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2021-04-03 07:47:08袁元生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吊装钢结构施工人员

袁元生

南昌方大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江西 南昌 330012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了诸多先进的技术支持,钢结构技术是先进施工技术的一种,其对提升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钢结构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施工流程,其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钢结构技术是确保钢结构施工稳定性的关键,为此,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团队应该注重钢结构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1 钢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意义

1.1 提高建筑抗压性

钢结构技术,对提高建筑的抗压性具有重要作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最为关键,其各施工环节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在建筑工程质量的管控方面,抗压性是建筑结构稳固性检测指标之一,对于建筑工程竣工后是否能够安全投入使用具有重要影响,抗压性检测合格,施工人员才能进行下一项质检工作。钢结构施工的原材料是钢材,钢材自身的构建性能较高,其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较为稳定、坚固,致使钢结构的柔韧性及强度等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1]。为此,钢结构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钢结构施工质量,有助于建筑抗压性能的提升。

1.2 提高建筑经济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其目的在于建筑竣工后的投入使用,能够为建筑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促进建筑企业的长久发展。在建筑市场中,钢结构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环保技术,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柔韧性好以及价格偏低等优势,既有助于施工团队施工成本的管控,又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传统混凝土的结构施工涉及原材料的配置问题,其需要多种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科学配置,配置过程较为繁杂,致使混凝土结构缺乏稳定性,钢结构技术的应用,其材料钢材使用便捷,经济实惠且稳定性较好,有助于建筑经济性的提升[2]。

1.3 提高建筑稳定性

建筑工程施工最重要的是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钢结构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建筑稳定性及安全性的提升。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特别关注混凝土质量的检测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不利于为建筑工程施工以及使用的安全与稳固提供保障[3]。如若混凝土施工质量不符合国家质检标准,则建筑工程后期会出现裂缝、沉降质量问题,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并威胁着施工人员以及民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钢结构技术应用下的钢结构,其可有效弥补混凝土结构质量不稳定性的特点,有助于建筑施工水平及质量的提高。

2 钢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种类

2.1 结构连接技术

在钢结构技术当中,结构连接技术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是由H钢梁焊接以及箱型柱焊接两个部分组合而成。在钢结构技术应用过程中,H钢梁焊接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该技术的施工需要施工人员优先完成下翼板的焊接,随后再完成上翼板的焊接。焊接过程中,H钢梁的端点容易出现起点问题,需要施工人员引起重视,焊接过程中注重温度的控制,另一端焊接施工的开展,需要等到一段焊接部分完全冷却之后进行,避免出现两头同时焊接的错误操作[4]。箱型柱的焊接施工,施工人员需要注重柱面施工的对称性,有助于为连接板位置的确定提供参考,有助于确保结构的焊接质量。

2.2 安装施工技术

钢结构技术中,除了结构连接技术,还有安装施工技术,该技术也是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一部分是钢柱安装,该施工的关键在于柱脚及螺栓位置的确定,尽可能减少定位偏差,确保螺栓拧紧以及锚栓位置不会发生偏移,有助于为后续的安装施工打下坚实基础。锚栓的安装施工,需要施工人员认真、负责,并对锚栓位置进行实时监控与校正,有助于为锚栓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另一部分是钢结构预埋件施工,施工人员需要优先处理预埋件的轴线,确保轴线预埋位置的精准性,与此同时,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为技术的应用质量提供保障,有助于后续各施工环节的有序开展。

3 钢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3.1 BIM技术应用

钢结构的原材料是钢材,钢材具有强度高、抗压性以及延展性较好等优点。为此,钢结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此外,该技术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还会被应用于大跨度建筑的施工当中,能够适用于各种风格的建筑工程。BIM技术,一种建筑模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可将钢结构设计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体现,有助于为钢结构设计的科学性提供保障。例如,钢结构技术应用中吊装施工,施工人员可事先用BIM技术对钢结构的吊装施工进行建模设计,便于施工人员对钢结构产生直观感受,有助于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焊接技术应用

焊接技术是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部焊接,另一部分是现场焊接。其中,内部焊接施工主要依靠于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将构件和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焊接,针对于焊接缝隙的施工与维护,需要施工人员注重一级角焊缝的处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对焊接工艺进行优化,重视预热工作,同时,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焊接温度的控制,在防风的环境中完成内部焊接工作,有助于构建安装和焊接误差比的减小,有助于确保焊接施工质量[5]。钢结构的适应性较强,其焊接技术的应用需要优先确保焊接材料的质量,以此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钢结构的施工质量。

3.3 涂装技术应用

新时期,国家十分注重绿色环保建筑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诸多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施工开始注重涂装防腐和防火材料的环保性,此类材料具有防腐以及耐火等功能。与传统的热镀锌技术相比,涂装技术操作简单、便捷,施工成本较低,可为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筑市场上,防腐以及防火材料种类丰富,质量与价格参差不齐,采买人员需要掌握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在了解施工需求的情况下,选取物美价廉、质量符合国家质检标准的涂装材料[6]。涂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涂装表面进行清洁,确保其整洁性,随后将涂料均匀涂抹,涂刷油漆,以此增加钢结构的美观性。

3.4 吊装技术应用

吊装施工是钢结构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流程,其对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施工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应该重视吊装技术的应用,依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科学设置吊装次序,以便于为吊装技术的应用质量提供保障。在吊装施工前期,施工人员需要完成钢结构柱体的吊装,以柱体为点,向其周围进行扩展,随后依次进行平面结构的吊装。待吊装施工全部施工完毕之后,质检人员需要对吊装质量进行检测,如若吊装施工无任何质量问题,施工人员方可进行下一项施工环节,若要吊装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则施工人员需要优先进行解决,随后才能继续施工。

3.5 预埋技术应用

螺栓的预埋施工主要应用的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预埋技术,预埋施工前期,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精准确定螺栓基础线位置,并做好标记,在尽可能减小定位误差的基础上,将螺栓位置绘制成平面图,以便于为后期施工人员的施工提供参考。除此之外,施工人员需要多次检查安装口位置,测量安装孔的位置是否符合螺栓预埋的施工需求。建筑工程中,钢结构技术的应用涉及范围较广,内容较为繁杂,且系统性较强,如若某一环节发生施工故障,则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在预埋件技术应用方面,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把控螺栓预埋质量,及时解决各种预埋技术应用问题。

4 钢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4.1 重视培养技术人员

钢结构技术的应用技术含量较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在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所雇佣的施工团队均是由农民工组建而成,受经济、生活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偏低,缺少建筑施工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钢结构技术的应用知之甚少,致使钢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未能获得有效应用[7]。为此,施工企业必须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以及培训资金,依据施工人员学习能力,定期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以此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有助于钢结构技术应用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技术应用差错。

4.2 注重技术应用质量

钢结构技术的应用质量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施工人员需要注重技术应用质量的管控,并对技术的应用进行标准化的质量检测。首先,施工人员需要注重整体框架的标准化管理,注重钢结构稳定性的检测,确保钢结构局部或整体安装施工的安全性。其次,注重焊接架的管理工作,依照焊接技术标准与管理要求,焊接人员需要注意垂直度的差异化问题,有助于防止焊接施工中收缩变形问题的出现。最后,在钢楼梯与金属压型板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注重对吊装施工的管控,适当调整楼梯施工顺序,有助于保证楼梯局部水平,有助于楼梯垂直偏差的缩小,有助于技术应用质量的提升[8]。

4.3 严控钢材材料质量

钢材是钢结构的主要原材料,钢材自身的强度及质量对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钢结构施工需要使用多种施工材料,施工材料的强度、硬度、型号以及规格尺寸等,都需要符合施工要求,以此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为此,施工人员应该注重钢材材料质量的管控,在钢材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技术人员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借助BIM技术,有助于提高材料质检效率,有助于质检人员对施工细节之处的详细检测。另外,质检人员还需要对钢结构的基础构件进行质检,重点检测其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好安全防范预警工作,可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问题。

4.4 创建监控操作系统

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会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技术应用质量可能会降低,进而影响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针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其特点在于建筑极高,钢结构施工规模较大,且结构自身重量较轻等。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注重监控操作系统的创建,有助于对钢结构施工的细节进行实时监管,以此确保钢结构施工中各细节施工精准无偏差。与此同时,监管人员还需要注重施工现场各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存储,实时监测各施工数据的变动情况,以便于施工方案的实时调整[9]。此外,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监控系统的创建提供了技术支持,监管人员应注重监控系统的更新与升级。

4.5 加大安装过程监管

钢结构是由多种钢材及构件组合而成,部分施工流程需要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结构安装施工危险度较高,容易受诸多因素影响,施工难度系数较大。为此,施工人员必须优先对安装过程进行优化,确保不同工序之间的有效衔接,以此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提供保障。此外,在安装施工前期,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制定科学的安装计划,并借助BIM技术对模型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加大对安装过程的监管,并注重安装施工后期的验收工作。依据安装要求,施工人员需要对钢结构位置进行测量、标记,以此确保安装点位置的精准性[10]。

4.6 建立完善监管体制

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较长,施工内容较为复杂,涉及的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综合素质有高有低,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各种施工失误或者是不规范化的施工操作以及偷工减料等行为[11]。建立并完善监管体制,有助于对施工人员日常施工操作进行规范,有助于防止各种违规施工行为的出现。同时,监管体制的创建需要依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以确保其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起到规范作用,有助于为监管人员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另外,针对于偷工减料行为,应给予严罚,监管人员需优先提升自身监管意识与技能,日常工作中认真负责,有助于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提供保障。

5 结束语

城市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得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建筑企业若想在建筑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注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的提升,钢结构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钢结构技术的应用,具有提高建筑抗压性、建筑经济性以及稳定性的作用,有助于为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提供保障。当前,我国钢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种类主要包括结构连接技术与安装施工技术等,具体应用策略主要有重视培养技术人员、建立完善监管体制等。

猜你喜欢
吊装钢结构施工人员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顶推滑移法在钢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探讨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山东冶金(2022年1期)2022-04-19 13:40:48
再谈液压吊装
立式设备吊装抬尾吊车的选择
争分夺秒的吊装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水上消防(2014年2期)2014-12-17 05:20:22
巨型总段吊装中的有限元方法应用
船海工程(2013年6期)2013-03-11 18: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