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仕贵
宣城市公共重点工程建设处 安徽 宣城 242000
在现如今的建筑工程中,通过对预警管理的使用,极大提升了工程安全质量,在一些大企业中,预警管理得到了较好的推广,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还需要强化对预警管理的应用。一些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凭借以往施工经验,就能够开展建筑的施工,施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未充分认识建筑要素,极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第一,概述。就安全预警管理来说,主要是对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再加之行业经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还应深入分析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的环境因素,以及一些特殊注意事项,事先把施工方案制定出来,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及互联网技术,对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实行排查,从中找出可用信息,以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为其奠定数据基础。对建筑工程而言,安全预警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施工效率,针对工程初期阶段出现的数据,在实际进行分析时,需把其中极有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探讨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促进施工的顺利开展,增强工程安全管控水平,最大限度地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第二,必要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预警安全管理,除了能够预警也可以警报,对于容易出现的事故,可以提供相应的预警,在出现事故的阶段,对于也许出现的危险,也可以提出预警,能够把握有关的信息,为施工的运营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更好开展管理工作,奠定夯实的基础。具体可以体现于以下方面:优化安全管理等级,管理安全警报能够结合警报声音的差异,提出相应的预警信息;有效提升警报传输效率,通过对安全警报管理系统的使用,能够把安全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管理者,同时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短时间内找到隐患,第一时间采取相应处理举措;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对安全预警管理的使用,能够极大提升工作效率[1]。
该因素以行为为切入点,与施工者的有关方面息息相关,比如安全意识。部分施工者可以实现防患于未然,通过自己掌握的技术,及具备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不出现意外,实际上,一些施工者有着侥幸的心理,觉得发生事故的概率并不大,因此没有重视,有的为了图方便,还发生违反规定的操作,从而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者引发事故的因素有很多,往往体现于以下几点:施工者安全意识相对较弱,而且责任感不强;施工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在安全制度建立以及实施方面,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监督者责任心不强,未认真做好监督工作。
以现如今的施工情况来分析,多数施工单位不会再购买大型机械设备,而是实施社会化租赁形式,实际上,施工单位又未构建设备检查、验收和日常维护保养具体措施,完全把设备安拆、检查和日常维保交给租赁单位,没有注重过问。甚至部分设备出租单位出租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大型机械设备,这是都会致使安全事故的出现,若情况严重的话,会引发重大事故,如大家熟知的“4.25”河北衡水施工电梯坠落事故,致使11人死亡,2人受伤。
一般对于施工场所而言,通常属于露天的环境,极有可能被一系列自然环境所影响,比如天气。实际施工过程中,会遇上一些极端的天气,如较为常见的雷电,会致使安全事故的出现,有的时候,会导致人员伤亡。施工进度与天气有着很大的联系,若在雨季出现洪涝,极容易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比如滑坡,极大影响施工进度以及质量;若处于冬季,也许会发生暴雪天气,相比之下,冬季有着更低的温度,会致使设备被冻住,从而难以得到充分的使用,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较大,由此致使安全事故的出现。一些项目的实施,不得不在恶劣的情况下开展,地形以及地貌等均能影响到施工,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则难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有碍于工程施工的进行,基于此,应当实施有关的措施,来确保施工者与工程的安全[2]。
通过预警管理,能够有效监测工程中发生的隐患,在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修正,及时进行消除,保证施工正常的开展。通过预警管理,能够对建设环境进行监测以及评价。正式施工前,应当预测建设环境与难度,同时开展设备选型,充分掌握也许发生的地质灾害,通过专家的判断以及预测,结合当地短期天气以及长期气象数据,选取最佳的地形来设置临时设施,并设计进场施工时段,错开最不利天气以及季节。通过预警管理,能够监测以及评价施工机械。施工机械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很大的磨损以及金属材料疲劳,基于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开展监测作业,保证机械的性能以及金属结构有着良好的状态。通过预警管理,能够监测以及评价施工者。主要是建立有关的安全生产惩罚制度,奖优罚劣,避免施工者的危险行为再次出现,降低事故出现的概率。通过预警管理,能够有效监测管理工作。对管理者开展监测,确保有关的部门与员工可以各司其职,不违反生产管理制度,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通过预警管理,能够评价紧急救援措施。在发生紧急情况之后,可以对此作出快速而有效的处理,最大程度降低损失,确保施工有效开展。
在安全风险识别中,要能够全方位监测施工安全风险点,同时详细记录风险控制的过程。结合事故可能导致的危害以及紧急程度等,把预警等级分成多个级别,对于一级预警来讲,属于形成重大风险的状况;对于二级预警来讲,属于形成普通风险的情况;而对于三级预警来讲,属于形成低风险的状况。在产生风险之后,需要第一时间向企业进行报告,结合预警等级,实施相应的处理手段[3]。
基于施工安全管理,对于预警管理的运用,本文主要从健全安全预警管理机制、构建安全预警体系以及强化安全风险监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一般对于预警管理机制而言,往往由监测、识别、诊断部分构成,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风险因素开展监督,以便能够全方位掌握施工情况。从识别上来分析,就是对监测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分析,确定施工过程中问题的风险指数,同时针对形成的结果,进行相关的评估。对于识别方法来讲,一般通过专家来打分,借助他们的预警管理经验,来判断施工期间的安全问题,从而明确安全系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理的整理,提出有效的识别结果。而以诊断来分析,就是结合以往工作所得的安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分析风险来源并显示结果。可以利用BIM技术配合着预警管理系统共同使用,BIM系统能够模拟不同施工环节的模型,在收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排查存在隐患的位置,结合BIM系统的性能,可以开展安全预警,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自动报警。
一般对于施工安全风险来说,可将其分成多个等级,同时结合管理体系的标准,提供有关的预警举措。比如监测到可能出现较大安全事故,具体而言,也就是涉及3人以上死亡、10人以上重伤的损失,第一时间执行一级预警信号。当执行三级预警信号时,需要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部门进行报告,安排专门人员前往现场去了解情况,并落实好及时汇报工作,认真做好执行二级预警的准备;一旦执行二级预警,需要结合事情发展的严重程度,判断是否执行一级预警。对风险等级评定较高的施工环节开展重点监控,正式施工之前,落实好方案的编制、评审和安全交底,防止出现事故。对于已出现的事故,需要第一时间执行应急预案,尽可能降低人员伤亡与损失[4]。
4.3.1 强化对施工者监测。在实际施工中,施工者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与工程施工有着很大的联系,只有对施工者开展全面监测,方可保证施工能够有效进行,避免事故的出现。基于此,要求施工者明确不同施工环节的标准,根据安全技术要求来进行施工,不断强化个人的安全意识,防止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具体体现于以下几点:把违章作业率当作人员监测的关键指标;提高施工者的安全技能水平,通过对预警系统的使用,来测定施工者的安全技能,这样有助于避免事故的出现;科学安排工作时间以及工作面,防止施工者在不安全环境下开展作业,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4.3.2 强化对施工设备监测。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可以显著减少工作量,并确保作业效率。预警管理对设备的监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构建设备检查验收以及维保制度,针对进入现场的设备,第一时间落实好检查以及验收,做好设备使用中的保养,保证设备工况良好,各类安全装置灵敏有效;通过预警管理,第一时间找到设备故障,并进行合理的整改;建议立设备台账,第一时间更换到期设备,保证设备在规定使用年限内,提升设备使用的可靠性。
4.3.3 强化对施工环境的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安全事故的出现来说,与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基于此,施工单位应当借助预警管理,强化对建设环境的监测,保证施工能够正常开展。对于环境的预警监测而言,就是基于施工地所处的地质条件以及灾害特点等,开展全方位的分析,在通过勘查之后,给出有关的应急方案。通过对预警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分析工程执行状态,以图像的形式来显示气象的变化,实时监测雨水、河流水位、地质的沉降等,为有关负责人提供有力的依据,实施行之有效的应对举措,更好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
4.3.4 强化技术保障,确定安全责任。不管是现代智能建筑,还是绿色环保建筑,强化技术保障都可以促进施工及管理技术的升级,实现工程的持续发展,这有着极其关键的现实意义。对企业而言,可通过构建监察小组的方式,从中选取高质量技术及管理人才,以开展动态化监督工作,通过现代监控及数据监测设备,对工程施工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施工标准,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这样在开展施工时,才能有效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全面增强建筑工程质量[5]。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对预警管理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工程的安全性,利用动态预警监控,把握有关的建设细节,落实好对建设环节的检查以及核实,强化对工程的管理,有助于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