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亮
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6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目标已经从最初简单的物质需求转向追求更高质量、更高水准的生活。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也导致了建筑测量标准的变化,传统建筑大多只注重房屋的质量和外观,而不考虑相应的景观设计和绿色节能设计,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设计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性、政策性和经济价值。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节能技术将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提高。
装配式建筑设计是一种预先制造完成的装配件完成的施工方法。装配式建筑所需的材料不需要在施工现场浇注,大多数建筑构件可以在专门的工厂生产,然后运到施工现场投入使用。
装配式建筑设计运用在建筑行业中,是将建造材料合理组装。组装结构包括:混凝土架构、钢架构、现代木架构。这种新型建筑设计方式运用在现代建筑业中,顺应多种需求,具备多样优势。装配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受气候和地形的限制较少,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省去传统作业的多个环节;降低建筑成本,技术生产的发展使装配式构件的生产链日趋成熟,降低了材料成本;减少了劳动力数量;建筑施工的工作质量得到提升;保护环境,装配式构件采用绿色生产方式,环保标准较高;建造过程具有固定程序,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化;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将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技术融入其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
在建筑施工中,传统的建筑建造方式具有很多局限,比如承重墙不能改造。但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通过装配式建筑标准化构件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更多的空间设计变化方式,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可以根据建筑特点,对每个楼层进行标准化拆分,设计不同的模块化组装方式,可以带来标准化建造方式,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需要把建筑单元进行拆分组装,需要绘制详细的节点构造图,可以很好地避免设计中出现的一些疏漏问题。另外在装配式建筑生产中,由于需要专业化的工厂进行生产,可以更好地对生产质量进行保证。
在装配式材料生产中,通过工厂对原材料进行合理配置,不断研发新的生产技术,可以更好地提升加工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另外在建筑施工中,通过装配式建筑材料的合理应用,可以减少建筑垃圾,更好地对施工环境进行保护。
在人们生活方式、居住理念变化巨大的当下,装配式建筑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现代化功能,满足人们日常需求。装配式建造材料能够使建筑外墙极具节能特点,人们居住其中能感受
到冬季热量的温暖与夏季高温的隔绝,降低了人们的采暖与降温需要,提升居住体验。装配式建筑的性能出色,在墙体的封闭功能上展现出优势,隔音效果优秀;保温材料的运用还能够吸纳声音,使居住环境更加安静舒适[2]。
很多制造业中,都是用了并行工程,但是并没有使用在建筑行业当中。为了能够降低建筑工程的设计成本,并且减少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时间,让建筑能够更加绿色,就需要采用并行化的工程模式,让绿色建筑能够获得更良好的发展。目前,采用并行工程来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装配式建筑当中,需要做好构件的设计,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在使用软件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将建筑所有的数据信息金正整合,然后再利用软件来使用建筑物的信息。因此,目前的建筑工程建设当中,软件技术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
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工程经常会出现变动,并且,一个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需要多个设计师和工程师参与,每个设计师都会对工程建设提出自己的主观想法,并且需要根据自身的设计理念来修改建筑的设计模型。这时,不同设计师之间可能就会出现冲突,需要设计师协商来形成更好的设计方案,防止出现返工的问题。
建筑项目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复杂的内部系统,这就导致使用全新技术时会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难度,造成工程的问题不断增加[3]。为此,就需要采用分布式的管理模式,通过对信息进行整理,有效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工程的质量。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综合性考虑,更好的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客观因素进行合理分析,然后选择合理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更好的保证装配式建筑质量。在具体设计中,可以通过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更好的保证相关构件的性能。比如可以使用Revit挼部件,能够对装配式建筑现有的设计进行二次开发,通过输入和修改参数,可以拆分和重组构件。通过使用BIM技术,可以比传统的技术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出建筑物的设计特点,而且也能够对配件进行碰撞分析,了解建筑物设计当中存在的不合理位置,通过调整类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质量问题。而且,依靠BIM技术,不同的设计师也能够相互协调,了解各自的想法,迅速形成最佳的设计方案[4]。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时,就需要充分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参考不同的模块设计组合进行进一步的构件优化设计,保证所有装配式建筑能够符合行业的标准,并且能够逐渐建立规范和标准的构件系统。为此,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不同构件的特点,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构件,让装配式建筑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建造。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现浇施工方法,充分优化施工环节,提升施工的效果。满足建筑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需要,让建筑可以具备更强的隔音功能,充分隔绝建筑外部对建筑内生活的干扰,并且降低建筑导致的生态影响。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有不同的专业协作来考察建筑物的设计,保证能够对建筑物进行优化。可以采取现浇底部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然后确定管线的位置,使用高质量的预制构件进行施工。这样,就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能够满足实际需要,而且能够有降低施工的成本,并且形成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完成预制构件的设计工作之后,还要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型的分析,解决施工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5]。
在对构造节点的设计当中,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设计质量,需要采用灵活的设计策略。如果建筑物的局部设计中需要使用到防水性材料,就需要充分考量构造节点的强度,保证节点能够具备足够的耐久性。设计时要结合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充分结合生态环保的理念进行设计。从而有效降低建筑物施工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也能够保证建筑物自身的稳定性。
射频技术主要应用在建筑工程的几何和物理信息记录上,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需要在建筑施工之前进行预制,所以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信息制造预制构件,保证建筑物生产到组装的一体化,并且保证不同环节都能够及时了解到目前的预制构件的信息。通过使用射频技术,能够对构建的生产进行精准的控制,避免由于人为参与过多导致构件存在数据错误,或者有问题遗漏。该技术可以让数据在BIM平台上同步,实现数据的同步更新,同时也能够保证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联系,从而构建起物联网管理的全新建筑模式,避免构建制造的管理工作过于复杂[6]。
传统的现浇施工方式转化成了机械式吊装的施工方式,采用工厂组装方式进行拼接,使作业大大减少,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应该有序进行,工人由付出大量体力劳动向技术型转变,所以应加大相应产业工人的认证工作,以实现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的效率的目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由于施工场地有序的管理,实现绿色施工、文明施工,从而更一步使建筑行业远离“脏、乱、差”的状况。
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就是建筑的成本,在预制构件的高成本下,不可忽略的就是构件的交通运输成本,所以是否可以将工厂建造在施工场地,进行小型构件的预制,在施工现场有生产线进行构件生产,达到强度之后进行装配,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大量的运输成本,也可以加快工人的转型,配合流水施工,提高施工速度。从原材料到主体完成有大量的人力、运输、搬卸,施工现场的预制构件工厂在流水线上生产的构件在完成养护,达到施工强度之后则直接运到工作台,现场装配,并配合现场浇筑,大大减少了运输、装卸成本[7]。
在建筑行业发展中,装配式建筑正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建筑施工中,通过对设计企业、施工企业、施工人员、施工材料进行全面整合,可以更好地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更好的降低资源浪费,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中,由于规范化标准还没有形成,所以需要建立统一标准规范,形成一套完善的产业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对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装配式建筑安装中,各个节点之间和现浇筑节点之间有很大差距,不能保证传统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所以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需要增加抗震性能的创新,更好地满足建筑抗震性能要求[8]。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建筑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据主导位置,装配式建筑设计凭借着诸多的优势,在未来的几年里将发展为建筑业的重点方向。装配式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产生,满足了人类对良好居住环境的需求,其在建设施工中所运用的新型节能技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推进装配式绿色建筑可以有效地减少建造过程所带来的污染,做到绿色节能,是贯彻落实我国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