药或增药等问题的发生,从源头上预防用药不良事件或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用药合理率、患者投诉率、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其中满意度调查采用科室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由其给出满意度评价,安排专人统计选择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甚满意的患者例数并计算出总满意度,即总满意度=比较满意率+非常满意率[7]。
2.1 用药合理与患者投诉比较 观察组的用药合理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见表1。
表1 2组用药合理率与患者投诉率比较 [例(%)]
2.2 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用药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见表2。
表2 2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2.3 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6,P=0.009)。见表3。
表3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中药的主要来源是天然药与天然药加工品,大众多认为中药源于天然药,本质上是内调药物,不存在毒性,不会引发不良反应,殊不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俗语有云“是药三分毒”,这意味着无论是源自天然药的中药还是源自化学合成成分的西药,都存在毒性作用,若是在使用上存在不当之处,其毒性作用将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不良反应也会加重。
纵观当前临床在中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1)用药剂量不合理:以治疗胃炎的黄芪建中汤为例,其配方应为白芍60 g,生姜与桂枝各30 g,甘草20 g,黄芪15 g,大枣12枚,医师在开具处方时若是桂枝与白芍未达到正常比例,便无法充分发挥其药效。同理,若是处方中某种中药的剂量过高,便有可能引发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或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患者健康。(2)煎煮方法不合理:砂锅是煎煮中药最适合的器具,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稳定性高,中药在煎煮的过程中不易与砂锅发生化学反应,其药性不易被破坏,并且砂锅具有受热均匀的优点,煎煮过程中水分不会迅速蒸发,因此药物的浓度更好控制;而铁锅、铝锅的稳定性较低,煎煮过程中中药易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破坏药物原本的药效,甚至可能会产生毒素,给患者机体健康带来危害[8]。(3)配伍不当、触犯配伍禁忌:2种或2种以上药物合用可称为药物配伍,若配伍合理,诸药可发挥出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若配伍不合理,诸药便会彼此产生拮抗作用,不仅药效会降低,还有可能增加毒性作用[9-10]。例如,黄芪不可与生姜同时使用,否则二者的药效都会降低。
对于以上状况,若是无中药药剂师的参与,配伍不当、煎煮不当、剂量不当等问题很难被发现,医护人员直接按照中药处方为患者用药,发生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的风险高。而中药药剂师的参与首先可以对临床医师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审核与纠正,确保处方的合理;其次,中药药剂师会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使其以正确的时间、方法、剂量使用中药,保证中药被合理使用;此外,其针对中西医之间的用药禁忌、饮食和中药使用之间的禁忌进行了指导,为患者定期开展中药使用咨询,这些措施都可有效提高中药使用的合理性;最后,中药药剂师还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交流,对中药药品进行定期检查,这些措施均可确保中药的合理使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用药合理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0.00%;观察组用药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观察组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正体现了中药药剂师指导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药剂师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中药,其对中药的合理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应积极推进中药药剂师的指导,以确保中药合理使用,减少患者的投诉和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