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益凯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设备科,广东 湛江 524000)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医疗仪器的精确度与先进性也随之上升,所以对医疗器械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仪器维修要求既表现在维修者方面,还表现在维修技术与工具等方面,唯有以上几个条件的共同提升,医疗仪器方可更加精准。当前,医疗仪器的等级代表了医疗机构的先进水平与工作实力,精确优质的医疗器械可以保证医疗工作者良好的业务环境及方式。所以,针对医疗仪器需要突破维修难点,确保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当前,我国医院大都有忽视医疗仪器维修管理的情况,如某地方,三甲医院稀缺医疗仪器维修专业人员,基层医院稀缺医疗仪器维修人才;而且,很多维修者年纪大于40岁,且没有接受过专业化教育、本身维修技能比较局限,很难保障医疗仪器维修效率;另外,因为医院不关注器械维修,使得维修者的薪资比较低,令高端人员的储备出现尴尬局面,从长期角度来说,会影响医疗设备维修的效果以及医疗行业的口碑。
纵观国内大部分医疗机构的成本投资,尽管器械采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器械维修费用投资占比不高,不利于保障医疗设备处在长期运转状态下。而且,受医疗机构医疗仪器维修技术落后的限制,许多医院不能提供稳定的维修环境与维修条件,将会影响医疗设备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无法辅助临床诊断。另外,医疗仪器维修者专业能力不足和医院管理者对其缺乏重视、投资不足,而造成对于维修专业技能岗位的能力培训教育开展困难。
因为医院现行的医疗产品保管体系不够健全,造成医疗器械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使故障器械很难在短期内重新得到投用,阻碍临床诊疗活动;缺乏规范的教育培训,针对临床逐渐丰富的医疗器械种类,唯有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岗位培训方可保证器械的应用安全与诊疗安全,方可把由医务工作者操作医疗仪器人为失误性引起的故障降到最小。另外,医疗器械产生问题后,医务工作者常常先汇报给总务部门展开后续管理,如果维修者因没有接受一定的系统性岗位训练而导致专业技能较低,就不能全面掌握先进仪器的性能,从而影响维修质量。因此,医院要优化器械管理体系、培训机制等,让技术维修者根据医疗仪器维修标准流程开展日常维修,确保医疗器械稳定投用。
当前,绝大部分医院选择的大型器械科技含量很高,主要是进口产品,每次维修时,都是依靠自身力量处理,此时,通常需要联系制造商,请求派遣专业技术者来院维修,这时维修主动权让厂商掌握。通过调查发现,在诸多制造商中,国外商场占据大部分,原厂的国内项目师维修成本远远高过国内厂商的维修成本,有些器械由于技术因素,甚至要从国外招聘专家维修,其支出很难估计,而这类维修、保养成本,都会影响医院的稳定运营,使之成本持续增多。
医疗机构中小型仪器的维修与管理也占有较大比例,医院重大精密仪器的应用周期很长,且医疗机构对其比较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其余中小型设备,使之不能获得很好的维修与维修,从而影响中小型仪器的应用率与完好率[1]。中小型仪器出现损坏后,大都要更换关键配件,通常会导致维修成本偏高,但是,这时中小型器械未达到应用年限,很难办理报废手续,仅能被搁置在一边。而针对一些长期无法修理好的中小型仪器,许多直至报废均不会再次利用,既引起资源浪费,还会由于处理不当引起生态污染。
近几年,受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医疗设备种类日益增多,大量先进的医疗产品用于临床上,给临床疗效带来了保障。但是,随着医疗仪器的科技含量提高、种类增多,对维修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维修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掌握先进的科技,也要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然而,我国医疗机构的医疗仪器维修者的主动维修技能较低。就大型精细化产品来说,其维修非常困难,若维修者自主处理,将由于自主维修技能不够而耽误维修,影响临床诊疗,这同样是许多医院选取厂商或第三方维修仪器设备的重要原因。
医疗器械保管期间,医院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宗旨,及时改变传统的医疗器械保管观念,贯彻执行全生命周期工作原则,重视单件医疗设备保管,提出科学可行的医疗产品采购方案,且在管理过程科学分析采购费用与应用价值,充分突出全生命周期保管功能,尽量削减应用费用,增加医疗器械的整体性价值。医疗产品全生命周期保管涉及日常维护、质量管理、维修与采购等诸多环节。医务工作者需要形成全生命周期保管思想,以适应规范管理工作流程的需要。
医疗器械保管期间,医院基于现代化数字管理平台,制定精细化管理体系,把管理方式的主体对象尽可能辐射到所有医疗器械,实现医疗产品的全程化保管;经贯彻执行全生命周期保管观念,大力实施医疗产品精细化管理体系,提高医疗器械保管效果。在有些造价较高的医疗产品保管环节,采取设置定位系统等方式,实现数字平台实时查找医疗器械部位与运转状况的目标。另外,大力研制医疗器械APP软件,将之用在医疗器械保管方面,确定管理体系,严格根据管理流程开展管理工作,多角度提升医疗仪器保管效果。
在我国,医疗器械种类非常多,但是,医疗器械维修人员很少。各大医院针对医疗仪器维修缺乏重视,造成医疗仪器维修人才十分紧缺。除此之外,维修者的素质尚待提升,这是各大医院需要引起重视的。近些年,先进的医疗产品得到各大医院的引入,许多优秀的医疗设备维修者由于年纪、身体等因素离开了工作岗位。尽管医疗仪器维修者被赋予了“新的血液”,但由于年龄、经验、水平等原因,其难以承担医疗仪器维修的任务。由此,需要对这类新生力量加强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加强培训力度,保证培训制度从多角度锻炼这类新生力量。
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陆续引入影像归档与通讯技术、实验室信息平台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医院顺利开展各种管理任务提供了较强的支持。当前,医疗机构在病理保管、药品保管、划价缴费、看病预约和医院挂号等方面都少不了信息化系统的支撑,经使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可以完成现代化管理任务。而且,各医院开始研制出与本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平台,主张结合耗材量、部门和医疗器械性质等指标展开分类保管,充分突出信息管理平台的辅助功能,完成集中管理与监控医疗设备的目标,适应维修、养护与采购等过程一体化管理标准,不断提升医疗器械的数字化管理效果。
为保障医疗仪器的管理效果,医院需要建立专业化且高水平的维修管理队伍,承担起维系医疗设备的重大职责。专业化医疗设备管理队伍的成员结构比较烦琐,涉及医护工作者、供应室员工和专业维修者,三方员工要尽可能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为基础,增强沟通互动,制定规范的医疗设备养护计划,协同组织维修工作,完全处理医疗仪器运行不良情况,持续提升维修效率。另外,三方员工要制定数字化沟通机制,借助微信、QQ等方法实时分享数据,必要时能够视频交流,不断提升医疗仪器维修效果与效率。
维修医疗仪器的难点重点在于人为因素,除了医疗仪器维修者自身能力问题外,不规范的赏罚制度严重大小了医疗设备维修者的积极性。很多医疗设备维修者缺乏积极性,器械产生故障,他们也仅仅是敷衍了事,或是拖拖拉拉,无法高效、高质量地结束维修任务。这就要求制定一个规范的赏罚制度:赏,高质量或是高效完成任务的维修者,除了获取薪酬方面的额外补贴外,还能够优先享受岗位时间方面的更好待遇。罚:无法定时完成任务或是维修后医疗设备依旧无法稳定运行的维修者,除了薪酬方面的惩罚以外,还要定时进行工作总结,检讨自身犯下的错误,便于及时更正。
总之,医疗仪器维修存在许多难点,如对维修工作缺乏高度重视、管理体系不健全,维修成本很高,医院经济压力大、中小型仪器应用周期很短,完好率不高、主动维修专业技能较低等。由此,要及时创新现代化管理观念,制定健全的管理体系,增加维修人才成本投资,制定赏罚制度,建立高素养维修队伍等,由此为医疗仪器维修保管提供强大支持,不断提升医疗器械维修保管的效果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