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卫 沈虞海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伴随着建筑高度的逐渐增加,在施工过程中所需应用的建筑模板高度也在逐渐增加,而这势必会导致出现模板重心不稳定现象,增加施工难度和风险性。为保障建筑施工作业安全,施工单位需全面优化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结合具体施工情况及设计图纸来制订计划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施工模板质量,而且有助于保障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开展施工作业前,施工单位需综合调查工程项目情况及周边地质信息,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施工材料及施工方法。从这一层面讲,施工单位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工程需要,为模板施工安装提供稳定的支撑。首先,施工单位需划定标高,在此基础上按照事先制订的标准开展施工作业,这一环节需合理规划工程项目各个楼层的施工面,制订更合理可行的施工规划方案。其次,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面和模板面施工作业前需做好清理工作,这一环节要求施工人员全面清理施工模板的接触面,其有助于避免出现模板滑板现象。最后,施工人员要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其有助于提高模板稳定性,在涂刷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并确保表面均匀,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模板施工质量[1]。
①施工测量:本工程主体采用十字内控方法进行引测标高和垂直控制点,高大模板采用内部控制和外部检查相结合的“双控法”进行控制。施工时根据十字控制线进行轴线和边线的放样,然后用激光仪进行墙柱梁模板的引测和校正。②支撑系统受力基础施工:本工程高大模板以下两层的梁板模板完整保留两层支撑不拆除,各层模板支撑架底部采用槽钢进行主立杆受力。③钢管的主立杆施工:按设计方案的平面图采用全站仪进行对各个主杆进行放样和定位,确保主立杆上下层对齐。④扫地杆施工:采用纵下横上的施工方法在距地面200mm高处的位置进行纵横水平方向扫地杆的施工,扫地杆连接方式为对接。⑤水平拉杆施工:按照施工方案在扫地杆以上以设计要求的步距逐步搭设水平拉杆,到了可调支托底部时沿纵横向附加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每层水平拉杆均采用水平仪校正搭设的水平和步距偏差,水平和步距偏差值均控制在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内。⑥剪刀撑施工:采用水平剪刀撑和竖向剪刀撑的组合受力系统。⑦梁模板施工:在采用水平仪校正梁底标高后,首先按设计方案进行梁底的模板起拱施工,起拱验收合格后铺设梁底主次龙骨和模板;然后进行梁模单侧的主次龙骨和模板的施工;接着平铺楼板主次龙骨和模板并留出另外一边梁侧模工作面;最后由钢筋班组进行主梁钢筋的绑扎施工以及另一侧梁面的封模施工[2]。
高大模板工程采用墙柱梁砼分开浇筑的施工工艺,其中墙柱砼和梁砼浇筑的间隔时间控制在5天以上,确保墙柱砼自身一定的承载能力。消除高大模板点块状的不利因素,对周边立杆进行设计加强的前提下,与周边的模板支撑立杆进行水平拉杆的拉结,以达到增强架体稳定性的作用。在高大模板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进行支撑体系抱柱加固,抱柱钢管均与水平杆拉接,以增加架体的整体刚度。
根据楼层和后浇带对本工程的高大模板进行分区管理,相应地形成混凝土工程施工的独立区域,降低砼的施工荷载。施工现场配备一台备用的发电机和砼泵,确保高大模板砼施工的连续安全。每次高大模板砼前和模板验收时均组织公司技术领导和监理单位专家进行驻点检查指导,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及时消除。每次高大模板砼的施工中均由项目经理常驻工地进行跟踪管理工作,各专业负责人按指定的位置和工序进行跟班作业,强调班前动员和安全警钟长鸣教育。每次高大模板砼的施工后,均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经验总结和工作改进。
确定本工程立杆基础均直接作用在建筑物结构楼板,无沉降监测项目,实测项目是立杆顶水平位移和支架整体水平位移。本工程支架监测点按每个梁不少于3个,涵盖梁中和梁端两侧;每块板不少于5个设置,涵盖四角点及板中的梅花型设置。本工程监测仪器设置变形监测报警值,精度经检测满足现场监测和监理复检要求。浇筑砼过程中以半个小时的频率进行实时监测,其中施工到15%、50%、85%的重要节点时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实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保证高大模板的施工安全。加强实体安全巡查,及时逐项排除施工超载、架体变形、连接件松动等安全隐患。
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先、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按职责进行分工,落实责任。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种类有4种,分别是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预案和高大模板工程支撑架坍塌应急救援预案。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应急救援预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演练,对高处坠落者的止血处理和骨折临时医护,对触电者和机械伤害者的救护措施,对支撑架坍塌等进行全员应急系统演练[3]。
本文对高大模板工程的有关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高大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的标准符合相应的要求,遵循有关施工的规定,不断补充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更好地提高整个项目的质量和建筑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