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骨折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1-04-03 21:01解克非
当代医学 2021年36期
关键词:创伤性外伤血浆

解克非

(辽宁电力中心医院骨科,辽宁 沈阳 110004)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骨外伤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创伤后极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包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深静脉血栓,甚至会出现肺栓塞[1]。创伤可导致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而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降解的产物,D-D 表达水平的上升属于创伤后的一种应激表现,现已被广泛运用于评估骨外伤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 bosis,DVT)形成风险[2-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旨在为评判创伤性骨折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8 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创伤程度分为轻伤组(n=30)、重伤组(n=26)与危重伤组(n=22),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者40 名作为对照组。轻伤组男13 例,女17例;年龄22~78岁,平均(49.25±6.57)岁。重伤组男13例,女13例;年龄21~79岁,平均(49.69±6.23)岁。危重伤组男 10 例,女12 例;年龄22~80 岁,平均(49.74±6.64)岁。对照组男24名,女16名;年龄20~80岁,平均(49.33±6.28)岁。4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闭合性创伤,且均于伤后24 h内入院治疗;入院前3年无手术史,1年内无住院史;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及原发性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创伤前服用过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受损者;合并既往有过抗凝治疗史、血管重建术及血栓栓塞史者;合并依从性差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抽取患者2 mL 创伤后清晨空腹枸橼酸钠抗凝全血,离心分离血浆,于2 h内完成D-D的测定,仪器试剂操作及检测过程均需符合标准操作规范。采取相同的方法测定对照组血浆D-D 含量。D-D 含量采用上海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雷杜RAC-100 自动血凝仪检测,由武汉中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D-D试剂。测定D-D的原理:运用免疫比浊法,用抗D-D单克隆抗体标记固相载体胶乳颗粒,胶乳颗粒与D-D聚集在受试者血浆中产生浊度,抗原抗体结合数与血样中D-D含量成正比例,血浆中D-D含量可通过测定其浊度并结合标准曲线进行计算。D-D 含量<200 μg/L为正常值。根据简明损伤定级标准-损伤严重程度评分(AIS-ISS)[4],该量表以AIS<3 分或ISS<16 分表示轻伤程度;以AIS=3分,ISS≥16分表示重伤程度;以AIS>3分,ISS≤25分表示严重伤程度。

1.4 观察指标 比较4组血浆D-D水平,分析其指标值与骨折创伤程度相关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样本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F分析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 相关性分析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 组血浆-D水平比较 对照组D-D 水平为(185.23±63.25)μg/L,轻伤组D-D水平为(304.52±83.71)μg/L,重伤组DD水平为(483.76±123.74)μg/L,危重伤D-D水平为(532.75±136.82)μg/L;危重伤D-D水平最高,依次为重伤组、轻伤组,对照组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842,P<0.001)。

2.2 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一般线性双变量Pe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D-D 水平与创伤性骨折患者创伤程度呈正相关(r=0.826,P=0.000)。

3 讨论

创伤性骨折是指由于创伤或其他病理因素导致患者出现骨折,进而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的创伤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5-6]。创伤性骨折发生后,机体受到外界刺激出现应激反应,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7]。患者在受到创伤后易损伤血管,使大量血管下组织因子被释放和激活,血液中凝血因子Ⅷ与组织因子联合后,会使凝血系统被激活,保持高凝血状态,血栓形成率较高。在血液高凝状态下,纤溶酶原会向纤溶酶转化,增加纤维蛋白降解,D-D 属于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也是一种纤维蛋白溶解的分子标志物。有研究[8-9]表明,D-D不仅可用于术前筛查骨外伤患者的血栓形成倾向,且可用于判断骨外伤的严重程度。

有研究[10]显示,骨科创伤患者D-D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且创伤越严重,D-D水平越高。AIS-ISS评分可用于评估患者的创伤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D-D 水平为(185.23±63.25)μg/L,轻伤组D-D水平为(304.52±83.71)μg/L,重伤组D-D水平为(483.76±123.74)μg/L,危重伤D-D水平为(532.75±136.82)μg/L;危重伤D-D水平最高,依次为重伤组、轻伤组,对照组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842,P<0.001)。经一般线性双变量Pe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D-D水平与创伤性骨折患者创伤程度呈正相关(r=0.826,P=0.000),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结果还显示,D-D 水平与创伤性骨折创伤程度呈正相关,分析原因为,严重骨外伤会加重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增加释放组织因子,增加凝血反应;严重骨外伤骨折处血小板活化会加重血管内皮间接损伤;严重骨外伤患者经常需全身制动,静脉回流减慢会导致组织水肿,进一步限制静脉回流,易形成血栓;严重骨外伤易导致患者休克,溶酶体释放会损害血管内皮。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骨外伤患者的血栓形成状况,并定期监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D-D 等指标的变化。同时对不同严重程度的骨外伤患者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血栓形成的方法,减少血栓形成所引起的并发症,以便促进良好预后[11]。

综上所述,创伤性骨折患者血浆D-D水平与创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临床实践中,血浆D-D水平在评判创伤性骨折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预估病情及预后效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创伤性外伤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中医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