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逻辑理路

2021-04-03 16:08马俊军王贞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心理健康心理

马俊军 王贞贞

近年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我国社会治理与公共卫生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学界就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现实基础、创新发展、未来展望等多个层面开展了研究。党和政府为建设群众满意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明确了定位、划定了走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等重要文件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提升人民健康幸福指数、引导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务必对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与概括,明确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与走势。

1 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生成逻辑

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性发展。

1.1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人的发展进行深入阐述,使得社会历史发展奥秘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历史哲学的新命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是“现实的人”[1]。马克思提到的“现实的人”,至少包括三层内涵。首先,现实的人是具有生存与发展的双重需要的具体的人,人在物质层面的生存需要得到适当满足基础上,就会追求发展,包括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精神境界提升;其次,现实的人是处于“三大矛盾关系”中的历史的人,人在通过改造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要面临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与他人的矛盾关系,也正是人类个体身处纷繁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网络中才能现实地实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再次,现实的人是追求存在价值的发展的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阐述了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其他低级生物,他会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不断社会化、不断反思和寻求生命的价值,是一个发展的过程[2]。马克思指出,社会发展的最终方向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强调培养和挖掘人类的多种属性,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使其具有丰富的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关注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人自身经历对人的依赖关系和对物的依赖关系,进入自由个性阶段,克服和超越异化,实现人的劳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以及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马克思人学思想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种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人的本质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具体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国社会深层变革的现实,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扩展了新内容、注入了新活力、开辟了新境界。指出我们要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就是要实现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目标。为满足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双重需要、妥善处理三大矛盾关系、追求存在价值和发展的人,直到最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目标。

1.2 文化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国民众思想走势、价值取向、行为选择、民族人格等影响最为持久最为深远。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本思想[3]。民本思想的核心是爱民、亲民、重民,民意所向是国家政权稳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要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中,有清晰的“天”与“民”关系的阐述和“民”与“君”关系的阐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代表着最高阶层的神,意指至高的阶级,古人用天子称呼国家最高统治者,反映皇帝或者王者至高的地位和权威。尽管如此,统治阶级的执政管理也要体民情、顺民意方可长久。《尚书·皋陶谟》记录舜帝治国,有云:“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威),自我民明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可见其“天民一致”的思想。而在阐述“民”与“君”关系之中,主要思想表现为民贵君轻,如唐太宗李世民强调,“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孟子提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是天下之”。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的核心就是统治阶级需要替民谋利、为民造福,这直接关系到社稷安危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智慧和价值取向的凸显。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党和政府为人民谋福利、满足人民根本需要的初心和使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百姓渴望幸福安康、渴望社会和谐平等、渴望人与人之间诚信友善。我党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使命。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首先促进了民情民意引导机制的建立,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健全的社会影响服务;其次加快了监测社会情绪、加强正面引导、疏导负面情绪的网络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社会情绪管控系统。简言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最终价值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心理健康服务。

1.3 经验积淀:中国共产党的“以人民为本”的治国理政经验

中国共产党弘扬并继承了中国古代社会朴素的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中对民本思想进行了融合改造,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凝结成我党推进国家治理的价值基点为:以人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获得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明确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推翻压在人民身上“三座大山”,实现中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邓小平时代是“以经济建设为主轴造福人民”的时代。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其中一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5]。江泽民时代是“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时代。江泽民研判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发扬和深化,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其中一个代表就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胡锦涛时代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胡锦涛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谁共享”问题[7]。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冲突已经转化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8]。党中央对当今社会矛盾和国内外局势剧烈变化进行分析权衡,继承发扬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老一辈党的领导人“以人民为本”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以丰富和满足人民的根本需要和切身利益为目标,提出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逻辑

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科学深刻的内涵。习近平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进行重要讲话,从其战略地位、价值导向、发展方向、政府责任四个方面阐述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丰富内涵,对于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2.1 战略地位论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2016年8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指出,人民健康问题应该被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总书记强调保障人民健康的建设目标应该定位于全方位、全周期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忽视的健康基础。这段重要论述有两个要点,第一,“全方位”健康服务观。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界定为身体、精神、社会适应性良好三个层面的内容。总书记提到的“全方位健康”涉及到范围更广、内容更完整的健康概念,这不仅包括生理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道德的健康、社会的健康、环境的健康等,这些概念共同筑成完整的健康体系[9]。第二,“全周期”健康服务观。习近平强调:全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应该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从出生到生命终止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习近平提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贯彻预防、控制、治疗等工作思路。此外,习近平在2013年8月31日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在2014年12月13日考察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在2013年8月和2016年7月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都强调全民健康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依据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可见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战略定位突出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全方位、全周期”人民健康服务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必走的路径、必须努力的方向、必须实现的目标。

2.2 价值导向论

当前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不断推进,社会大众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复杂的心理问题,对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却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并未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遇到心理困惑求助于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的意识不强、各层级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在人力、资金以及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投入远远低于实际需要、专业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短缺、市场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等[10]。在客观需求和主观认识结构失衡的现实下,亟需加快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具有两个紧密相连的价值导向。

其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事关人民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既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精神层面的需要既包括科学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也包括心理行为健康发展的需要。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需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心理现状、满足人民群众的心理需要。其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打造。社会和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表现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要将社会和谐与社会创造活力,以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目标紧密联系起来。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有赖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旨在引导积极的社会舆论、营造正向的社会氛围、产生良性的社会影响、疏导消极的社会情绪、培养理性的社会行为[11]。这一宗旨对于推进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价值导向基础。

2.3 发展方向论

习近平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的重要论述要求我们:一要以社会和谐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此项工作的总目标,将全民健康的目标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连接起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二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机制,使用多途径、多渠道、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各项功能,全程布控干预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在发展目标方面,习近平于2016年参加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并提出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树立的问题,指明了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和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目标。大卫生、大健康意蕴深远丰富,既包括生理卫生,也包括心理卫生,既包含着身体健康、也包含着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等方面。习近平的讲话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发展目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树立人民群众的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提高人民群众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个体在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能够寻求心理服务机构或者采取理性积极的应对方式。健全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浩大的工程,需要贯彻各级各单位协调配合发挥合力作用,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也要以给群众提供健康教育和宣传的工作为己任,从而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明确强调培养什么社会心态的问题。这一要求阐明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立和发展的直接目标。习近平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论述不但指明了发展目标还具体阐述了发展的路径,具体体现在三个路径指向:一是预防机制的建构,习近平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二是宣传机制的建构,习近平指出要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三是干预机制的建构,习近平指出要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12]。

2.4 政府责任论

为了提升全体人民在医疗卫生事业领域的获得感,政府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保证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有所作为,促进市场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发挥活力[13]。在2016年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也表示,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深体制改革,健全制度、完善体系,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由此可见,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发挥统筹协调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政府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4]:

第一,制度保障。政府牵头,出台配套文件,成立领导小组,督促各级政府部门及单位落实工作,将社会心理服务事业的发展纳入地方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中。在政府制定的相关制度不断倾斜性支持下,各地开始落实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引路,不断创新开拓相关工作,积累经验教训,健全体制机制,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的工作步伐。第二,组织保障。建立社会心理预警机构、拓展社会情绪疏导和干预机构、加大高校等心理基础性理论研究的研究机构,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的志愿机构,实现城、镇、县、乡、村等各层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区及针对老中青少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服务机构的协调互补。第三,经济保障。在宣传方面,增加固定经费,拓宽宣传路径,提高社会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在软件硬件开发方面,加大相应经费投入,推动社会心理服务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本土化科学研究成果向实践中转化,满足大众化、群体化、个性化的心理服务需求。第四,人员保障。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完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和志愿者人才队伍。从专业人才信息库的建设,到专业人才的遴选、督导、培训、考核、资质认证等规范人员的培养,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满足专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个人收入、职业发展等方面不断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的服务质量。总之,政府在统筹管控过程中,灵活创新工作方式,严格监管工作落实,促进社会心理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

3 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逻辑

3.1 理论价值向度: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涵

习近平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当前党情、国情、社情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进行了丰富、发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是针对19世纪40年代西方产业革命中资本主义制度之下,资本家不择手段压榨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明确分工,无产阶级出现劳动异化的社会背景之下逐步形成的理论。毛泽东、邓小平等一代代国家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中国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指导价值。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关系的复杂多样性日益突出。中国人民群众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全面小康,人民群众期待更理想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安全的社会保障、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完善的居住条件、更和谐的生活环境。习近平依据我国的国情社情和我党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使命提出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明确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重要指示。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拓展和创新,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内容进行了丰富和延伸,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目标时代价值和中国特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更具有指导意义。

3.2 个体价值向度:促进民众健康心态培养和获得感的提升

习近平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心理服务机制,发挥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关注民众心理健康问题、疏导民众不良情绪反应、提高民众健康素养和倡导民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搭建了支撑平台和服务网络,为提升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满足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条件。

国内关于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资料较为丰富。近年来我国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急需加强针对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15]。近三成老年人总体幸福体验不足一半时间,老年人的睡眠问题和个人自尊问题较为突出[16]。此外,社区针对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的服务工作模式存在着较多问题。广东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达24.4%,属偏高水平[17]。可见,大量调查以及实证研究显示我国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民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存在较大缺口。

习近平在十九大开幕式报告中关于“人民”一词提到超过200次。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于开展和评价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形成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小事当作我党的大事,一切工作坚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相应工作保质保量的开展是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端正社会认知、引导社会舆论、疏导社会情绪、救助重点人员,是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

3.3 社会价值向度: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格局的进程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格局的必然途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应该覆盖到城市、城镇、县城、乡村各地区,惠及到各年龄、各职业、各阶层,尤其是留守儿童、慢性病和恶性病患者、城市务工人员、空巢老年人和孕期妇女等社会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扎根在企事业单位、军队、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各单位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各节点建设完备、相互补充,共同发力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出人民群众共同建造、共同治理、共同享受的和谐发展的社会格局。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提供理性的社会认知服务。通过监控分析并追踪人民群众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的内容和程度,从而准确把握社会中各类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心理需要,通过协调管理,将社会矛盾的源头进行预防和化解管理。广大人民群众往往对社会热点事件较为关注,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群体社会认知和社会态度会汇集成社会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其次,提供健全的社会影响服务。通过网络平台、热线电话、现场信访等机构建立民众利益表达机制,减少和避免社会怨气滋生以及群体恶性事件的发生发酵。配合媒体等宣传平台设置专栏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及时答疑和正向引导引导民情民意向健康方向发展。再次,提供多层次的社会情绪服务。检测人民群众的社会情绪、正面引导积极情绪、疏导负面情绪、为重点人群追踪建库。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群体构筑三级网络系统,实现初级心理问题评估、中级心理问题咨询、顶级心理危机干预层层递进、相辅相成。最后,提供有力的社会行为服务。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强劲支撑下,促进社会行为服务的积极发展,包括志愿行为、金钱捐赠、无偿献血、日常生活中的帮助行为等亲社会行为的促进和支持,倡导同情、合作、分享、奉献等精神风尚,加大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总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是专业人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减少社会心理矛盾的发生、对多发易发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干预,营造友好互信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18]。

虽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对于开展和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还远远不够。从客观条件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硬件设施缺乏、工作机制尚未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迁移程度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这一系列的问题昭示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深入探索并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心理健康心理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