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桐
双鸭山市双矿医院,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所以应该进行有效治疗[1]。加重期患者一般在药物治疗后可以将病情改善,出院后需要继续应用吸入装置等进行持续治疗。现如今,如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提升和确保安全用药成为了临床研究关键。基于此,本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药学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展开了研究,报道如下:
1.1基本资料 将本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利用抓小球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34例,参照组男性和女性患者为20例和14例,年龄45~74岁,平均(59.85±2.36)岁;实验组男性和女性患者为21例和13例,年龄为46~75岁,平均(60.78±2.7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治疗期间没有出现转院或退出现象,没有任何精神类疾病和使用其他药物治疗,能够主动配合。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常规路径干预,给予实验组药学路径干预,方法为:
(1)制定药学路径单,其中包括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药学路径干预相关内容。在患者入院第一天,进行药学评估,询问患者用药情况和病史,制定药学监护计划和整理病历。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并说明现阶段病情,进行用药、饮食与持续吸氧指导。
(2)利用调查问卷调查患者了解疾病程度,内容包括: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多种饮食、运动和用药方法;常用吸入药物;用药剂量和时间等;还需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与肺功能分级进行调查。
(3)向患者介绍治疗和护理的方式,并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和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为:药物使用方式、效果和不良反应等[2]。
(4)入院第二天,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对其痰液颜色和量进行记录。在患者口服用药时进行宣教,并指导吸入装置的使用,详细介绍用药剂量和吸入剂的用法用量[3]。观察患者是否在用药途中出现不良反应,是否按照用药顺序和方法服用药物。
(5)患者入院3天之后对其症状与并发症进行观察,并进行运动指导,告知其运动的意义和目的。住院4到10天,叮嘱患者进行呼吸锻炼,持续进行药学监护,对用药依从性、满意度和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和记录。
(6)患者出院之前对其进行用药方法和监测指标的教育,以及出院后的饮食指导。出院1个月后随访时,应该纠正患者用药偏差和对其用药不良事件进行监护,并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和运动。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的用药依从性、满意度评分。
用药依从性评分与满意度评分均为本院自制调查表,满分为50分,分数越高说明依从性和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软件将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使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用药依从性评分(47.63±2.36)分,满意度评分(43.69±2.74)分;参照组用药依从性评分(37.52±2.13)分,满意度评分(38.69±2.41)分,实验组各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t=18.543;7.990、P=0.000)。
由于环境污染和老龄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等特点,发病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4]。在急性期缓和需要住院治疗,稳定期患者主要以家庭中用药为主[5]。疾病治疗时,不光要求医务人员正确应用药物,还应该让患者配合,确保他们遵循医嘱用药。用药依从性主要表现为是否根据医嘱合理应用药物,如用药剂量和次数等[6]。现阶段提升用药依从性已经成为了临床治疗中关键任务[7]。药学路径干预主要在日常治疗中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等服务,让患者提升对药物的认识以及提高遵循医嘱用药治疗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用药依从性的目的[8]。本次研究当中,实验组用药依从性评分(47.63±2.36)分,满意度评分(43.69±2.74)分;参照组用药依从性评分(37.52±2.13)分,满意度评分(38.69±2.41)分,实验组各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这说明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应用药学路径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增加对疾病和用药的了解,提升用药依次性,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药学路径干预时,可以将用药依从性及满意度提升,减小用药偏差,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