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静,曹 康,陈映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社会工作部,上海 200021,wangjing12721@163.com)
科学与人文是医学的两个根本属性。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学社会功能的日益强化,对医学服务需求层次的日益提升以及医患矛盾的日益凸显,社会对医疗工作者的人文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医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医疗秩序的运行状况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服务体验愈加重要的医疗场域,医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还需较高的人文素养,两者缺一不可。
为适应新时代人才要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国家将实践育人定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培育全面人才的重要战略。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委就联合发布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对高校实践育人体系和机制建设进行了说明,明确志愿服务是推进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实践育人理念提升到新高度,强调实践育人是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载体,是全力推动育人工作的强大动力。发动、鼓励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是高校落实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形式,对高校培养综合高素质人才和实施德育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医院作为一个兼具救死扶伤与人文关怀双重特征的实践场域,是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载体[1]。在医院开展志愿服务,医学生实现了从被动学习者角色向主动学习者角色的转换,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内容及学习情境保证了医学生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为医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做足准备。但在现实社会中,对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导致对出现的问题和发展路径的重视程度不够,研究不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价值需要重申,出现的问题和困境需要反思,推进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的策略和体系需要完善。
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实践对医学生的全面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如前所述,科学与人文是医学的两个根本属性。科学属性决定了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救死扶伤需要以扎实的医学技术和临床经验为基础,而医学的人文属性意味着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职业需要有较高的人文关怀精神与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而后者未能得到应有重视。学校教育虽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的快速传播和学习,但无法让医学生体验到医院场域所具有的现场感与震撼感,处于知行分离的状态,对医学生职业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
与传统填鸭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不同,实践育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育人理念。实践育人强调的是在整个学生教育过程中凸显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通过实践将学校静态理论知识学习与动态实践教育过程相结合,实现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学习和自主教育[3]。有研究表明,相较学术性因素,实践性因素包括动手能力和实践性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成功。由此来看,“实践教育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是人才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医院是医学生参与实践的主阵地,鉴于医学学科和医院场域的特殊性,医学生参加医院志愿服务有利于实现对医学生的“全人”教育。有学者指出[4],“全人教育”强调对个体进行全方位的培育,包括智力、职业能力、生理、社会、道德、伦理、创造性、精神等各方面的提升,重视教育过程中的经验、选择与合作。对“全人式”医生而言,医学专业技能是职业基础、医学人文关怀是价值理念、医患沟通能力是服务保障。通过医院志愿服务,医学生能够在医学专业技能、医学人文关怀与医患沟通能力等三大核心方面获得全面提升。
专业技能是医生的执业基础,它的形成是一个由基础理论知识到临床医疗实践循序渐进、逐步成长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成熟的。实践性是临床医学的基本属性。一方面,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实践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在实践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医学生在医院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够以参与者、观察者的身份投入临床实践中,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应用、检验和反思,达到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的双向渗透;另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是一个自主参与和自主教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创新能力、临床操作能力获得全面提升,为走向正式岗位奠定技术基础,而这是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人文关怀是医学的价值本源,它是以患者为中心,表现为对人的生存意义、患者的价值、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的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型使医学生的职业人格和人文素养重新被重视。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医生占主导地位,忽略了患者的感受,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秉持“全人”理念,在疾病之外重视患者的心理和情感。这就需要医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良好的人文素养,以满足患者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需要[5]。参与医院志愿服务是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保障。具体来说,医院志愿服务能够拉近医学生与患者的距离,让医学生走进患者的生活,培养医学生的同理心,使其以第三者的身份切实感受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尊重患者的心理需求、社会需求和价值选择。所以,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能够塑造医学生正确的职业伦理观,提升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
医患沟通能力是人文关怀价值的具体应用,是提升患者医疗服务体验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具体路径和保障。它是针对患者健康需要而进行的贯穿整个医疗过程的一种信息传递机制,主要目的是让医患双方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面对当前复杂的医患关系,医学生除专业技能和医学人文关怀价值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美国住院医师规培评价体系中提出了住院医师的六大核心能力,人际关系和沟通技能便是其中之一[6]。1987年英国医学会将医生的交往能力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由此来看,医患沟通能力已成为当代医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医学生在医院实际策划、组织、参与和实施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和锻炼了课堂之外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利于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而且,通过做导医、深入临床,会与患者及其家属有大量的接触和互动,在此过程中,医学生能够了解患者的疾苦和愿望,理解家属的感受和情绪,熟悉患者的所思所想,掌握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为日后医患良性沟通奠定基础。
“志愿服务在医院”行动从专业技能、人文关怀与沟通能力等三方面对医学生进行“全人式”塑造和培育,在重塑医患关系的同时,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优秀队伍奠定基础。
2009年原卫生部等八部委下发《关于开展2009年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的通知》,2011年中国医院协会又成立了医院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在原卫生部以及中国医院协会的大力推动下,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工作获得快速发展。医学生通过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虽然在熟悉医院工作环境、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但是与全人教育的目标尚存差距。由于学校和医院对学生“全人式”教育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志愿服务实践出现了工具化、形式化的发展倾向,“全人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
育人主体对教育理念的选择和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方向。学校和医院是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两大主体,其中学校是核心主体。目前,医院志愿服务实践已经成为医学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但是,高校和医院对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教育理念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比较严峻。高校和医院,尤其是高校,对实践育人的理解和认识尚停留在理论层面,将实践育人更多视为一种学校教育的校外延伸和提升学生社会适应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方式,认为将医学生放入医院场域进行志愿服务实践就能够达到实践育人的目标。医学院校没有把实践育人作为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加以推进,忽视了实践育人在医学生的精神塑造、道德提升、自主意识和价值养成等方面的作用,导致实践育人的形式化、表面化,大大弱化了实践育人理念在“全人”医学生培养中的效能。
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推进缺乏相应制度安排和保障。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育人效果需要系统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和保障。虽然目前医学院校和医院针对医学生的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进行了学分设置和时长记录的制度建设,但是,学分设置和时长记录只能保证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的客观参与过程,无法保障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过程的效果。作为一项过程性系统工程,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在医-校合作、实践过程培养、志愿者的监督和管理、实践考核以及考核指标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尚存在制度缺失和不完善问题,造成医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推进缺乏制度保障,实践育人难以有效落地。
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现实问题突出表现在推进过程的工具化、形式化。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工具化主要表现在:高校将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实践作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一种方式,以便完成教育考核指标的任务;由医院主导、组织和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更偏向于从医院需求角度而非实践育人的角度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的安排和设计,目前主要是做导医和协助等服务,成为医院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资源和工具,这也造成医学生对志愿服务认同度偏低,部分学生甚至带着其他目的参与志愿服务,将参加志愿服务实践作为参评奖学金、优秀学生和入党的手段和条件。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工具化最终导致医学生志愿服务实践的形式化,实践过程缺乏管理和保障,实践内容单一、专业性低、缺乏层次性,导致医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处于脱节状态,与“全人”的实践育人目标逐渐偏离。
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难以全面、有效推进,究其根源在于教育观念问题。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要求重新审视和尊重个体的思想和价值,促进其精神属性的提升和内在潜能的充分实现。所以,一方面要继续将实践育人作为培育全人医生的方向和途径;另一方面要转变现有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价值,提升其在医学生教育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医学院校要转变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的工具观,转变重校内轻校外、重理论轻实践、重技能轻道德的传统教育观,形成实践育人的全人价值观,不再将医院实践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贯穿到医学生的整个培养体系中,以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培育具有自主意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综合素养、家国情怀的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的“全人”医生。
建设包含学校、医院、学生三方主体在内的“整全育人委员会”,为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有效推进提供体制支撑。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效果主要受三方主体的影响,包括学校、医院和医学生。为开展实践教育,满足学生需求,高校设立校内大学生实践中心、孵化园地等部门,各院系及社团也负责开展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医院负责志愿服务工作的部门有所不同,基本为社工部、团委、党委办公室或者门诊办公室。通过高校与医院合作开展签约共建,整全育人委员会主要由三方主体相关部门构成,是围绕医学生全人教育进行实践计划商讨和制定、实践需求反映、沟通协商、指标制定、力量整合协调和相关制度建设等的有效平台。整全育人委员会会定期召开三方会议,对医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进展状况进行讨论和反思,发现问题并商讨问题的解决策略,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医学生通过参与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获得整体性全面发展。
建立从招募、遴选到培训、管理、考核、激励等全程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由院校与实践单位双方共同管理,建立志愿者个人及团体信息档案,依托市级志愿者网站做好信息和服务的登记与记录。在志愿者的招募与遴选上,由高校在前端进行初步筛选与推荐,实践单位通过服务申请表、遴选表格等内容的填写再次对医学生参与服务的动机、目的和个人能力等进行把关,做好志愿者的招募与遴选。在学生志愿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方面,院校重点开展价值宣讲与理论培训,为医学生进入志愿服务岗位做好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实践单位主要关注实操培训,保证学生上岗能够顺利开展服务,做好岗前适应与准备;实行高校和医院双导师制,提升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效果。同时,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表彰和奖励系统,通过自评、同辈群体互评、服务对象评议、机构及高校评议等方式,结合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长和表现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此肯定志愿者的奉献及个人价值的发挥。
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要以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设置层次化服务内容,满足医学生志愿者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首先,将精神力量、道德修养、自主意识、创新能力等价值内容贯穿医学生医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全过程,以促进医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其次,考虑到医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根据年级、专业分阶段、层次化地开展志愿服务是满足医学生群体需求的有效方式。针对低年级医学生群体,可以参加专业要求较低的志愿服务。例如,门诊导医助医、活动及会议协助、信息告知等;高年级学生群体在志愿服务中可融入专业知识,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开展健康科普、宣教等专业服务;最后,激发学生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鼓励志愿服务团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设计和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进行自我赋能,使志愿者成为服务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反馈者,提高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切实实现全面育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