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培 徐陈桢 瞿永明
1. 杭州余杭恒力混凝土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107;2. 杭州隆欣建材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100
通过检测建筑材料并依据技术指标科学比对,其不仅能防止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被应用到施工建设工作中,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已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不过在开展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工作人员检测的准确性,还降低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更有利于树立质量控制的意识。对建筑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可以对市场中的建筑材料进行筛选,选择出符合项目建设标准的材料,同时确保其价格成本低、质量好,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建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降低施工材料成本,就能实现建设成本的有效降低,也就实现了工程项目收益的提升,有利于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立足于建筑行业,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种类与数量的建筑材料,且材料费用在工程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工程人们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传统的施工技术与材料已无法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随着先进施工技术与材料的不断应用,其不仅能控制工程的施工成本,还能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并完善其功能。不过要想应用新的施工技术与材料,企业还要进行技术检测,这样技术与建筑材料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才能得到保障,再通过将其应用到施工建设中,建筑工程的质量也能得到优化,我国的建筑事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开展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施工企业可实现对材料结构以及性能等方面的了解,这样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他们也可根据有效技术参数落实工作,再通过结合建筑材料的特点,企业也能与其他建筑材料配比应用,这不仅能提高建筑材料的应用效果,还能加快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对其施工质量也能提高。
借助建筑材料的技术检测,企业可及时发现其中的不足,这样材料开发工作者便可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材料生产工艺,在此背景下,建筑材料的硬度、强度等指标不仅能得到提升,对于更高技术难度的使用要求也能得到满足。当前,我国城市的土地资源极为紧张,为了减轻城市的住房压力,建筑工程的楼层在不断升高。基于此,施工企业只有使用更具稳定性的建筑材料,才能满足工程的施工需求,这样不论是建筑的美观性还是实用性,都能随之得到提高。
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便是质检部门以及企业等未按照规章标准落实检测工作,甚至不同的检测部门采用的检测标准也不相同,这也致使他们获得的检测报告不一致。正因如此,建筑材料的检测资料无法实现共享,也无法共同使用。以C35型号的混凝土材料为例,在检测的过程中甲检测部门检测的数据包括了该材料的冻损情况、抗剪以及抗压指数等,同时也完成了测试任务。至于乙检测部门则是检测了混凝土材料的初凝、终凝时间以及冻损情况等,因为两个部门检测的信息不一致,所以他们给出的检测报告呈现的数据内容不相同。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的是包含材料所有信息的资源,如若他们需要到不同检测部门检测建筑材料,其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工程施工的成本也会随之升高[1]。
在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企业需合理开展材料的取样工作,只有这样,检测的结果才能更具代表性,在了解同一批次的使用功能后,企业才能决定是否投入到施工作业中。不过在检测的过程中,企业在对材料进行抽样时,由于工作人员的素质不同,有些工作人员是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采样,还有部分工作人员未按照规章标准采集样本。如对钢筋材料的检测,因为施工涉及的钢筋品种繁多,用量很大,再加上受到场地因素的限制,经常会出现管理混乱问题,不但无法统一厂别、规格,还无法组批检测相同交货状态的钢筋。虽然采样标准明确了要在同批不同捆中随机选择2根0.5米2段的钢筋进行拉伸以及冷弯检测,但部分施工企业为了缩短钢筋的使用,只是在废弃料里选择钢筋进行检测,正因如此,他们检测到的结果不具备代表性。
建筑材料的检测数据在很大程度上都受检测设备的影响,一旦检测设备出现老化等问题,其不仅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会影响材料检测的精准性,特别是那些比较关键的材料指标,在检测结果出来后材料的数据信息与实际不符,而施工企业无法有效核实检测设备的数据来源,这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后,检测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也会产生影响。要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人员就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如若他们的知识匮乏、技术能力不达标,在检测期间极易出现失误等问题,对检测结果也会产生影响。据了解发现,很多建筑工程出现的安全事故都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一些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低下,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他们甚至会接受材料商家的贿赂,这也会使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与实际不符[2]。
对于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而言,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素养等都对建筑材料检测的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只有检测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才能确保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建筑材料本身即是建筑工程中成本占据最多的部分,建筑材料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建筑质量等,所以建筑材料就需要精确化的检测,如果参与建筑材料检测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匮乏、专业技能达不到标准要求,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失误现象也就较为常见,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精准度,使得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的偏差,导致部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加剧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提高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首先,施工企业需全面加强对材料的检测,他们不仅要在源头管控材料的质量,还要严格筛选材料的进货渠道,在开展采购工作前也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检查,还要选择规模大、信誉优良的材料生产商,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报告也要全面监督和控制。其次,施工企业要规范对建筑材料的检测,要想促进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他们就需保证建筑材料的安全检测,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规范开展工作,在时间允许情况下还要复检备用材料,对于质量不达标的工程材料,应禁止流入施工现场。最后对于工程的施工作业环节,企业也要综合管理与控制。针对整个工程阶段,他们都要严格开展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一旦发现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他们就需及时上报并派遣技术人员不定时的抽样检测建筑材料。
在采集建筑材料样品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需依据不同类型材料的摆放地点、结构及数量等对样本进行采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需结合材料的作用价值开展取样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企业需在施工现场布置存储区域,还要结合空间分布采集样品,他们不仅要增加距外墙较近的水泥材料的取样数量,还要保持取样的平均,即同时使用存储空间内的所有建筑材料,之后再将这些材料运送到检测部门,再由检测人员依据水泥的特点检测分析,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都能提高结果的准确性,至于距存储中心较近的水泥材料,采样数量可相对减少,因为此区域的建筑材料很少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使用该取样方法不仅能降低工程的成本,还能提高检测部门的检测效率。
首先,施工企业需优化检测设备管理机制,这样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也可有效落实。无论是设备操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通过落实责任机制,他们也能严格分析材料的检测数据,还能及时查看检测设备是否出现故障问题,一旦发现故障,他们可及时通知技术人员进行修复,这样不仅硬件设备能达到标准,建筑材料的功能在检测工作中也能全面得到发挥。最后,施工企业与检测部门还要注重对操作人员与检测人员能力素养的培养,通过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与技术,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也可顺利、有效开展[3]。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机构需要重视检测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从专业技能方面,更为关键的是从职业素养方面,最终使检测人员具备高质量、高精度材料检测的能力,同时提高思想觉悟,认识到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执行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并且也确保其不受任何利益趋势,避免各类违法、违纪行为的出现,从全方位角度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检测工作的监理力度,从主观意识上培训检测人员,使其约束自身,而通过侧面的监理工作,以杜绝一切有可能影响检测精准性的行为,不给有心人可趁之机,确保检测人员以最为精准的技术、最为崇高的职业道德来开展高效的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全方面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从而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很多问题,如检测制度不科学、检测设备老化以及样品采集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致使检测报告不具代表性,无法有效反映该批次建筑材料的质量。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想促进建筑产业的发展,企业就要严格要求操作人员认真对待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只有这样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才能得到有效保障。